陶瓷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68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生产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台,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台两侧的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顶端且位于所述固定台上方的横梁;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固定台一侧设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通过升降板与上模板连接;所述固定台上设有与所述上模板配合的下模板;所述固定台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顶部开口,且由一级孔、二级孔和三级孔形成的“工”字型孔,所述下模板设于所述一级孔内;所述三级孔横向贯穿所述固定台,且所述三级孔内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与升降板连接,且横杆靠近所述一级孔一侧设有用于托住所述下模板升降的顶托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效率高,节约人力成本,方便操作人员将冲压好的陶瓷制品顺利取出。

Ceramic produ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陶瓷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陶瓷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传统的陶瓷首饰工艺通常是只使用简单的模具甚至纯手工制作胚体,再烧制成成品瓷器,并且传统陶瓷模具没有便于将烧制好的胚体从模具中取出的结构,此类工艺工作效率低,耗费人力;或者,部分传统陶瓷生产工具采用半自动化生产,需耗费额外的动力取出模具,集成度不高,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陶瓷生产工艺工作效率低问题,提供一种陶瓷生产装置。一种陶瓷生产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台,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台两侧的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顶端且位于所述固定台上方的横梁;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固定台一侧设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通过升降板与上模板连接;所述固定台上设有与所述上模板配合的下模板;所述固定台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顶部开口,且自上而下由一级孔、二级孔和三级孔形成的“工”字型孔,所述下模板设于所述一级孔内;所述三级孔横向贯穿所述固定台,且所述三级孔内设有横向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固定台的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与所述升降板连接,且所述横杆靠近所述一级孔一侧设有用于托住所述下模板升降的顶托组件。本技术方案的陶瓷生产装置采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传统的手工制作,不仅保证了制作精度,提高陶瓷制品的质量,且工作效率高,节约人力成本,并且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托组件,在冲压完成后,方便操作人员将冲压好的陶瓷制品顺利取出,同时不耗费额外的动力,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具体地,所述固定台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顶部开口,且自上而下由一级孔、二级孔和三级孔形成的“工”字型孔,所述下模板设于所述一级孔内;所述三级孔横向贯穿所述固定台,且所述三级孔内设有横向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固定台的横杆,且所述三级孔的孔深不小于所述升降板的升降距离;所述横杆的端部与所述升降板连接,且所述横杆靠近所述一级孔一侧设有贯穿所述二级孔且用于托住所述下模板升降的顶托组件。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孔的孔深与所述下模板的高度匹配,且所述二级孔的孔径小于所述下模板的最大外径,当下模板置于所述一级孔内进行冲压时,下模板的高度与固定台平齐;当冲压完成后,伸缩件收缩,带动所述升降板上升,同时与所述升降板连接的横杆上升,带动与所述横杆连接的顶托组件上升,将所述下模板顶出,方便人员将陶瓷制品取出。本技术方案的横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杆与所述升降板的两端连接,保证横杆的升降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顶托组件包括与所述横杆连接的托杆,以及与所述托杆连接且用于与所述下模板接触的托盘。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外径与所述托杆的外径均小于所述二级孔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横杆的外壁设有缓冲层;和/或所述托盘的外壁设有缓冲层;和/或所述“工”字型孔的内壁设有缓冲层。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工”字型孔、托盘以及托杆均同轴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下模板的升降进行平稳导向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下模板和固定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升降板缓冲配合的弹性限位块;所述弹性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限位块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限位块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台上的限位座,底部与所述限位座连接的弹性件,以及设于所述弹性件顶部且与所述升降板配合的支撑块。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横梁和所述固定台之间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固定台连接,且所述导杆贯穿所述升降板。进一步地,所述导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杆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两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陶瓷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固定台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的固定台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的弹性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10、底座;20、固定台;30、支架;40、横梁;50、伸缩件;60、升降板;70、上模板;80、下模板;90、弹性限位块;91、限位座;92、弹性件;93、支撑块;931、限位板;932、连接杆;933、支撑板;100、导杆;110、“工”字型孔;111、一级孔;112、二级孔;113、三级孔;120、横杆;130、顶托组件;131、托杆;132、托盘;140、伸缩杆;150、减震板;151、减震垫;152、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陶瓷生产装置,包括:底座10,设于所述底座10上的固定台20,设于所述底座10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台20两侧的支架30,以及设于所述支架30顶端且位于所述固定台20上方的横梁40;所述横梁40上靠近所述固定台20一侧设有伸缩件50,所述伸缩件50通过升降板60与上模板70连接;所述固定台20上设有与所述上模板70配合的下模板80;所述固定台20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顶部开口,且自上而下由一级孔111、二级孔112和三级孔113形成的“工”字型孔110,所述下模板80设于所述一级孔111内;所述三级孔113横向贯穿所述固定台20,且所述三级孔113内设有横向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固定台20的横杆120,所述横杆120的端部与所述升降板60连接,且所述横杆120靠近所述一级孔111一侧设有用于托住所述下模板80升降的顶托组件130。本实施方式的陶瓷生产装置采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传统的手工制作,不仅保证了制作精度,提高陶瓷制品的质量,且工作效率高,节约人力成本,并且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顶托组件130,在冲压完成后,方便操作人员将冲压好的陶瓷制品顺利取出,同时不耗费额外的动力,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具体地,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底座10、支架30、横梁40,并将横梁40设于两侧支架30之间,位于固定台20上方,故将伸缩件50、上模板70以及下模板80包裹于底座10、支架30和横梁40所围成的框体内,避免了动力元件外露而导致的操作人员人身安全问题;所述上模板70的底部以及所述下模板80的顶部均开设有相对应的成型腔,所述伸缩件50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即可实现升降,在进行冲压成型时,所述伸缩件50下降,带动上模板70下降并与下模板80配合冲压。所述固定台20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顶部开口,且自上而下由一级孔111、二级孔112和三级孔113形成的“工”字型孔110,所述下模板80设于所述一级孔111内;所述三级孔113横向贯穿所述固定台20,且所述三级孔113内设有横向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固定台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台,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台两侧的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顶端且位于所述固定台上方的横梁;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固定台一侧设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通过升降板与上模板连接;所述固定台上设有与所述上模板配合的下模板;所述固定台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顶部开口,且自上而下由一级孔、二级孔和三级孔形成的“工”字型孔,所述下模板设于所述一级孔内;所述三级孔横向贯穿所述固定台,且所述三级孔内设有横向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固定台的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与所述升降板连接,且所述横杆靠近所述一级孔一侧设有用于托住所述下模板升降的顶托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台,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台两侧的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顶端且位于所述固定台上方的横梁;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固定台一侧设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通过升降板与上模板连接;所述固定台上设有与所述上模板配合的下模板;所述固定台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顶部开口,且自上而下由一级孔、二级孔和三级孔形成的“工”字型孔,所述下模板设于所述一级孔内;所述三级孔横向贯穿所述固定台,且所述三级孔内设有横向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固定台的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与所述升降板连接,且所述横杆靠近所述一级孔一侧设有用于托住所述下模板升降的顶托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组件包括与所述横杆连接的托杆,以及与所述托杆连接且用于与所述下模板接触的托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外径与所述托杆的外径均小于所述二级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外壁设有缓冲层;和/或所述托盘的外壁设有缓冲层;和/或所述“工”字型孔的内壁设有缓冲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刘凡嘉郭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白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