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翻边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52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翻边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翻边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翻边凸模对应的翻边凹模,所述翻边凹模之间设有下压料器,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旋转驱动总成,所述旋转驱动总成包括第一驱动杆、第一摆动杆、第一从动轮、第一齿条、第一扇形齿、从动杆和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旋转式翻边模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具有精度较高、自动进行模具调试和冲制效率高的特点。

A rotary flang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翻边模
本技术涉及冲制零件的模具,具体指一种旋转式翻边模。
技术介绍
通过模具翻边工序冲制出的制件通常存在回弹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行业普遍的做法是进行回弹补偿。对于回弹补偿后翻边角度小于等于90°的情况,这样的回弹补偿是可以一次性实现的,且效果很好。但是对于回弹补偿后翻边角度大于90°的情况,由于存在负角,这样的回弹补偿便不能一次性实现,通常需要多次尝试降低翻边R和间隙或用两个工序才能完成。首先进行适量的回弹补偿冲制,由于回弹补偿不到位,再从制件的两侧向中间对制件进行侧压,实现最终的回弹补偿。现有模具回弹补偿从制件的两侧向中间对制件进行侧压不同时进行,精度较差,回弹补偿后需要人工进行模具调试,延长了模具调试时间,降低冲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端口校平模,克服了现有模具翻边精度较差,回弹补偿后需要人工进行模具调试,冲制效率低的缺陷,使其具有精度较高、自动进行模具调试和冲制效率高的特点。一种旋转式翻边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翻边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翻边凸模对应的翻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翻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翻边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翻边凸模对应的翻边凹模,所述翻边凹模之间设有下压料器,所述翻边凹模包括第一翻边凹模和第二翻边凹模,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凹模固定块,所述凹模固定块包括第一凹模固定块和第二凹模固定块,所述第一翻边凹模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模固定块上,所述第二翻边凹模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模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凹模固定块可旋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第二凹模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凹模固定块相对应可旋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旋转驱动总成,所述旋转驱动总成包括第一驱动杆、第一摆动杆、第一从动轮、第一齿条、第一扇形齿、从动杆和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翻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翻边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翻边凸模对应的翻边凹模,所述翻边凹模之间设有下压料器,所述翻边凹模包括第一翻边凹模和第二翻边凹模,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凹模固定块,所述凹模固定块包括第一凹模固定块和第二凹模固定块,所述第一翻边凹模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模固定块上,所述第二翻边凹模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模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凹模固定块可旋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第二凹模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凹模固定块相对应可旋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旋转驱动总成,所述旋转驱动总成包括第一驱动杆、第一摆动杆、第一从动轮、第一齿条、第一扇形齿、从动杆和主动轮,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模固定块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边界处铰接,所述第一从动轮可旋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配合,所述第一齿条可在所述下模座上移动,所述第一齿条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扇形齿的一端配合,所述第一扇形齿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轮的边界处铰接,所述主动轮可旋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主动轮会带动所述第一凹模固定块和第二凹模固定块同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翻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二驱动杆、第二摆动杆、第二从动轮、第二齿条和第二扇形齿,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模固定块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边界处铰接,所述第二从动轮可旋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齿条的一侧配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迅磊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