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08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栽培瓶,用于盛装食用菌生长料,并于栽培瓶上套接有圆台形筒状的包菇片,该栽培瓶具有柱状的瓶体和瓶口,并沿瓶体至瓶口方向延伸构造有直径逐渐变小的瓶颈,且于瓶颈与瓶体相连的连接处构造有向瓶体外侧延伸设置的的凸起,以构成包菇片套接于瓶体时,包菇片的中心轴与瓶体的中心轴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栽培瓶可有效防止包菇片与瓶体套接时的偏斜,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同时可大大的提高套接包菇片的效率,从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Cultivation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栽培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工艺及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栽培瓶。
技术介绍
在金针菇工厂化中,尤其在瓶栽机械化生产模式中,金针菇瓶栽是以栽培瓶为栽培容器,然后以转运筐承载多个(一般为16个)栽培瓶为一个瓶栽单元,瓶栽单元通过输送机依次进行装瓶、灭菌、接种、发菌管理、搔菌处理、出菇管理、采收包装和废料回收处理等。其中,在金针菇生长至一定高度后,需在栽培瓶上套接圆台形筒状的包菇片,圆台的小径端与瓶口连接,大径端向上以对金针菇的生长进行塑形。目前,在金针菇采收时,往往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采收时,首先将带有包菇片的金针菇捏紧,然后将带有包菇片的金针菇的根部从栽培瓶中掰断,再将金针菇从包菇片中滑落至输送带上,然后进入下一工序,也即是将金针菇容易木质化的根部切除,再将切除根部后的成品金针菇和金针菇根部分别放置在两条输送机上进行下一步处理。人工拔出金针菇不但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而且拔出的金针菇的过程会挤压金针菇,极其影响金针菇的品质。而且如若采用机械化采收金针菇,势必需要将包菇片先取下,然后进行对转运筐中的多个栽培瓶的金针菇整体切根处理,但是在包菇片取下时,由于包菇片的大径端在上,小径端在小,在取包菇片时,势必会损伤金针菇菇头,进而影响采收金针菇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栽培瓶,以防止包菇片套接瓶体时的偏斜,从而提高包菇片套接的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栽培瓶,用于盛装食用菌生长料,并于所述栽培瓶上套接有圆台形筒状的包菇片,包括:所述栽培瓶具有柱状的瓶体和瓶口,并沿所述瓶体至所述瓶口方向延伸构造有直径逐渐变小的瓶颈,且于所述瓶颈与所述瓶体相连的连接处构造有向瓶体外侧延伸设置的凸起,以构成所述包菇片套接于所述瓶体时,所述包菇片的中心轴与所述瓶体的中心轴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被构造为绕所述连接处的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进一步的,所述凸起被构造为连续绕所述连接处周圈设置的环状。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外侧面具有导向锥面,以构成所述包菇片套接所述瓶体时的导向。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橄榄球形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凸起(5)的最高点与所述瓶体(1)外表面的距离在2-5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包菇片被构成由淡蓝色透明扇形围构的呈圆台形筒状,开口大的一端构成大径端,开口小的一端构成小径端,且所述大径端经由所述瓶口套接在所述连接处,并抵接于所述凸起上;于所述小径端的边缘上构造有标识部。进一步的,所述标识部具有沿所述小径端的边缘向大径端方向或反向延伸设置的凹部或凸部。进一步的,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栽培瓶通过在瓶颈与瓶体相连的连接处设置凸起,可有效使筒状的包菇片套接瓶体时,包菇片的对称轴与瓶体的中心轴一致,也即是使包菇片与瓶体对正套接,防止偏斜。本技术的栽培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且可大大的提高套接包菇片的效率,从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2)设置凸起为绕连接处轴向均布的至少三个,以便于包菇片套接于瓶体时的稳固,另外包菇片的内侧抵接在凸起上,使得包菇片与瓶体设置有缝隙,以便于增强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的透气性和供氧量。(3)设置凸起的外侧面具有导向锥面,以便于在包菇片套接时起导向作用,同时增强包菇片的稳固性。(4)凸起的最高点与瓶体外表面的距离在2-5mm之间,也即是设置凸起的高度为2-5mm,以便于节省包菇片的用料,从而可节约成本。(5)在包菇片的小径端边缘处设置标示部,以便于识别包菇片的大径端和小径端,使得大径端套接于瓶体上。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栽培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栽培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包菇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栽培瓶与所述包菇片装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瓶体,2-瓶口,3-瓶颈,4-连接处,5-凸起,10-包菇片,11-小径端,12-大径端,13-凸部,51-导向锥面,L-距离。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栽培瓶,用于盛装食用菌生长料,并于栽培瓶上套接有圆台形筒状的包菇片10,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栽培瓶具有柱状的瓶体1、瓶颈3和瓶口2,其中,瓶口2的直径小于瓶体1的直径,在瓶体1与瓶口2之间构造有沿瓶体1至瓶口2方向延伸设置的、且直径逐渐变小的瓶颈3,并且,在瓶颈3与瓶体1相连的连接处4构造有向瓶体1外侧延伸设置的的凸起5,以构成包菇片10套接于瓶体1时,包菇片10的对称轴与瓶体1的中心轴一致。仍参看图1和图2所示,上述的凸起5可为绕连接处4的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或为连续绕连接处4周圈设置的环状,其中,凸起5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或橄榄球形等任意形状。为了降低由于凸起5引起的包菇片10大径端12的周长尺寸变大,从而节省包菇片10的用料,优选设置凸起5的最高点与瓶体1外表面的距离L在2-5mm之间,也即是凸起5的高度为2-5mm。当然,为了有利于包菇片10顺利套接瓶体1并可对正,各凸起5的高度相同设置,另外,在凸起5的外侧面上构造有导向锥面51,以构成包菇片10套接瓶体1时的导向,同时亦可增强包菇片10的稳固性。为了节省成本并便于加工,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凸起5设置为均布于连接处4周向的三个,并且该凸起5的外侧面,也就是与围构成圆台形筒状的包菇片10内侧相抵接的部位,具有随包菇片10的侧面倾斜角度大体一致的导向锥面51,从而有利于包菇片10套接时的导向以及套接的稳定性。其中,该凸起5与瓶体1一体成型,当然,除了与瓶体1一体成型外,还可通过粘接与瓶体1固连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包菇片10由片状的扇形围构成圆台形筒状,其中,包菇片10可通过粘接或焊接等方式围构成圆台形筒状。为了便于描述,开口大的一端构成大径端12,开口小的一端构成小径端11,且大径端12经由瓶口2套接在连接处4,并抵接于凸起5上。为了便于区分大径端12和小径端11,在小径端11的边缘上构造有标识部,同时,也有利于大径端12与瓶口2套接。当然,该标识部除了设置在小径端11,亦可设置在大径端12。结合图3和图4所示,该标识部具有沿小径端11的边缘向大径端12方向或反向延伸设置的凹部或凸部13,并且凹部或凸部1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后椭圆形或规则多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栽培瓶,用于盛装食用菌生长料,并于所述栽培瓶上套接有圆台形筒状的包菇片(10),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栽培瓶具有柱状的瓶体(1)和瓶口(2),并沿所述瓶体(1)至所述瓶口(2)方向延伸构造有直径逐渐变小的瓶颈(3),且于所述瓶颈(3)与所述瓶体(1)相连的连接处(4)构造有向瓶体(1)外侧延伸设置的凸起(5),以构成所述包菇片(10)套接于所述瓶体(1)时,所述包菇片(10)的中心轴与所述瓶体(1)的中心轴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瓶,用于盛装食用菌生长料,并于所述栽培瓶上套接有圆台形筒状的包菇片(10),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栽培瓶具有柱状的瓶体(1)和瓶口(2),并沿所述瓶体(1)至所述瓶口(2)方向延伸构造有直径逐渐变小的瓶颈(3),且于所述瓶颈(3)与所述瓶体(1)相连的连接处(4)构造有向瓶体(1)外侧延伸设置的凸起(5),以构成所述包菇片(10)套接于所述瓶体(1)时,所述包菇片(10)的中心轴与所述瓶体(1)的中心轴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被构造为绕所述连接处(4)的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被构造为连续绕所述连接处(4)周圈设置的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的外侧面具有导向锥面(51),以构成所述包菇片(10)套接所述瓶体(1)时的导向。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