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枣的扦插扩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8070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藤枣的扦插扩繁方法,通过苗床地选择、处理与消毒、营养袋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保温、保湿及遮阴处理、苗期管理。可使扦插成活率达到最高值,同时保证苗木生长良好,苗木生长量也达到最高值,从而达到扩大藤枣种群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保证扦插成活率,形成藤枣幼苗,达到种群扩繁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扦插扩繁技术也适用于具有类似生物学特性的其它物种的扦插扩繁过程,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方法易于掌握和成活率高等特点。本方法特别适用于藤枣属植物扦插扩繁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藤枣的扦插扩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藤枣的扦插扩繁方法,属于植物繁殖

技术介绍
藤栆作为防己科单种属植物,分布地域间断而狭窄,具有重要的系统学和区系地理学研究价值。然而,藤枣野外种群数量极其稀少,《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藤栆列为极危物种时,记载已知藤栆仅1株。而经过科研人员的大范围野外考察,目前能见到的藤枣可靠数量也仅仅约50株左右,种群灭绝风险极为严重。因此,藤枣被列为我国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1999)、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CR-D)种,以及云南省112种急需保护的极小种群保护物种之一。正是基于藤枣的极度濒危地位及其灭绝风险,种群扩繁技术迫在眉睫。然而,由于藤枣果实极为难见,种子不易收集,通过种子繁殖可行性极低。目前,国内外有关藤枣的研究极为缺乏,主要集中于花粉形态(Ferguson,1975)、叶片解剖学(Cutler,1975;王凤春,1984;洪亚平等,2001)、种群分布及种群状况(侯昭强等,2015);有关其营养繁殖方法未见报道。由于藤枣存在中空髓心现象,其扦插扩繁极其不易成活,因此,探索藤枣营养体繁殖技术如扦插扩繁成为目前藤枣种群扩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藤枣缺乏种群扩繁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藤枣的扦插扩繁方法,提高藤枣扦插成活率及幼苗生长量,以在藤枣保护过程中,避免藤枣种群灭绝,扩大现有藤枣种群数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藤枣的扦插扩繁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1)苗床地选择、处理与消毒:选择苗床地,将苗床地去除杂草并平整后,在地上铺设一层红砖,使苗床高于地面6cm(红砖厚度),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在苗床四周用木板镶出苗床;苗床形成后进行消毒处理;(2)营养袋准备:土壤采取深挖地表2m以下生土,以保证土壤的无菌性;土壤取回后分别装进直径为10cm的营养袋内,营养袋内土壤装实,高度为低于营养袋1cm为准;营养袋装好后顺序放置于苗床内,每3行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留30cm宽作为人行步道;(3)保温、保湿、遮阴设施准备:在苗床上每组营养袋放置处架设龙骨,龙骨隆起最高处高于苗床至少50cm以上;(4)插穗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芽点较多、直径大于0.3cm的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采集时间为休眠后期(立春前后),这是由于藤枣在前一个生长季将叶片合成的有机养分积累在根、干和枝条中,插穗内所含的贮藏物质较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该时期植物体内所含抑制植物发芽、生根的物质含量最低,同时,休眠状态的插穗也有益于保持插穗内部水平平衡、有利于先生根后放叶;枝条剪取后,立即用水进行喷淋,然后利用保鲜膜将枝条包裹起来进行保湿,插穗截制时采用浓度95%的酒精喷雾消毒处理后的枝剪从枝条底部开始,剪取长度10~12cm枝条作为插穗,插穗底端切口采用斜切,顶端切口采用直切,切口距最底端芽点距离不少于5cm,每个插穗至少含有一个芽点;插穗上所留叶片用剪刀沿叶片外缘减掉3/4叶片;(5)扦插:将步骤(2)所得插穗用浓度95%的酒精进行喷雾消毒,然后将插穗底端浸泡在浓度为500ppm的ABT6号生根粉溶液(生根粉溶液配制按照生根粉使用说明进行)中10秒后插入营养袋内的土壤中,入土长度为4~6cm;插穗顶端切口涂抹石蜡,防止水分丧失和细菌感染;扦插后用水喷淋营养袋至湿透;(6)保温、保湿及遮阴处理:在龙骨加上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压紧,进行保温、保湿处理;在苗床上方搭设遮阴棚,用遮阴度不少于70%的遮阳网覆盖遮阴;(7)苗期管理:扦插第一周至10天,加大苗床的保湿,保证地膜覆盖的苗床内有水气,湿度在60~80%,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晚15~20℃;扦插10天后至3个月,视苗床土壤的湿度而定,定期进行浇水,但不宜太多,浇水量控制在湿透量的一半,在苗床一端留有小口通风;期间观察扦插苗的发芽情况,当有发芽情况,则加大通风量,注意保湿;待扦插苗发芽至0.5cm以上的时候,逐渐掀开地膜,逐步加大通风和光照度,同时注意保湿。所述步骤(1)的选择苗床地是选择平整、干燥、便于沥水的阴凉处作为苗床地。所述步骤(1)的消毒处理是用浓度为0.5wt%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藤枣扦插扩繁技术,包括苗圃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过程和苗床管理。根据藤枣年生长动态规律,于每年休眠后期(立春前后)采集插穗,处理后进行硬枝扦插。扦插前进行苗床地选择、处理与消毒,营养袋准备,保温、保湿、遮阴设施准备。扦插采用硬枝扦插,选择生长健壮、芽点较多的枝条作为插穗,采集并进行保湿处理后带回苗圃地,沾取生根粉后进行扦插。扦插后进行覆盖地膜及遮阴网进行保温、保湿及遮阴处理,以促进其生根成活。扦插完成后进行相应苗期管理,包括浇水、透气等措施。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使扦插成活率达到最高值(81.1%),同时保证苗木生长良好,苗木生长量也达到最高值,从而达到扩大藤枣种群数量。国家Ⅰ级保护植物藤枣由于种群数量极其稀少,果实不易采集,实生苗扩繁受到限制。因此,通过其营养体进行育苗成为种群扩繁的最佳途径。由于藤枣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且茎干中心存在髓心中空现象,扦插繁殖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对插穗是否沾取生根粉溶液及不同切口(底部直切和斜切)试验研究发现,采取底端斜切并沾取生根粉溶液能够显著提高其成功率。因此,利用上述扦插方案,可以有效保证扦插成活率,形成藤枣幼苗,达到种群扩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扦插扩繁技术也适用于具有类似生物学特性的其它物种的扦插扩繁过程,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方法易于掌握和成活率高等特点。本方法特别适用于藤枣属植物扦插扩繁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1)苗床地选择、处理与消毒:选择平整、干燥、便于沥水的阴凉处作为苗床地,将苗床地去除杂草并平整后,在地上铺设一层红砖,使苗床高于地面6cm(红砖厚度),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在苗床四周用木板镶出苗床,木板厚度为2cm,高度至少20cm,埋于地下深度不低于5cm;苗床形成后用浓度为0.5wt%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2)营养袋准备:土壤采取深挖地表2m以下生土,以保证土壤的无菌性;土壤取回后分别装进直径为10cm的营养袋内,营养袋内土壤装实,高度为低于营养袋1cm为准;营养袋装好后顺序放置于苗床内,一行放置10袋,每3行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留30cm宽作为人行步道;(3)保温、保湿、遮阴设施准备:在苗床上每组营养袋放置处架设龙骨,龙骨隆起最高处高于苗床至少50cm以上;(4)插穗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芽点较多、直径大于0.3cm的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采集时间为休眠后期(立春前后),这是由于藤枣在前一个生长季将叶片合成的有机养分积累在根、干和枝条中,插穗内所含的贮藏物质较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该时期植物体内所含抑制植物发芽、生根的物质含量最低,同时,休眠状态的插穗也有益于保持插穗内部水平平衡、有利于先生根后放叶;枝条剪取后,立即用洁净水(自来水)进行喷淋,然后利用保鲜膜将枝条包裹起来进行保湿,插穗截制时采用浓度95%的酒精喷雾消毒处理后的枝剪从枝条底部开始,剪取长度10~12cm枝条作为插穗,插穗底端切口采用斜切,顶端切口采用直切,切口距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藤枣的扦插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1)苗床地选择、处理与消毒:选择苗床地,将苗床地去除杂草并平整后,在地上铺设一层红砖,使苗床高于地面;在苗床四周用木板镶出苗床;苗床形成后进行消毒处理;(2)营养袋准备:土壤采取深挖地表2m以下生土;土壤取回后分别装进直径为10cm的营养袋内;营养袋装好后顺序放置于苗床内,每3行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留30cm宽作为人行步道;(3)保温、保湿、遮阴设施准备:在苗床上每组营养袋放置处架设龙骨,龙骨隆起最高处高于苗床至少50cm以上;(4)插穗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芽点较多、直径大于0.3cm的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采集时间为休眠后期;枝条剪取后,立即用水进行喷淋,然后利用保鲜膜将枝条包裹起来进行保湿,插穗截制时采用浓度95%的酒精喷雾消毒处理后的枝剪从枝条底部开始,剪取长度10~12cm枝条作为插穗,插穗底端切口采用斜切,顶端切口采用直切,切口距最底端芽点距离不少于5cm,每个插穗至少含有一个芽点;插穗上所留叶片用剪刀沿叶片外缘减掉3/4叶片;(5)扦插:将步骤(2)所得插穗用浓度95%的酒精进行喷雾消毒,然后将插穗底端浸泡在浓度为500ppm的ABT6号生根粉溶液中10秒后插入营养袋内的土壤中,入土长度为4~6cm;插穗顶端切口涂抹石蜡;扦插后用水喷淋营养袋至湿透;(6)保温、保湿及遮阴处理:在龙骨加上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压紧,进行保温、保湿处理;在苗床上方搭设遮阴棚,用遮阴度不少于70%的遮阳网覆盖遮阴;(7)苗期管理:扦插第一周至10天,湿度在60~80%,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晚15~20℃;扦插10天后至3个月,视苗床土壤的湿度而定,定期进行浇水,浇水量控制在湿透量的一半,在苗床一端留有小口通风;期间观察扦插苗的发芽情况,当有发芽情况,则加大通风量,注意保湿;待扦插苗发芽至0.5cm以上的时候,逐渐掀开地膜,逐步加大通风和光照度,同时注意保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藤枣的扦插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1)苗床地选择、处理与消毒:选择苗床地,将苗床地去除杂草并平整后,在地上铺设一层红砖,使苗床高于地面;在苗床四周用木板镶出苗床;苗床形成后进行消毒处理;(2)营养袋准备:土壤采取深挖地表2m以下生土;土壤取回后分别装进直径为10cm的营养袋内;营养袋装好后顺序放置于苗床内,每3行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留30cm宽作为人行步道;(3)保温、保湿、遮阴设施准备:在苗床上每组营养袋放置处架设龙骨,龙骨隆起最高处高于苗床至少50cm以上;(4)插穗采集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芽点较多、直径大于0.3cm的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采集时间为休眠后期;枝条剪取后,立即用水进行喷淋,然后利用保鲜膜将枝条包裹起来进行保湿,插穗截制时采用浓度95%的酒精喷雾消毒处理后的枝剪从枝条底部开始,剪取长度10~12cm枝条作为插穗,插穗底端切口采用斜切,顶端切口采用直切,切口距最底端芽点距离不少于5cm,每个插穗至少含有一个芽点;插穗上所留叶片用剪刀沿叶片外缘减掉3/4叶片;(5)扦插:将步骤(2)所得插穗用浓度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德徐崇华郎学东王发忠李智宏张志钧苏建荣张登林李帅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