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抗丰产辣椒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8069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抗丰产辣椒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品种选择;(2)苗床选择与培肥;(3)浸种与种子消毒;(4)播种;(5)苗期管理;(6)大田选择与培肥;(7)整地做畦与移栽;(8)大田管理;(9)病虫害防治;(10)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种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辣椒的大田栽培,不但投入成本低、产量高,而且病虫害发生率低,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此外该技术在选种、育苗、栽培各阶段均注意对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措施的综合应用,施加基肥时,通过添加了土壤调理剂,不仅改善了土质,同时减少了病虫害的繁殖,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产品质量安全也有非常可靠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抗丰产辣椒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蔬菜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抗丰产辣椒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和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属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及调味品,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B、胡萝卜素、钙、铁、磷等,研究证明每公斤辣椒中含维生素C为1050毫克,是茄子的21倍、西红柿的5倍、大白菜的4倍、白萝卜的3倍。辣椒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进食欲,并且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怕冷、冻伤和血管性头疼。现有越夏辣椒的大田栽培方法具有栽培方法复杂、投入成本高、病虫害发生率高的特点,从而影响产品品质和食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抗丰产辣椒的种植方法,通过该种植方法的应用,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多抗丰产辣椒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品种选择选择抗高温、抗病毒、抗病、耐低温、耐涝、产量高、果型好、色泽鲜艳的品种为宜,每亩大田用种量65-75g;(2)苗床选择与培肥选择最近3.5-4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棉花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块,每亩大田需苗床21m2-25m2,育苗前16-20天每23m2苗床施腐熟土杂肥260-300kg、人畜粪210-250kg、45%复合肥2.6-3.0kg,多次翻耕,深度达22cm以上;(3)浸种与种子消毒浸种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3h,然后用50-60℃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0-15min,再用常温0.2-0.3%的维生素C清水溶液浸种2-3h,然后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min,反复清洗后晾至微干待播;(4)播种选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苗龄为30-35天,播种前苗床浇透水,种子拌入细土,每亩苗床播种2.6-3.0kg,并覆盖湿度为65-75%的过筛营养土,厚度为1.1-1.3cm,最后覆盖地膜与拱棚膜;(5)苗期管理出苗前温度超过30℃时要揭拱棚膜通风降温,低于20℃时要密封拱棚与地膜,出苗后棚内温度维持在22℃-28℃,当60%出苗时揭掉地膜采用拱棚覆盖管理,当100%出苗后要保持苗床土质湿润,选在中午浇水,生长瘦弱的小苗要追肥,当小苗达三片真叶时要进行炼苗,使红绿茎比为1:2-3;(6)大田选择与培肥选择便于灌溉排涝、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黄白土或灰沙泥土,每亩施加腐熟的畜禽粪1600kg-1700kg、45%复合肥65kg-75kg、硼砂1.8kg,不施纯氮素化肥;(7)整地做畦与移栽实行两耕两耙,深沟窄畦,畦宽1.0m、沟宽0.4m、畦沟深0.25m,大田四周沟深0.3m,选择晴天移栽,移栽时每畦栽两行,株距为0.3m,每亩栽2400-2500株,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肥和定根水;(8)大田管理辣椒移栽后至封行前要多次中耕松土、除草及壅根培土,定值活棵后每亩追4kg-5kg氨基酸活性液肥追一次发棵肥,坐果盛期至采摘末期追肥4-6次,每次追施45%复合肥15-20kg,采收期喷施0.2%氨基酸与0.5%磷酸二氢钾溶液;(9)病虫害防治疫病用普力克或速克灵,灰霉病用万霉灵或农利灵,疮痂病用百菌通或铜高尚,菌核病用多菌灵超微粉或菌核净,灰斑病用扑海因或代森锰锌,基腐病用克菌加敌克松,蚜虫用扑虱蚜或蚜虱净,烟粉虱用阿克泰、吡丙烷或天丁,菜青虫用除尽、安打或万灵,红蜘蛛、茶黄螨用克螨特、哒螨酮;(10)采收根据市场行情择机择期分批采收上市;采收完毕后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弃地膜。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营养土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堆沤制成:玉米秸秆40-50、草木灰10-15、牛粪20-30、锯末10-20、硫酸锌0.01-0.02、亚硒酸钠0.01-0.02、钼酸铵0.2-0.4、硼砂0.5-1.0、贝壳粉2-3、尿素2-3、中草药提取液4-5、吲哚乙酸0.01-0.05、冰片3-4混合堆沤制成,其中中草药提取液为蛇床子、黄连、苦参、胡桃叶、贯众等质量比的2-3倍量乙醇提取液。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细土的用量为种子用量的16-17倍。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生长瘦弱的小苗喷施0.2%氨基酸溶液或浇施0.3%复合肥45%溶液,每隔4-5天1次。进一步地,步骤(7)中所述定根肥采用稀畜禽粪水,定根水中加入福美双或多菌灵,每50kg定根水使用50-100g。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种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辣椒的大田栽培,不但投入成本低、产量高,而且病虫害发生率低,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此外该技术在选种、育苗、栽培各阶段均注意对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措施的综合应用,施加基肥时,通过添加了土壤调理剂,不仅改善了土质,同时减少了病虫害的繁殖,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产品质量安全也有非常可靠的保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多抗丰产辣椒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品种选择选择抗高温、抗病毒、抗病、耐低温、耐涝、产量高、果型好、色泽鲜艳的品种为宜,每亩大田用种量65g;(2)苗床选择与培肥选择最近3.5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棉花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块,每亩大田需苗床21m2,育苗前16天每23m2苗床施腐熟土杂肥260kg、人畜粪210-kg、45%复合肥2.6kg,多次翻耕,深度达22cm以上;(3)浸种与种子消毒浸种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h,然后用50℃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0min,再用常温0.2%的维生素C清水溶液浸种2h,然后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min,反复清洗后晾至微干待播;(4)播种选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苗龄为30天,播种前苗床浇透水,种子拌入细土,每亩苗床播种2.6kg,并覆盖湿度为65%的过筛营养土,厚度为1.1cm,最后覆盖地膜与拱棚膜;其中所述的营养土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堆沤制成:玉米秸秆40、草木灰10、牛粪20、锯末10、硫酸锌0.01、亚硒酸钠0.01、钼酸铵0.2、硼砂0.5、贝壳粉2、尿素2、中草药提取液4、吲哚乙酸0.01、冰片3混合堆沤制成,其中中草药提取液为蛇床子、黄连、苦参、胡桃叶、贯众等质量比的2倍量乙醇提取液;所述细土的用量为种子用量的16倍;(5)苗期管理出苗前温度超过30℃时要揭拱棚膜通风降温,低于20℃时要密封拱棚与地膜,出苗后棚内温度维持在22℃,当60%出苗时揭掉地膜采用拱棚覆盖管理,当100%出苗后要保持苗床土质湿润,选在中午浇水,生长瘦弱的小苗要追肥,当小苗达三片真叶时要进行炼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抗丰产辣椒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品种选择选择抗高温、抗病毒、抗病、耐低温、耐涝、产量高、果型好、色泽鲜艳的品种为宜,每亩大田用种量65g‑75g;(2)苗床选择与培肥选择最近3.5年‑4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棉花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块,每亩大田需苗床21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抗丰产辣椒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品种选择选择抗高温、抗病毒、抗病、耐低温、耐涝、产量高、果型好、色泽鲜艳的品种为宜,每亩大田用种量65g-75g;(2)苗床选择与培肥选择最近3.5年-4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棉花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块,每亩大田需苗床21m2-25m2,育苗前16天-20天每23m2苗床施腐熟土杂肥260kg-300kg、人畜粪210kg-250kg、45%复合肥2.6kg-3.0kg,多次翻耕,深度达22cm以上;(3)浸种与种子消毒浸种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h-3h,然后用50℃-60℃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0min-15min,再用常温0.2%-0.3%的维生素C清水溶液浸种2h-3h,然后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min,反复清洗后晾至微干待播;(4)播种选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苗龄为30天-35天,播种前苗床浇透水,种子拌入细土,每亩苗床播种2.6kg-3.0kg,并覆盖湿度为65%-75%的过筛营养土,厚度为1.1cm-1.3cm,最后覆盖地膜与拱棚膜;(5)苗期管理出苗前温度超过30℃时要揭拱棚膜通风降温,低于20℃时要密封拱棚与地膜,出苗后棚内温度维持在22℃-28℃,当60%出苗时揭掉地膜采用拱棚覆盖管理,当100%出苗后要保持苗床土质湿润,选在中午浇水,生长瘦弱的小苗要追肥,当小苗达三片真叶时要进行炼苗,使红绿茎比为1:2-3;(6)大田选择与培肥选择便于灌溉排涝、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黄白土或灰沙泥土,每亩施加腐熟的畜禽粪1600kg-1700kg、45%复合肥65kg-75kg、硼砂1.8kg,不施纯氮素化肥;(7)整地做畦与移栽实行两耕两耙,深沟窄畦,畦宽1.0m、沟宽0.4m、畦沟深0.25m,大田四周沟深0.3m,选择晴天移栽,移栽时每畦栽两行,株距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男范思静樊友鑫王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