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癌症的抗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和抗钙粘蛋白-17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99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特异性结合至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receptor 2;TRAILR2)及钙粘蛋白‑17(cadherin‑17;CDH17)的结合分子及其于药剂中的用途、包含所述结合分子的药物组合物及使用所述结合分子作为药剂来治疗及/或预防癌症的方法。

Dual specific binding molecules of anti 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receptor 2 and anti cadherin-17 for canc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癌症的抗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和抗钙粘蛋白-17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合至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receptor2;TRAILR2)及钙粘蛋白-17(cadherin-17;CDH17)的结合分子及其于药剂中的用途、含有所述结合分子的药物组合物及使用所述结合分子作为药剂来治疗及/或预防癌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癌症为一类通常基于异常细胞增殖及癌细胞在全身侵入或扩散的潜能的疾病,其为一种严重疾病且为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业内已使用多种治疗方法尝试管控或在一些情形下治疗癌症,包括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及激素疗法。尽管近年来某些癌症的治疗已取得进展,但业内仍需要改良此疾病的治疗。基于抗体的生物分子提供作为强治疗剂治疗癌症的潜能。抗体经设计以识别并结合至细胞表面上的特定蛋白质(其靶抗原),且所述蛋白质可仅存在于特定癌细胞的表面上或免疫细胞上。此结合可引起多种不同的生物反应,此依据其靶抗原蛋白的功能亦及抗体自身的结构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分子,其包含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至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TRAILR2)的抗原结合位点及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至钙粘蛋白-17(CDH17)的抗原结合位点。/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4 EP 17155973.5;20161222 US 62/437,7701.一种结合分子,其包含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至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TRAILR2)的抗原结合位点及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至钙粘蛋白-17(CDH17)的抗原结合位点。


2.如权利要求1的结合分子,其中该分子为双特异性及四价。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结合分子,其中该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至钙粘蛋白-17(CDH17)的抗原结合位点为免疫球蛋白(Ig)分子且该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至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TRAILR2)的抗原结合位点包含一或多个scFv。


4.如权利要求3的结合分子,其中该一或多个scFv具有自N末端至C末端的VL-VH定向。


5.如权利要求3或4的结合分子,其中该一或多个scFv融合至该Ig分子的重链的C末端。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的结合分子,其中该Ig分子为IgG。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的结合分子,其中该一或多个scFv通过肽连接体融合至该Ig分子,优选地肽连接体具有约4至20个氨基酸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结合分子,其中该特异性结合至TRAILR2的抗原结合位点选自由抗原结合位点i)至xiii)组成的群:
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1(CDR1)、SEQIDNO.:2(CDR2)及SEQIDNO.:3(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4(CDR1)、SEQIDNO.:5(CDR2)及SEQIDNO.:6(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7(CDR1)、SEQIDNO.:8(CDR2)及SEQIDNO.:9(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10(CDR1)、SEQIDNO.:11(CDR2)及SEQIDNO.:12(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i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13(CDR1)、SEQIDNO.:14(CDR2)及SEQIDNO.:15(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16(CDR1)、SEQIDNO.:17(CDR2)及SEQIDNO.:18(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iv)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19(CDR1)、SEQIDNO.:20(CDR2)及SEQIDNO.:21(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22(CDR1)、SEQIDNO.:23(CDR2)及SEQIDNO.:24(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v)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25(CDR1)、SEQIDNO.:26(CDR2)及SEQIDNO.:27(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28(CDR1)、SEQIDNO.:29(CDR2)及SEQIDNO.:30(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v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31(CDR1)、SEQIDNO.:32(CDR2)及SEQIDNO.:33(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34(CDR1)、SEQIDNO.:35(CDR2)及SEQIDNO.:36(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v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37(CDR1)、SEQIDNO.:38(CDR2)及SEQIDNO.:39(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40(CDR1)、SEQIDNO.:41(CDR2)及SEQIDNO.:42(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vi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43(CDR1)、SEQIDNO.:44(CDR2)及SEQIDNO.:48(CDR3)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49(CDR1)、SEQIDNO.:50(CDR2)及SEQIDNO.:54(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ix)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43(CDR1)、SEQIDNO.:45(CDR2)及SEQIDNO.:48(CDR3)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49(CDR1)、SEQIDNO.:51(CDR2)及SEQIDNO.:55(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x)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43(CDR1)、SEQIDNO.:45(CDR2)及SEQIDNO.:48(CDR3)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49(CDR1)、SEQIDNO.:52(CDR2)及SEQIDNO.:56(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x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43(CDR1)、SEQIDNO.:45(CDR2)及SEQIDNO.:48(CDR3)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49(CDR1)、SEQIDNO.:50(CDR2)及SEQIDNO.:56(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x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43(CDR1)、SEQIDNO.:46(CDR2)及SEQIDNO.:48(CDR3)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49(CDR1)、SEQIDNO.:51(CDR2)及SEQIDNO.:57(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及
xi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43(CDR1)、SEQIDNO.:47(CDR2)及SEQIDNO.:48(CDR3)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49(CDR1)、SEQIDNO.:53(CDR2)及SEQIDNO.:57(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结合分子,其中该特异性结合至TRAILR2的抗原结合位点选自由抗原结合位点i)至xiv)组成的群:
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82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8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84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85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i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86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87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iv)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88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89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v)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90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91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v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92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9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v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94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95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vi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96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97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ix)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98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99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x)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100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101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x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102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10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x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104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105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xi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106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107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及
xiv)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108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及包括SEQIDNO.:109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结合分子,其中该特异性结合至CDH17的抗原结合位点选自由抗原结合位点i)至iv)组成的群:
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58(CDR1)、SEQIDNO.:59(CDR2)及SEQIDNO.:60(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61(CDR1)、SEQIDNO.:62(CDR2)及SEQIDNO.:63(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64(CDR1)、SEQIDNO.:65(CDR2)及SEQIDNO.:66(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67(CDR1)、SEQIDNO.:68(CDR2)及SEQIDNO.:69(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
iii)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70(CDR1)、SEQIDNO.:71(CDR2)及SEQIDNO.:72(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73(CDR1)、SEQIDNO.:74(CDR2)及SEQIDNO.:75(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及
iv)抗原结合位点,其包含包括SEQIDNO.:76(CDR1)、SEQIDNO.:77(CDR2)及SEQIDNO.:78(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及包括SEQIDNO.:79(CD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P·权凯莱E·埃耶尔马兹T·芬恩R·加内桑J·M·加西亚马丁内斯J·胡C·克耶塞尔S·森A·沙班V·沃诺夫A·沃尼兹尼格
申请(专利权)人:勃林格殷格翰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