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90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池过充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能有效的监测电池的充电状态,并进行相应的充断电,防止电池过充。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eventing battery over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信息行业中的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如能源行业中的电动车、太空飞船、卫星和水下潜艇等。锂离子电池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目前,由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不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安全隐患、电池损坏、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尤其,由于电池充电过度,经常会发生着火、爆炸等安全问题,影响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能有效的监测电池的充电状态,并进行相应的充断电,防止电池过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所述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可选地,所述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包括: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多个采样点的电参量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多个采用点的电参量信息通过预设第一公式计算电池的负载电流值;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所述预设第一公式为:其中:i(n)为第n个采样点的电流采样值;N为周期内采样点数;Ki为AD采样值与被测电流有效值换算系数。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并判断所述负载归一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第四阈值;若所述负载归一化值小于预设第四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是否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恒流状态,并记录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利用预设第二公式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所述预设第二公式为:其中:IWAVE-RATE为负载电流波动率;IMAX为负载电流最大值;IMIN为负载电流最小值;IAverge为负载电流平均值。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利用预设第三公式计算负载归一化值;所述预设第三公式为:其中:INormalized为负载电流归一化值;Itrickle-Averge为涓流浮充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Iconstant-Averge为恒流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充装置,所述防止电池过充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所述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的步骤。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防止电池过充程序,所述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在该方法中,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能够监控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路数据,获得电参量信息,并根据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的充电状态,当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时,则控制预设时间后电池断电,防止电池过充,从而能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且节约电能,同时避免因长时间充电而引起火灾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n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n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
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包括:
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多个采样点的电参量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采用点的电参量信息通过预设第一公式计算电池的负载电流值;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所述预设第一公式为:



其中:i(n)为第n个采样点的电流采样值;N为周期内采样点数;Ki为AD采样值与被测电流有效值换算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并判断所述负载归一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第四阈值;
若所述负载归一化值小于预设第四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是否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
若所述负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卿卿任智仁周宣彭国亮周为谢达
申请(专利权)人: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