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焙烧窑余热的钼精粉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465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45
一种利用焙烧窑余热的钼精粉烘干系统,包括窑头箱、闪蒸干燥机和除尘机,在窑头箱内开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围绕箱体内腔的换热风道,使冷空气能够依次向上流入多个换热风道中,并在多个换热风道中围绕箱体内腔流动从而形成余热气体;在闪蒸干燥机的料斗底部开口与螺旋输送蛟龙之间安装有散料轴,从而将湿钼粉打散避免螺旋输送蛟龙堵塞;闪蒸干燥机的筒体上套设有进风筒,进风筒与筒体外壁配合围成环状的热风分配室,筒体底端边沿与进风筒底板之间配合形成环形进气狭缝,使余热气体能够通过环形进气狭缝沿切向流入筒体内腔底部,并在筒体内腔中螺旋流动上升并对湿钼粉进行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焙烧窑余热能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且节约燃气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焙烧窑余热的钼精粉烘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钼精粉烘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焙烧窑余热的钼精粉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钼矿资源的生产流程为,先在钼矿山中获得湿度为12%~18%的湿钼粉,然后利用燃气加热将湿钼粉烘干至湿度为6%~7%的湿钼粉,再将湿度为6%~7%的湿钼粉送入闪蒸干燥机内烘干得到钼精粉,将钼精粉送入焙烧窑内焙烧后得到氧化钼成品。上述生产流程中,需要先利用燃气对湿钼粉进行烘干再送入闪蒸干燥机,就会消耗大量的燃气能源;而对钼精粉进行焙烧的过程中,会在焙烧窑内产生大量高温尾气,高温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余热能源,但现有技术中通常将高温尾气直接排放,上述两种情况导致现有的钼矿资源生产中消耗的燃气能源较大,而且存在余热能源浪费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焙烧窑中的高温尾气是不能直接送入闪蒸干燥机内对湿钼粉进行烘干的,而现有技术中又缺少能够对高温尾气中的热量进行有效转换利用的方法,就导致了焙烧余热的大量浪费;其次现有的闪蒸干燥机均采用螺旋输送蛟龙将湿钼粉输送至筒体内,而湿钼粉的特性为湿度越高就越容易发生板结、棚料等现象,因此从钼矿山中直接获得的湿度为12%~18%的湿钼粉在采用螺旋输送蛟龙输送时,很容易发生板结而使螺旋输送蛟龙堵塞,并且现有的闪蒸干燥机中热气均为从筒体底部直接流入,使热气在筒体内腔中的流动效果较差,难以形成周向气速较高的螺旋气场,使热气对湿钼粉的烘干效果较差,限制了闪蒸干燥机的烘干能力,导致现有的闪蒸干燥机无法对从钼矿山中直接获得的湿度为12%~18%的湿钼粉进行充分烘干,因此必须先通过燃气将钼矿山中获得的湿度为12%~18%的湿钼粉烘干至湿度为6%~7%,才能使螺旋输送蛟龙对湿度为6%~7%的湿钼粉进行有效输送并在筒体内烘干成钼精粉,就导致了燃气能源的大量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钼矿资源生产中消耗大量燃气能源,并且造成焙烧窑高温尾气中的余热能源大量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焙烧窑余热的钼精粉烘干系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焙烧窑余热的钼精粉烘干系统,包括能够在焙烧过程中产生余热气体的焙烧窑窑头箱、通过余热气体对湿钼粉进行烘干的闪蒸干燥机、以及用于将钼精粉从闪蒸干燥机送出的粉尘气体中分离的除尘机;所述窑头箱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高温烟气进口,以便于焙烧窑中的高温尾气进入窑头箱的箱体内腔,窑头箱顶部开设有高温烟气出口,窑头箱的箱体侧壁内部开设有围绕箱体内腔的换热腔,换热腔内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安装有多层隔板,每层隔板均由多块水平设置的挡风板围绕箱体内腔依次连接而成,从而将换热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隔为多个沿水平方向围绕箱体内腔的换热风道,窑头箱底部开设有与最下层的换热风道相连通的冷空气进口,窑头箱顶部开设有与最上层的换热风道相连通的余热气体出口,每层隔板上均开设有一个通风口,多层隔板的通风口沿竖直方向对应设置,相邻两层隔板的通风口之间均设有一块导风板,导风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通风口的沿着围绕箱体内腔方向相反两侧的边沿连接,使气体能够在相邻两个换热风道之间沿导风板的表面倾斜流通,多块导风板的顶端均位于其底端以相同时针方向围绕箱体内腔的同一侧,从而使通过冷空气进口流入最下层换热风道的冷空气能够依次向上流入多个换热风道中,并在多个换热风道中以相同时针方向围绕箱体内腔流动,以便于冷空气与箱体内腔中的高温烟气换热形成余热气体并从余热气体出口流出;所述闪蒸干燥机包括一个用于储存湿钼粉的料斗和一个用于进行烘干的筒体,所述筒体竖直设置,所述料斗底部设有与筒体侧壁连通的进料管道,进料管道内安装有螺旋输送蛟龙,料斗的底部开口与螺旋输送蛟龙之间安装有一根散料轴,散料轴和螺旋输送蛟龙均为水平设置,散料轴的轴线与螺旋输送蛟龙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对齐,散料轴上设有多个凸起,通过凸起随散料轴转动从而将料斗底部开口掉落的湿钼粉打散,多个凸起沿散料轴的周向分为多排,每排凸起的数量均相同,同一排凸起沿散料轴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筒体上套设有一个进风筒,进风筒位于进料管道下方,进风筒的轴线与筒体的轴线重合,进风筒的内壁与筒体的外壁配合围成环状的热风分配室,进风筒上连接有一根进风管,进风管的轴线水平设置并与进风筒的内壁相切,进风管与窑头箱的余热气体出口连通,使余热气体能够沿切向流入热风分配室并在热风分配室内围绕筒体外壁流动,筒体的底端为开口设置,筒体底端的边沿与进风筒的底板之间配合形成环形进气狭缝,使热风分配室内的余热气体能够通过环形进气狭缝沿切向流入筒体内腔底部,以便于余热气体在筒体内腔中螺旋流动上升并对湿钼粉进行烘干;筒体的顶部与除尘机连通,使余热气体与钼粉混合的粉尘气体能够送入除尘机中分离,除尘机底部设有用于将分离出的钼精粉排出的出料漏斗,除尘机顶部连接有用于将分离后的废气排出的出气管。优选的,所述窑头箱为中空矩形体箱体结构,每层隔板均包括三块挡风板,三块挡风板分别位于矩形体的三段侧壁内,所述导风板位于矩形体的剩余一段侧壁内。进一步的,所述冷空气进口水平设置并开设在窑头箱一段外壁的底部,所述余热气体出口竖直设置并开设在窑头箱的顶板上,冷空气进口和余热气体出口分别位于窑头箱的沿竖直方向中心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料斗远离筒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旋输送蛟龙的一端连接,螺旋输送蛟龙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套装有主动齿轮,散料轴上套装有被动齿轮,使第一电机能够带动螺旋输送蛟龙和散料轴转动。优选的,所述料斗的底部开口为矩形口,矩形口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散料轴的轴线平行。优选的,所述进风筒的底板上穿设有一根传动轴,传动轴的轴线与筒体的轴线重合,传动轴上套装有搅拌器,搅拌器位于筒体的内腔中并位于筒体靠近底部的一端,进风筒外侧安装有用于带动传动轴转动的第二电机,使传动轴能够带动搅拌器绕筒体的轴线转动,以避免湿钼粉在筒体底部堆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套装有主动带轮,传动轴的底端套装有与主动带轮通过带传动配合的被动带轮。优选的,所述余热气体出口与进风管之间安装有第一气泵,以便于带动余热气体从窑头箱流向进风筒;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气泵,以便于带动废气从除尘机内流出。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焙烧窑余热的钼精粉烘干系统,通过窑头箱对焙烧窑高温尾气进行换热得到余热气体,再通过闪蒸干燥机对湿钼粉直接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粉尘气体送入除尘机中就能够分离出钼精粉,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窑头箱和闪蒸干燥机的改进,使焙烧窑高温尾气中的余热能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且使闪蒸干燥机能够直接对钼矿山中获得的湿度为12%~18%的湿钼粉进行烘干,也就不再需要预先通过燃气对湿度为12%~18%的湿钼粉烘干至湿度为6%~7%后再送入闪蒸干燥机,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燃气能源。本专利技术中,在窑头箱内开设了换热腔,使冷空气能够在换热腔中与窑头箱内的高温尾气进行换热,而且通过多层挡风板和导风板配合,使换热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隔为多个沿水平方向围绕箱体内腔的换热风道,并通过导风板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焙烧窑余热的钼精粉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在焙烧过程中产生余热气体的焙烧窑窑头箱(1)、通过余热气体对湿钼粉进行烘干的闪蒸干燥机(2)、以及用于将钼精粉从闪蒸干燥机(2)送出的粉尘气体中分离的除尘机(3);/n所述窑头箱(1)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高温烟气进口(4),以便于焙烧窑中的高温尾气进入窑头箱(1)的箱体内腔,窑头箱(1)顶部开设有高温烟气出口(5),窑头箱(1)的箱体侧壁内部开设有围绕箱体内腔的换热腔,换热腔内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安装有多层隔板,每层隔板均由多块水平设置的挡风板(8)围绕箱体内腔依次连接而成,从而将换热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隔为多个沿水平方向围绕箱体内腔的换热风道,窑头箱(1)底部开设有与最下层的换热风道相连通的冷空气进口(6),窑头箱(1)顶部开设有与最上层的换热风道相连通的余热气体出口(7),每层隔板上均开设有一个通风口,多层隔板的通风口沿竖直方向对应设置,相邻两层隔板的通风口之间均设有一块导风板(9),导风板(9)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通风口的沿着围绕箱体内腔方向相反两侧的边沿连接,使气体能够在相邻两个换热风道之间沿导风板(9)的表面倾斜流通,多块导风板(9)的顶端均位于其底端以相同时针方向围绕箱体内腔的同一侧,从而使通过冷空气进口(6)流入最下层换热风道的冷空气能够依次向上流入多个换热风道中,并在多个换热风道中以相同时针方向围绕箱体内腔流动,以便于冷空气与箱体内腔中的高温烟气换热形成余热气体并从余热气体出口(7)流出;/n所述闪蒸干燥机(2)包括一个用于储存湿钼粉的料斗(10)和一个用于进行烘干的筒体(11),所述筒体(11)竖直设置,所述料斗(10)底部设有与筒体(11)侧壁连通的进料管道(12),进料管道(12)内安装有螺旋输送蛟龙(13),料斗(10)的底部开口与螺旋输送蛟龙(13)之间安装有一根散料轴(14),散料轴(14)和螺旋输送蛟龙(13)均为水平设置,散料轴(14)的轴线与螺旋输送蛟龙(13)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对齐,散料轴(14)上设有多个凸起(15),通过凸起(15)随散料轴(14)转动从而将料斗(10)底部开口掉落的湿钼粉打散,多个凸起(15)沿散料轴(14)的周向分为多排,每排凸起(15)的数量均相同,同一排凸起(15)沿散料轴(14)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n所述筒体(11)上套设有一个进风筒(19),进风筒(19)位于进料管道(12)下方,进风筒(19)的轴线与筒体(11)的轴线重合,进风筒(19)的内壁与筒体(11)的外壁配合围成环状的热风分配室(21),进风筒(19)上连接有一根进风管(20),进风管(20)的轴线水平设置并与进风筒(19)的内壁相切,进风管(20)与窑头箱(1)的余热气体出口(7)连通,使余热气体能够沿切向流入热风分配室(21)并在热风分配室(21)内围绕筒体(11)外壁流动,筒体(11)的底端为开口设置,筒体(11)底端的边沿与进风筒(19)的底板之间配合形成环形进气狭缝(22),使热风分配室(21)内的余热气体能够通过环形进气狭缝(22)沿切向流入筒体(11)内腔底部,以便于余热气体在筒体(11)内腔中螺旋流动上升并对湿钼粉进行烘干;筒体(11)的顶部与除尘机(3)连通,使余热气体与钼粉混合的粉尘气体能够送入除尘机(3)中分离,除尘机(3)底部设有用于将分离出的钼精粉排出的出料漏斗(28),除尘机(3)顶部连接有用于将分离后的废气排出的出气管(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焙烧窑余热的钼精粉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在焙烧过程中产生余热气体的焙烧窑窑头箱(1)、通过余热气体对湿钼粉进行烘干的闪蒸干燥机(2)、以及用于将钼精粉从闪蒸干燥机(2)送出的粉尘气体中分离的除尘机(3);
所述窑头箱(1)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高温烟气进口(4),以便于焙烧窑中的高温尾气进入窑头箱(1)的箱体内腔,窑头箱(1)顶部开设有高温烟气出口(5),窑头箱(1)的箱体侧壁内部开设有围绕箱体内腔的换热腔,换热腔内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安装有多层隔板,每层隔板均由多块水平设置的挡风板(8)围绕箱体内腔依次连接而成,从而将换热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隔为多个沿水平方向围绕箱体内腔的换热风道,窑头箱(1)底部开设有与最下层的换热风道相连通的冷空气进口(6),窑头箱(1)顶部开设有与最上层的换热风道相连通的余热气体出口(7),每层隔板上均开设有一个通风口,多层隔板的通风口沿竖直方向对应设置,相邻两层隔板的通风口之间均设有一块导风板(9),导风板(9)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通风口的沿着围绕箱体内腔方向相反两侧的边沿连接,使气体能够在相邻两个换热风道之间沿导风板(9)的表面倾斜流通,多块导风板(9)的顶端均位于其底端以相同时针方向围绕箱体内腔的同一侧,从而使通过冷空气进口(6)流入最下层换热风道的冷空气能够依次向上流入多个换热风道中,并在多个换热风道中以相同时针方向围绕箱体内腔流动,以便于冷空气与箱体内腔中的高温烟气换热形成余热气体并从余热气体出口(7)流出;
所述闪蒸干燥机(2)包括一个用于储存湿钼粉的料斗(10)和一个用于进行烘干的筒体(11),所述筒体(11)竖直设置,所述料斗(10)底部设有与筒体(11)侧壁连通的进料管道(12),进料管道(12)内安装有螺旋输送蛟龙(13),料斗(10)的底部开口与螺旋输送蛟龙(13)之间安装有一根散料轴(14),散料轴(14)和螺旋输送蛟龙(13)均为水平设置,散料轴(14)的轴线与螺旋输送蛟龙(13)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对齐,散料轴(14)上设有多个凸起(15),通过凸起(15)随散料轴(14)转动从而将料斗(10)底部开口掉落的湿钼粉打散,多个凸起(15)沿散料轴(14)的周向分为多排,每排凸起(15)的数量均相同,同一排凸起(15)沿散料轴(14)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筒体(11)上套设有一个进风筒(19),进风筒(19)位于进料管道(12)下方,进风筒(19)的轴线与筒体(11)的轴线重合,进风筒(19)的内壁与筒体(11)的外壁配合围成环状的热风分配室(21),进风筒(19)上连接有一根进风管(20),进风管(20)的轴线水平设置并与进风筒(19)的内壁相切,进风管(20)与窑头箱(1)的余热气体出口(7)连通,使余热气体能够沿切向流入热风分配室(21)并在热风分配室(21)内围绕筒体(11)外壁流动,筒体(11)的底端为开口设置,筒体(11)底端的边沿与进风筒(19)的底板之间配合形成环形进气狭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