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粘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4523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粘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底涂剂层和基材薄膜层,所述热熔胶层由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抗氧剂、增塑剂、MAH单体、引发剂、石蜡和增粘剂混合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预涂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覆膜粘结力不足、复合牢度不够的技术问题,制得的超粘预涂膜明显提高了其与超粘纸张之间的剥离强度,增加了预涂膜在使用过程中与印刷品的复合牢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粘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粘覆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粘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预涂膜是指预先将塑料薄膜上胶、复卷后,再与纸张印品复合的工艺。它一般先由预涂膜加工厂根据使用规格、幅面,将胶液涂布在薄膜上复卷后供使用厂家选择,而后再与印刷品进行复合。而覆膜,也就是贴膜,就是将塑料薄膜涂上黏合剂,与纸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使之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产品的加工技术,经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平滑光亮,从而提高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同时更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作用。在超粘应用领域,高要求图案通常会进行覆膜,以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泽度和牢度,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起到了防水、防污、耐磨、耐折等的保护作用,但是超粘打印纸质硅油和蜡含量较多,普通覆膜易出现复合牢度不够的现象,影响复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超粘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在热熔胶层使用MAH单体对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进行接枝改性从而改变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粘性,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石蜡提高热熔胶的流动性,并添加一定的增粘剂提高热熔胶对基材的润湿性能、粘结力,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覆膜粘结力不足、复合牢度不够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粘预涂膜,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底涂剂层和基材薄膜层,所述热熔胶层由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抗氧剂、增塑剂、MAH单体、引发剂、石蜡和增粘剂混合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底涂剂层的厚度为0.7g/m2,所述底涂剂层为聚乙烯亚胺。进一步的,所述基材薄膜层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或者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所述基材薄膜层的厚度为12-25μm。进一步的,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15-40μm,其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为:所述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为878-92%,所述MAH单体为3%,余量为所述抗氧剂、增塑剂、引发剂、石蜡和增粘剂。进一步的,所述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在190℃、2.16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6-18g/10min,其中醋酸乙烯的含量为22wt%,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的为市场常用高粘度EVA。进一步的,所述MAH单体为马来酸酐单体,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本专利技术中在热熔胶层的各组分共混熔融挤出的过程中,引发剂加热分解生成的游离基夺取主链氢原子形成游离基活点,游离基活点与MAH单体进行接枝从而实现对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接枝改性,从而提高热熔胶层在加工过程中的粘结性能。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增粘剂为甘油松香酯、石油树脂、氧茚树脂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加入抗氧剂主要是为了减少EVA氧化降解反应,本专利技术优选2,6-二叔丁基对甲酚作为抗氧剂时,预涂膜的性能最佳;加入增塑剂主要是为了提高预涂膜的柔韧性、流动性,优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性能最佳;而增粘剂则主要是为了增加热熔胶层中基材的湿润性能,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加热熔胶层的粘结力性能,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常规的增粘剂均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中,而本专利技术为了提供预涂膜的性能,因此,优选了增粘剂选自甘油松香酯、石油树脂、氧茚树脂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超粘预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材薄膜层放卷后,对所述基材薄膜层的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的目的是将基材内表面经过高压提高表面分子能,以很好的在下一过程和底涂剂很好的粘合;S2、将聚乙烯亚胺溶液涂覆在所述基材薄膜层的内表面上,烘干得到底涂剂层,所述聚乙烯亚胺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2.3%,对聚乙烯亚胺溶液的烘干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具备的常规操作选择,因此,未做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烘干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4s;S3、在气体氧化剂的作用下,将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抗氧剂、增塑剂、MAH单体、引发剂、石蜡和增粘剂共混熔融挤出后,通过流延法复合到所述底涂剂层的表面形成热熔胶层;这里的熔融挤出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操作手段,因此,未做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熔融挤出的温度为215-225℃。S4、再经修边、测厚后,对所述热熔胶层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高频高压电晕处理预涂膜产品表面以使预涂膜表面有大的表面分子能,特别是EVA面必须具有表面分子能,否则发给客户覆纸等应用时会起膜;最后收卷、分切。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电晕处理的参数为15-20W/m2;步骤S4中,所述高频高压电晕处理的参数为20-30W/m2。在上述限定的电晕处理范围内均可,切对最终的性能影响不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例中,优选电晕的功率为15W/m2,高频高压电晕处理的功率为25W/m2。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气体氧化剂为臭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来作为热熔胶层的基准物,再基准物中混合引发剂和MAH单体,其中,引发剂加热分解生成的游离基夺取主链氢原子形成游离基活点,游离基活点与MAH单体进行接枝从而实现对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接枝改性,大大提高了热熔胶层在加工过程中的粘结性能,从而提高其与超粘纸张之间的剥离强度,增加了预涂膜在使用过程中与印刷品的复合牢度,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由于印刷品表面残留硅油或蜡而导致的预涂膜开裂甚至分离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热熔胶层中添加增粘剂,来增加热熔胶层中基材的湿润性能,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加热熔胶层的粘结力性能,因而可以提高预涂膜的粘结强度。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热熔胶层中添加一定比例石蜡,从而提高了热熔胶层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降低收卷后胶层与另一层基材层之间的黏连,降低收卷过程静电,可明显改善使用过程胶层粘辊现象的发生。4、本专利技术在制备的过程中,通过对基材以及热熔胶层高频电晕处理,增加了基材以及热熔机层表面的吸附能力,进而进一步增加了预涂膜内的粘结强度以及预涂膜对印刷制品的复合牢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采用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牌号为BOPP15,购自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牌号为BOPET15,购自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所采用的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中的醋酸乙烯分别为含量22wt%,在190℃、2.16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6-18g/10min。所进行的基材内表面电晕处理功率均为15W/m2,对预涂膜的双面高频高压电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粘预涂膜,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底涂剂层和基材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层由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抗氧剂、增塑剂、MAH单体、引发剂、石蜡和增粘剂混合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粘预涂膜,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底涂剂层和基材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层由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抗氧剂、增塑剂、MAH单体、引发剂、石蜡和增粘剂混合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粘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剂层用量为0.7g/m2,所述底涂剂层为聚乙烯亚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粘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薄膜层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或者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所述基材薄膜层的厚度为12-2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粘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15-40μm,其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为:所述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为87-92%,所述MAH单体为3-8%,余量为所述抗氧剂、增塑剂、引发剂、石蜡和增粘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粘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在190℃、2.16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6-18g/10min,其中,醋酸乙烯的含量为22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粘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MAH单体为马来酸酐单体,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月刘昌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