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落架回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起落架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起落架回中装置。
技术介绍
直升机前起落架或尾起落架为了满足地面滑行的转弯需求,其前机轮或尾机轮为可绕机身旋转的结构。回中机构能够使机轮在转弯结束或受到外界扰动后,回到中立位置。现普遍采用的方案为设置一副对中凸轮来实现。这种对中凸轮,一个相对外筒固定,另一个相对旋转筒或活塞杆固定。当飞机起飞离地后,缓冲器伸长,上、下凸轮啮合对中,前轮或尾轮恢复到中立位置。而在停机状态下,缓冲器压缩,上、下凸轮处于脱开状态,不具有对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落架回中装置,满足直升机在地面滑行以及空中飞行时起落架的对中需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起落架回中装置,包括固定座、旋转轴、上扭簧、下扭簧、防转垫块和支撑套,其中所述固定座与起落架摇臂连接,下端面中心设置有圆孔,孔外侧设置有圆弧形槽;旋转轴下端与起落架轮叉连接,上端穿过固定座下端面圆孔,从支撑套底部孔穿出并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落架回中装置,包括固定座(10)、旋转轴(20)、上扭簧(30)、下扭簧(40)、防转垫块(50)和支撑套(60),其中所述固定座(10)与起落架摇臂连接,下端面中心设置有圆孔,孔外侧设置有圆弧形槽;旋转轴(20)下端与起落架轮叉连接,上端穿过固定座(10)下端面圆孔,从支撑套(60)底部孔穿出并固定,在上端圆柱设置有与防转垫块(50)内孔配合连接的缺口;支撑套(60)安装于固定座(10)顶部内,上端面设置有圆弧形槽,并落在固定座(10)上端面上;上扭簧(30)介于支撑套(60)与固定座(10)之间,上端与支撑套(60)连接,允许在支撑套(60)的圆弧形槽中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落架回中装置,包括固定座(10)、旋转轴(20)、上扭簧(30)、下扭簧(40)、防转垫块(50)和支撑套(60),其中所述固定座(10)与起落架摇臂连接,下端面中心设置有圆孔,孔外侧设置有圆弧形槽;旋转轴(20)下端与起落架轮叉连接,上端穿过固定座(10)下端面圆孔,从支撑套(60)底部孔穿出并固定,在上端圆柱设置有与防转垫块(50)内孔配合连接的缺口;支撑套(60)安装于固定座(10)顶部内,上端面设置有圆弧形槽,并落在固定座(10)上端面上;上扭簧(30)介于支撑套(60)与固定座(10)之间,上端与支撑套(60)连接,允许在支撑套(60)的圆弧形槽中滑动,下端固定在防转垫块(50)上;下扭簧(40)介于旋转轴(20)与固定座(10)之间,上端固定在防转垫块(50)上,下端与固定座(10)连接,允许在固定座(10)的圆弧形槽内滑动,滑动方向与上扭簧滑动方向相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回中装置,其中在防转垫块(50)外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固定上扭簧(30)和下扭簧(40)的缺口。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小平,陈吴杰,周航,焦阳,张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