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36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上料装置,包括机体、上料装置、防粘装置和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包括电机一、螺纹杆一、推动板一和滑杆一,机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槽一,进料槽一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一,进料槽一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弧形限位块,上料装置包括气缸一、支撑板一和支撑杆一,支撑板一的下方设置有磁铁一,气机体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支杆一,弧形限位块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正方形固定块,弧形限位块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斜板,推动装置推动钢筋到一定位置,上料装置启动,上料装置吸取钢筋,防粘装置放置钢筋粘在上料装置上。

A feeding device for stee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上料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攻丝机就是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机床,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加工机床。按国家机械行业标准,攻丝机系列构成分为:台式攻丝机--半自动台式攻丝机、立式攻丝机、卧式攻丝机。传统的钢筋攻丝机需要手动上料,导致员工在上料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上料装置,解决了人工上料时浪费的大量时间。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上料装置、防粘装置和推动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固定于机体的上端面,所述防粘装置位于机体的上方,所述推动装置固定于机体的侧壁上,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电机一、螺纹杆一、推动板一和滑杆一,所述机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槽一,所述进料槽一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一,所述螺纹杆一位于螺纹槽一内,所述电机一固定于机体的侧壁上,且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机体的侧壁与螺纹杆一固定配合,所述进料槽一远离螺纹槽一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杆一固定于滑槽一内,所述机体的内壁上开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板一位于推动槽内,且所述推动板一的一端与螺纹杆一螺纹配合,所述推动板一远离螺纹杆一的一端与滑杆一滑动配合,所述进料槽一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弧形限位块,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气缸一、支撑板一和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板一对称固定于机体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一固定于支撑杆一远离机体的一端,所述支撑板一的下方设置有磁铁一,所述气缸一固定于支撑板一的上端面,且所述气缸一端伸缩杆贯穿支撑板一的上端面与磁铁一螺纹配合,所述机体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支杆一,所述弧形限位块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正方形固定块,且两块所述正方形固定块与支杆一固定配合,所述弧形限位块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斜板,且所述斜板的一端与支杆一固定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筋放置到进料槽一内,电机一启动,由于螺纹杆一位于螺纹槽一内,且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机体的侧壁与螺纹杆一固定配合,从而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一转动,由于推动板一的一端与螺纹杆一螺纹配合,从而螺纹杆一转动带动推动板一转动,实现滑杆一推动钢筋前进,由于推动板一远离螺纹杆一的一端与滑杆一滑动配合,滑杆一用于支撑推动板一,由于弧形限位块固定于进料槽一的底部,从而弧形限位块对钢筋起限位的作用,当推动板一将钢筋推动到需要的位置时,气缸一启动,由于气缸一的伸缩杆贯穿支撑板一的上端面与磁铁一螺纹配合,从而气缸一的伸缩杆伸出带动磁铁一伸缩,由于磁铁一本身带有磁性,从而磁铁一伸出到一定位置是会将钢筋吸住,当气缸一的输出杆缩回时,气缸一的输出杆带动磁铁一缩回,磁铁一带动钢筋缩回,由于正方形固定块与支杆一固定配合,从而正方形固定块限制多根钢筋被磁铁一吸起,由于斜板与支杆一固定配合,从而斜板一对钢筋起导向的作用,实现钢筋进入到支杆一的下端面。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槽一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所述防粘装置包括支板、气缸二和缓冲棉,所述缓冲棉均固定于斜板与正方形固定块的下端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磁铁一将钢筋吸到支杆一的下端面时,支杆一防止磁铁一将钢筋吸取到外界,钢筋受到自身的重力下落,由于弧形限位块呈半圆弧型,且出料槽位于进料槽一的底部,从而出料槽位于进料槽一的底部,从而钢筋通过弧形限位块的导向进入到出料槽内,缓冲棉防止钢筋被吸起的过程中撞击斜板与正方形固定块。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二固定于支撑板一的上端面,所述支板设置于支撑板一的下方,所述气缸一的伸缩杆贯穿支撑板一的上端面与支板固定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一在对钢筋吸取的过程中会使钢筋带有一定磁性,导致钢筋会与支杆一的下端面吸住,这时气缸二启动,由于气缸二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一的上端面与支板固定配合,从而气缸一的伸缩杆伸缩带动支板伸缩,实现支板将钢筋与支杆一分离。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贯穿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与出料槽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通过出料口出料。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下端面固定有支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脚用于支撑机体。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推动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防粘装置与上料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用于出料槽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2、上料装置;3、防粘装置;4、推动装置;5、电机一;6、螺纹杆一;7、推动板一;8、滑杆一;9、进料槽一;10、螺纹槽一;11、滑槽一;12、推动槽;13、弧形限位块;14、气缸一;15、支撑板一;16、支撑杆一;18、磁铁一;19、支杆一;20、正方形固定块;21、斜板;22、出料槽;23、支板;24、气缸二;25、缓冲棉;26、出料口;27、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1至4,一种钢筋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上料装置2、防粘装置3和推动装置4,上料装置2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防粘装置3位于机体1的上方,推动装置4固定于机体1的侧壁上。推动装置4包括电机一5、螺纹杆一6、推动板一7和滑杆一8,机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槽一9,进料槽一9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一10,螺纹杆一6位于螺纹槽一10内,电机一5固定于机体1的侧壁上,且电机一5的输出轴贯穿机体1的侧壁与螺纹杆一6固定配合,进料槽一9远离螺纹槽一10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一11,滑杆一8固定于滑槽一11内,机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推动槽12,推动板一7位于推动槽12内,且推动板一7的一端与螺纹杆一6螺纹配合,推动板一7远离螺纹杆一6的一端与滑杆一8滑动配合,进料槽一9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弧形限位块13。将钢筋放置到进料槽一9内,电机一5启动,由于螺纹杆一6位于螺纹槽一10内,且电机一5的输出轴贯穿机体1的侧壁与螺纹杆一6固定配合,从而电机一5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一6转动,由于推动板一7的一端与螺纹杆一6螺纹配合,从而螺纹杆一6转动带动推动板一7转动,实现滑杆一8推动钢筋前进,由于推动板一7远离螺纹杆一6的一端与滑杆一8滑动配合,滑杆一8用于支撑推动板一7,由于弧形限位块13固定于进料槽一9的底部,从而弧形限位块13对钢筋起限位的作用。上料装置2包括气缸一14、支撑板一15和支撑杆一16,支撑板一15对称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支撑板一15固定于支撑杆一16远离机体1的一端,支撑板一15的下方设置有磁铁一18,气缸一14固定于支撑板一15的上端面,且气缸一14端伸缩杆贯穿支撑板一15的上端面与磁铁一18螺纹配合,机体1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支杆一19,弧形限位块13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正方形固定块20,且两块正方形固定块20与支杆一19固定配合,弧形限位块13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斜板21,且斜板21的一端与支杆一19固定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上料装置(2)、防粘装置(3)和推动装置(4),所述上料装置(2)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所述防粘装置(3)位于机体(1)的上方,所述推动装置(4)固定于机体(1)的侧壁上,所述推动装置(4)包括电机一(5)、螺纹杆一(6)、推动板一(7)和滑杆一(8),所述机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槽一(9),所述进料槽一(9)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一(10),所述螺纹杆一(6)位于螺纹槽一(10)内,所述电机一(5)固定于机体(1)的侧壁上,且所述电机一(5)的输出轴贯穿机体(1)的侧壁与螺纹杆一(6)固定配合,所述进料槽一(9)远离螺纹槽一(10)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一(11),所述滑杆一(8)固定于滑槽一(11)内,所述机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推动槽(12),所述推动板一(7)位于推动槽(12)内,且所述推动板一(7)的一端与螺纹杆一(6)螺纹配合,所述推动板一(7)远离螺纹杆一(6)的一端与滑杆一(8)滑动配合,所述进料槽一(9)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弧形限位块(13),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气缸一(14)、支撑板一(15)和支撑杆一(16),所述支撑板一(15)对称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一(15)固定于支撑杆一(16)远离机体(1)的一端,所述支撑板一(15)的下方设置有磁铁一(18),所述气缸一(14)固定于支撑板一(15)的上端面,且所述气缸一(14)端伸缩杆贯穿支撑板一(15)的上端面与磁铁一(18)螺纹配合,所述机体(1)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支杆一(19),所述弧形限位块(13)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正方形固定块(20),且两块所述正方形固定块(20)与支杆一(19)固定配合,所述弧形限位块(13)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斜板(21),且所述斜板(21)的一端与支杆一(19)固定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上料装置(2)、防粘装置(3)和推动装置(4),所述上料装置(2)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所述防粘装置(3)位于机体(1)的上方,所述推动装置(4)固定于机体(1)的侧壁上,所述推动装置(4)包括电机一(5)、螺纹杆一(6)、推动板一(7)和滑杆一(8),所述机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槽一(9),所述进料槽一(9)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一(10),所述螺纹杆一(6)位于螺纹槽一(10)内,所述电机一(5)固定于机体(1)的侧壁上,且所述电机一(5)的输出轴贯穿机体(1)的侧壁与螺纹杆一(6)固定配合,所述进料槽一(9)远离螺纹槽一(10)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一(11),所述滑杆一(8)固定于滑槽一(11)内,所述机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推动槽(12),所述推动板一(7)位于推动槽(12)内,且所述推动板一(7)的一端与螺纹杆一(6)螺纹配合,所述推动板一(7)远离螺纹杆一(6)的一端与滑杆一(8)滑动配合,所述进料槽一(9)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弧形限位块(13),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气缸一(14)、支撑板一(15)和支撑杆一(16),所述支撑板一(15)对称固定于机体(1)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一(15)固定于支撑杆一(16)远离机体(1)的一端,所述支撑板一(15)的下方设置有磁铁一(18),所述气缸一(14)固定于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铭宏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