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林富专利>正文

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420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收集与加工处理;B、原种及栽培种的配制;C、拌料、机械装袋、机械窝口、灭菌与接种;D、环保培养室的处理与立体网格菌丝培养;E、采收与晾晒。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以林区落地废旧树叶、农作物废弃物玉米芯、豆秸秆等为原料,无需一粒锯末,该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取之不尽。替代了目前黑木耳原料单一靠锯末屑种植,解决了锯末屑原料严重匮乏的状况,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出耳或出菇后的菌糠饲料直接喂牛羊,延续了黑木耳发展产业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容易加工操作,环保无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适合在相关技术领域推广使用。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and edible fung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
,具体是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黑木耳是绿色保健食品,可大量生产,应用于药物合成,黑木耳含多糖、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其中黑木耳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辐射、抗炎、抗衰老等作用。随着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增高,对于心脑血管等保健品的需求就有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黑木耳则可以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黑木耳具有润肺和洗涤肠胃的作用,是教师、纺织工人和矿山工人的重要保健品。目前,国内外黑木耳及食用菌栽培主要原料还是靠锯末屑,随着国家“森保”工程的推进,国家森工系统禁止树木采伐,加之全国各地黑木耳栽培数量猛增,使黑木耳栽培原料锯末屑价格大幅度提高,且保证不了各地原料的供应,出现锯末屑原料严重的匮乏。一般每立方阔叶鲜木材可加工出锯末屑2000斤,每立方干木材可加工出锯末屑1600斤,每制作1万袋黑木耳及食用菌栽培种需用干锯末14000斤,相当于砍掉木材8.75立方米。仅牡丹江地区每年生产41亿袋黑木耳,每年将用掉3587500立方米木材,全国各地黑木耳及食用菌主产区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青山变秃山指日可待。以后无锯末屑栽培原料,黑木耳及食用菌产业就无法正常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新原料和种植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收集与加工处理;B、原种及栽培种的配制;C、拌料、机械装袋、机械窝口、灭菌与接种;D、环保培养室的处理与立体网格菌丝培养;E、采收与晾晒。优选的,步骤A中,把原料阔叶树叶、玉米芯、豆秸秆收集回来晒干,用链锤式粉碎机加工粉碎;采用孔直径为5mm-6mm的筛子将粉碎后的阔叶树叶、玉米芯、豆秸秆筛选过滤并备用。优选的,步骤B中,原种及栽培种的组分包括,树叶粉20-35份、粉碎的玉米芯30-50份、豆秸秆8-15份,玉米粉2-4份、黄豆粉1-3份、食盐0.15份、磷酸二氢钾0.2份,石膏粉0.8份,白灰粉0.8份,水30-65份。步骤B中,原种及栽培种的组分包括,树叶粉30份、粉碎的玉米芯40份、豆秸秆10份,玉米粉2.5份、黄豆粉1.5份、食盐0.15份、磷酸二氢钾0.2份,石膏粉0.8份,白灰粉0.8份,水57份。步骤B中,原种及栽培种的配制方法包括,玉米芯内倒入水50份,并加入0.2份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备用;玉米芯内放入树叶粉30份、豆秸秆粉10份、玉米粉2.5份、黄豆粉1.5份,均匀搅拌;将食盐0.15份、石膏粉0.8份、白灰粉0.8份倒入上述搅拌后的物料中,再倒入15份水并均匀搅拌,堆积半小时后即可。将步骤B中搅拌好的物料装入低压聚乙烯袋中,用窝口机窝好袋口,插入塑料棒封口。优选的,步骤C中,装锅进行灭菌,在3~3.5小时内快速使蒸锅内达到100℃,保持上述温度灭菌8~12小时停火,再继续焖锅4~6小时后出锅,待袋内温度全部冷却后再开始接种。用75%酒精溶液喷洒消毒后,打开臭氧发生器对接种工具和接种室进行消毒40分钟后关闭,待30分钟后还原成对菌丝和人身体健康的氧后开始接种,接种时可用固体锯末原种或液体菌种直接转接栽培袋。优选的,步骤D中,料袋接完菌种后移入培养室内的立体摆袋网格上,室内保持黑暗;发菌前5天内室内温度保持在28~35℃之间,待菌种萌发并封满料面时室内温度应降至24~26℃之间;待菌丝长透料袋面时室内温度应降至22~23℃以下;待菌丝即将长满袋时,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8~20℃,15~20天后即可开口育耳。优选的,步骤E中,采摘:当鲜耳片直径长到25~30mm时停止浇水,使耳片自然晒至半干,即可采收;晾晒:准备两层架床的拱棚,上方遮盖塑料和遮阳网,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时,将采收并加工后的鲜木耳薄薄一层摊放在晾晒的上层架上,待耳片半干后,再撒一层湿木耳晒至半干后,再加一层湿木耳,使厚度达到80~100mm;2~3天后,即可全部晾晒干透。本专利技术方法以林区落地废旧树叶、农作物废弃物玉米芯、豆秸秆等为原料,无需一粒锯末,该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取之不尽。替代了目前黑木耳原料单一靠锯末屑种植,解决了锯末屑原料严重匮乏的状况,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出耳或出菇后的菌糠饲料直接喂牛羊,延续了黑木耳发展产业链。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容易加工操作,环保无污染。本专利技术方法适合在相关
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而仍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专利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收集与加工处理;B、原种及栽培种的配制;C、拌料、机械装袋、机械窝口、灭菌与接种;D、环保培养室的处理与立体网格菌丝培养;E、采收与晾晒。具体的,步骤A中,把原料阔叶树叶、玉米芯、豆秸秆收集回来晒干,用链锤式粉碎机加工粉碎;采用孔直径为5mm-6mm的筛子将粉碎后的阔叶树叶、玉米芯、豆秸秆筛选过滤并备用。其中,玉米芯筛至绿豆粒大小,阔叶树叶和豆秸秆筛至越细越好。具体的,步骤B中,原种及栽培种的组分包括,树叶粉20-35份、粉碎的玉米芯30-50份、豆秸秆8-15份,玉米粉2-4份、黄豆粉1-3份、食盐0.15份、磷酸二氢钾0.2份,石膏粉0.8份,白灰粉0.8份,水30-65份。步骤B中,原种及栽培种的配制方法包括,玉米芯内倒入水50份,并加入0.2份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备用;玉米芯内放入树叶粉30份、豆秸秆粉10份、玉米粉2.5份、黄豆粉1.5份,均匀搅拌;将食盐0.15份、石膏粉0.8份、白灰粉0.8份倒入上述搅拌后的物料中,再倒入15份水并均匀搅拌,堆积半小时后即可。将步骤B中搅拌好的物料装入低压聚乙烯袋中,用窝口机窝好袋口,插入塑料棒封口。具体的,步骤C中,装锅进行灭菌,在3~3.5小时内快速使蒸锅内达到100℃,保持上述温度灭菌8~12小时停火,再继续焖锅4~6小时后出锅,待袋内温度全部冷却后再开始接种。用75%酒精溶液喷洒消毒后,打开臭氧发生器对接种工具和接种室进行消毒40分钟后关闭,待30分钟后还原成对菌丝和人身体健康的氧后开始接种,接种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原料收集与加工处理;/nB、原种及栽培种的配制;/nC、拌料、机械装袋、机械窝口、灭菌与接种;/nD、环保培养室的处理与立体网格菌丝培养;/nE、采收与晾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收集与加工处理;
B、原种及栽培种的配制;
C、拌料、机械装袋、机械窝口、灭菌与接种;
D、环保培养室的处理与立体网格菌丝培养;
E、采收与晾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把原料阔叶树叶、玉米芯、豆秸秆收集回来晒干,用链锤式粉碎机加工粉碎;采用孔直径为5mm-6mm的筛子将粉碎后的阔叶树叶、玉米芯、豆秸秆筛选过滤并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原种及栽培种的组分包括,树叶粉20-35份、粉碎的玉米芯30-50份、豆秸秆8-15份,玉米粉2-4份、黄豆粉1-3份、食盐0.15份、磷酸二氢钾0.2份,石膏粉0.8份,白灰粉0.8份,水30-6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原种及栽培种的组分包括,树叶粉30份、粉碎的玉米芯40份、豆秸秆10份,玉米粉2.5份、黄豆粉1.5份、食盐0.15份、磷酸二氢钾0.2份,石膏粉0.8份,白灰粉0.8份,水57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黑木耳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原种及栽培种的配制方法包括,玉米芯内倒入水50份,并加入0.2份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备用;
玉米芯内放入树叶粉30份、豆秸秆粉10份、玉米粉2.5份、黄豆粉1.5份,均匀搅拌;
将食盐0.15份、石膏粉0.8份、白灰粉0.8份倒入上述搅拌后的物料中,再倒入15份水并均匀搅拌,堆积半小时后即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林富
申请(专利权)人:聂林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