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75807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母种:将中国美味蘑菇栽培菌株转接至新鲜的PDA试管斜面中,置于22‑24℃下避光培养,待菌丝长满试管,得到母种;(2)制备栽培种: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母种接入栽培种瓶中24℃下避光培养28‑32d,得到栽培种;(3)制备菌瓶:将步骤(2)得到的栽培种接入菌瓶,置于22‑24℃下避光培养,菌丝生长38‑42d;(4)对出菇进行栽培管理:待步骤(3)的菌瓶内完成菌丝培养,依次对出菇进行搔菌处理、诱导出菇和发育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培养基质,培育周期短,循环利用率高,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绿色环保等优点。

A method of bottle planting Chinese delicious mushroo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bottle culture of Chinese delicious mushroom,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ing the parent species: transferring the cultivated strain of Chinese delicious mushroom to the fresh PDA tube slope, cultivating in the dark at 22 \u2011 24 \u2103, and obtaining the parent species when the mycelium grows up in the tube; (2) preparing the cultivated species: connecting the parent species prepared in step (1) into the cultivated seed bottle for cultivating in the dark at 24 \u2103 for 28 \u2011 32D, To obtain the cultivated species; (3) to prepare the flask: to put the cultivated species obtained in step (2) into the flask, and to cultivate them in the dark at 22 \u2011 24 \u2103 for 38 \u2011 42d; (4) to cultivate and manage the mushroom: to complete the Mycelium Culture in the flask of step (3), to tickle, induce and develop the mushroom successive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ottle culture method of Chinese delicious mushroom, which takes the mushroom residue of Pleurotus eryngii as the main culture mediu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cultivation cycle, high recycling rate,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sinodeliciosus),如图1所示,是我国特有的、非常美味及稀有的一种大型食用真菌,由王卓仁等于2015年经鉴定后将其命名。野生的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香气浓郁、味道鲜美,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国美味蘑菇是一种具有市场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目前,已有利用以麦草、稻草为主要基质的袋栽模式进而成功栽培出中国美味蘑菇的报道。但是,采用袋栽模式栽培中国美味蘑菇具有下述若干缺点:一是菌包四周均可能出现原基,造成出菇位点不定;二是原基出现之后,需要人工剪开菌袋,否则原基无法分化形成子实体,劳动力成本高;三是菌袋不可重复使用,废弃菌袋不易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采用袋栽模式栽培所需的麦草、稻草等材料同样是双孢蘑菇栽培所需的材料,而目前中国美味蘑菇在产业成熟度和市场占有度上不如双孢蘑菇,生产资源的争夺上缺乏竞争力。面对这种局面,需要开发新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材料,来满足中国美味蘑菇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的需求。瓶栽模式广泛应用于金针菇、杏鲍菇和斑玉蕈等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具有栽培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以及生产效率高的优势,但目前将瓶栽模式应用于中国美味蘑菇的技术方案还未见报道。另外,杏鲍菇菌渣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在成分含量上能满足中国美味蘑菇的栽培需要。因此,如何利用瓶栽模式及杏鲍菇菌渣栽培中国美味蘑菇进而开发出新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材料,进而促进中国美味蘑菇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并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相关研究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母种:将中国美味蘑菇栽培菌株转接至新鲜的PDA试管斜面中,置于22-24℃下避光培养,待菌丝长满试管,得到母种;(2)制备栽培种: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母种接入栽培种瓶中24℃下避光培养28-32d,得到栽培种,所述栽培种瓶为650mL玻璃瓶;(3)制备菌瓶:将步骤(2)得到的栽培种接入菌瓶,菌瓶为1100mL耐高温塑料瓶,置于22-24℃下避光培养,菌丝生长38-42d;(4)对出菇进行栽培管理:待步骤(3)的菌瓶内完成菌丝培养,依次对出菇进行搔菌处理、诱导出菇和发育管理;所述搔菌处理的方法为:将瓶盖打开,刮去瓶口的表面接种料并平整料面;所述诱导出菇的方法为:将搔菌处理后的菌瓶移入出菇房,控制出菇房内的温度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二氧化碳浓度为500-1000ppm,光照强度为100-500Lx,直至出现原基;所述发育管理的方法为:待大多数菌瓶中原基出现后,调整温度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为95-99%,光照强度为500-1000Lx,继续培养,10-15d后进行第一潮采收;传统采用袋装模式栽培中国美味蘑菇时,与瓶栽模式相比,由于袋栽菌包的透气性和透光性高于菌瓶,因此其在诱导出菇时易于菌包侧面形成原基,出菇位点不定;而对于菌瓶栽培而言,由于其侧面氧气和光照不足,不易形成原基,而在瓶口上部则有充足的氧气和光照,有利于形成原基,出菇位点确定。所述PDA试管、所述栽培种瓶与所述菌瓶使用前均需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如上所述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PDA试管中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至1000mL,pH值自然,PDA试管的规格为200mm×20mm。如上所述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栽培种瓶中培养料的配方为:麦粒99%,石膏粉1%,湿度62%,pH值自然。如上所述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步骤(3)中,所述菌瓶中培养料的配方为:杏鲍菇菌渣59%,稻草20%,麸皮20%,石膏粉1%,湿度62%,pH值自然;杏鲍菇菌渣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在成分含量的上能满足中国美味蘑菇的栽培需要,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培养基质,不会挤占其它食用菌栽培的生产资源且有利于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如上所述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所述杏鲍菇菌渣使用前应进行筛选。筛选应剔除杂质,并将成块的菌渣打碎,目的是为了使菌丝生长分布均匀、生长速度一致。如上所述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第一潮菇采收后,继续培养进行第二潮菇的出菇栽培管理,所述第二潮菇的出菇栽培管理方法与第一潮菇相同。如上所述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第一潮菇采收后,将温度上调至20℃-23℃、湿度下调至90%、光强调整为100-500Lx,后再进行第二潮菇的出菇栽培管理。如上所述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所述第一潮菇的培育周期为58-68d。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中国美味蘑菇,颜色为乳白色,菇型圆整,未开伞,菌盖表面局部覆有细鳞片,菌柄靠近菌盖部位有一圈菌幕。如上所述的中国美味蘑菇,平均直径为65mm,高为55mm,平均单菇重45g。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与传统采用袋栽模式相比,能够调控出菇位点,使子实体生长于瓶口上方。(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与传统采用袋栽模式相比,本方法采用菌瓶取代菌袋,菌瓶坚固耐用,可以重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克服了袋装模式中菌袋不可重复使用、废弃菌袋不易降解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采用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培养基质,杏鲍菇菌渣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在成分含量的上能满足中国美味蘑菇的栽培需要,不会挤占其它食用菌栽培的生产资源且有利于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从接种到第一潮菇采收的培育周期为58-68d,与传统袋装模式栽培中国美味蘑菇相比,避免了堆制二次发酵料环节,因而培育周期短,提高了循环利用率,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绿色环保等优点,有望促进中国美味蘑菇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5)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栽培得到的中国美味蘑菇,性状优良,平均直径能够达到65mm,高为55mm,平均单菇能够达到50g,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野生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栽培得到的中国美味蘑菇的第一潮菇的子实体;图3为采用袋栽的方法栽培得到的中国美味蘑菇的第一潮菇的子实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制备母种:将中国美味蘑菇栽培菌株转接至新鲜的PDA试管斜面中,置于22-24℃下避光培养,待菌丝长满试管,得到母种;/n(2)制备栽培种: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母种接入栽培种瓶中24℃下避光培养28-32d,得到栽培种;/n(3)制备菌瓶:将步骤(2)得到的栽培种接入菌瓶,置于22-24℃下避光培养,菌丝生长38-42d;/n(4)对出菇进行栽培管理:待步骤(3)的菌瓶内完成菌丝培养,依次对出菇进行搔菌处理、诱导出菇和发育管理;/n所述搔菌处理的方法为:将瓶盖打开,刮去瓶口的表面接种料并平整料面;/n所述诱导出菇的方法为:将搔菌处理后的菌瓶移入出菇房,控制出菇房内的温度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二氧化碳浓度为500-1000ppm,光照强度为100-500Lx,直至出现原基;/n所述发育管理的方法为:调整温度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为95-99%,光照强度为500-1000Lx,继续培养,10-15d后进行第一潮采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母种:将中国美味蘑菇栽培菌株转接至新鲜的PDA试管斜面中,置于22-24℃下避光培养,待菌丝长满试管,得到母种;
(2)制备栽培种: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母种接入栽培种瓶中24℃下避光培养28-32d,得到栽培种;
(3)制备菌瓶:将步骤(2)得到的栽培种接入菌瓶,置于22-24℃下避光培养,菌丝生长38-42d;
(4)对出菇进行栽培管理:待步骤(3)的菌瓶内完成菌丝培养,依次对出菇进行搔菌处理、诱导出菇和发育管理;
所述搔菌处理的方法为:将瓶盖打开,刮去瓶口的表面接种料并平整料面;
所述诱导出菇的方法为:将搔菌处理后的菌瓶移入出菇房,控制出菇房内的温度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二氧化碳浓度为500-1000ppm,光照强度为100-500Lx,直至出现原基;
所述发育管理的方法为:调整温度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为95-99%,光照强度为500-1000Lx,继续培养,10-15d后进行第一潮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PDA试管中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至1000mL,pH值自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珍尚晓冬张美彦章炉军王瑞娟宋春艳谭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