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莲荣专利>正文

一种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82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它有油管挂短接、套管多通体,在该套管多通体的一个进出口连接管上安装有内置阀总成,所述油管挂短接的外圆有轴肩,该轴肩支承于一承载环,该承载环下部支承在套管多通体的内孔台阶上;在该承载环的上方,于油管挂短接外圆与套管多通体内孔之间装有矩形密封圈;该矩形密封圈上装有压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载荷悬挂和系统密封相分离,油管柱的载荷通过油管挂短接、承载环传递到套管多通体内中心孔上部的台肩上,矩形橡胶垫装到承载环上部的空间内构成封闭式密封圈,当出现密封失效故障不用动管柱,只须揭开上部压紧件更换密封圈即可,操作容易,简化维修,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井口主体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油田原油水井井口安装的下井油管管柱,是通过油管悬挂器悬挂在套管四通(或套管三通)中心上部的锥形孔座之中的。油管悬挂器外形为锥体,其上有三道密封用的紫铜圈和耐油橡胶圈,该密封圈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有损坏,造成密封失效。这一故障的处理方式是把油管悬挂器及整个管拄全部提起一段距离,更换新的油管悬挂器或把原油管悬挂器上的密封圈换掉。无论怎样处理都必须上提管柱,从而大大地增加了维修施工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其载荷悬挂和系统密封相分离,油管柱的载荷通过油管挂短接、承载环传递到套四通(或套三通)内中心孔上部的台肩上,矩形橡胶垫装到承载环上部的空间内构成封闭式密封圈,当出现密封失效故障不用动管柱,只须揭开上部压紧件更换密封圈即可,操作容易,简化维修,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它有油管挂短接、套管多通体,在该套管多通体的一个进出口连接管上安装有内置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挂短接的外圆有轴肩,该轴肩支承于一承载环,该承载环下部支承在套管多通体的内孔台阶上;在该承载环的上方,于油管挂短接外圆与套管多通体内孔之间装有矩形密封圈;该矩形密封圈上装有压紧件。所述矩形密封圈上部的压紧件为环形压盖,该压盖内孔套装于油管挂短接的外圆,该压盖外圆的一部分进入套管多通体顶端的内孔压紧密封圈,在该压盖上部有螺接于套管多通体顶部的压帽,该压帽的内孔穿过油管挂短接的外圆。所述矩形密封圈上部的压紧件为圆形的法兰盘压盖,由法兰盘和连体下突的台面组成,该法兰盘压盖内孔套装于油管挂短接的外圆,该法兰盘下突台面的一部分进入套管多通体顶端的内孔压紧密封圈,该法兰盘压盖的法兰盘与套管多通体上端的连接法兰盘相应,以螺栓螺母连接锁紧。所述套管多通体为套管三通体或套管四通体。所述套管多通体为套管三通体,在其油管挂短接的上端装有盘根盒,该盘根盒的侧壁有横向油出口连接管连接出油阀门。所述套管多通体为套管四通体,在其中一个进出口内装有丝堵阀。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本产品的免提井口主体结构,采用载荷悬挂和系统密封相分离的设计思路。先把油管柱的载荷通过油管挂短接、承载环传递到套四通(或套三通)内中心孔上部的台肩上,然后把矩形橡胶垫装到承载环上部的空间里,再加上上法兰片或压盖压帽,紧固之后构成封闭式密封圈。当出现密封失效故障不用动管柱,只须揭开上部压紧件更换密封圈即可,操作容易,简化维修,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同图1,为另一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编号1.油管挂短接2.套管多通体3.进出口连接管4.内置阀总成5.轴肩 6.承载环7.内孔台阶 8.矩形密封圈9.压盖(压紧件)10.压帽11.法兰盘压盖(压紧件)12.法兰盘13.下突台面14.连接法兰盘15.螺栓16.螺母17.盘根盒18.横向油出口连接管 19.出油阀门20.丝堵阀21.套管三通体22.套管四通体. 请参照图1、图2,本技术是一种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它有油管挂短接1、套管多通体2,在该套管多通体2的一个进出口连接管3上安装有内置阀总成4,该内置阀为已有技术;所述油管挂短接1的外圆有轴肩5,该轴肩支承于一承载环6,该承载环6下端支承在套管多通体2的内孔台阶7上;在该承载环6的上方,于油管挂短接1外圆与套管多通体2内孔之间装有矩形密封圈8;该矩形密封圈8上装有压盖9。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密封圈8上部的压盖9为环形盖,该压盖9内孔套装于油管挂短接1的外圆,该压盖9外圆的一部分进入套管多通体2顶端的内孔压紧密封圈8,在该压盖9上部有螺接于套管多通体2顶部的压帽10,该压帽10的内孔穿过油管挂短接1的外圆。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密封圈8上部的压盖为圆形的法兰盘压盖11,它由法兰盘12和连体下突的台面13组成,该法兰盘压盖11内孔套装于油管挂短接1的外圆,该法兰盘下突台面13的一部分进入套管多通体2顶端的内孔压紧密封圈8,该法兰盘压盖的法兰盘12与套管多通体2上端的连接法兰盘14相应,以螺栓15、螺母16连接锁紧。所述套管多通体2为套管三通体21或套管四通体22(油田习称套三通、套四通)。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多通体为套管三通体21,在其油管挂短接1的上端装有盘根盒1 7,该盘根盒17的侧壁横向油出口连接管18连接出油阀门19。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多通体为套管四通体22,在其中一个进出口内装有丝堵阀20。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在于油管柱的载荷由承载环传递给套管多通体(套三通或套四通),密封用的矩形橡胶圈装在由套管多通体内孔壁、承载环上端面、油管挂短接外径和压盖或上法兰下突台面构成的腔室内见图1、图2,套三通或套四通上部的连接压紧机构可以采用法兰(见图2)或丝扣盖压帽(见图1)等形式。权利要求1.一种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它有油管挂短接、套管多通体,在该套管多通体的一个进出口连接管上安装有内置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挂短接的外圆有轴肩,该轴肩支承于一承载环,该承载环下部支承在套管多通体的内孔台阶上;在该承载环的上方,于油管挂短接外圆与套管多通体内孔之间装有矩形密封圈;该矩形密封圈上装有压紧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密封圈上部的压紧件为环形压盖,该压盖内孔套装于油管挂短接的外圆,该压盖外圆的一部分进入套管多通体顶端的内孔压紧密封圈,在该压盖上部有螺接于套管多通体顶部的压帽,该压帽的内孔穿过油管挂短接的外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密封圈上部的压紧件为圆形的法兰盘压盖,由法兰盘和连体下突的台面组成,该法兰盘压盖内孔套装于油管挂短接的外圆,该法兰盘下突台面的一部分进入套管多通体顶端的内孔压紧密封圈,该法兰盘压盖的法兰盘与套管多通体上端的连接法兰盘相应,以螺栓螺母连接锁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多通体为套管三通体或套管四通体。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多通体为套管三通体,在其油管挂短接的上端装有盘根盒,该盘根盒的侧壁有横向油出口连接管连接出油阀门。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多通体为套管四通体,在其中一个进出口内装有丝堵阀。专利摘要一种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它有油管挂短接、套管多通体,在该套管多通体的一个进出口连接管上安装有内置阀总成,所述油管挂短接的外圆有轴肩,该轴肩支承于一承载环,该承载环下部支承在套管多通体的内孔台阶上;在该承载环的上方,于油管挂短接外圆与套管多通体内孔之间装有矩形密封圈;该矩形密封圈上装有压紧件。本技术的载荷悬挂和系统密封相分离,油管柱的载荷通过油管挂短接、承载环传递到套管多通体内中心孔上部的台肩上,矩形橡胶垫装到承载环上部的空间内构成封闭式密封圈,当出现密封失效故障不用动管柱,只须揭开上部压紧件更换密封圈即可,操作容易,简化维修,降低成本。文档编号F16J15/06GK2727384SQ200420093510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郭明日, 孙建民, 于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提井口主体结构,它有油管挂短接、套管多通体,在该套管多通体的一个进出口连接管上安装有内置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挂短接的外圆有轴肩,该轴肩支承于一承载环,该承载环下部支承在套管多通体的内孔台阶上;在该承载环的上方,于油管挂短接外圆与套管多通体内孔之间装有矩形密封圈;该矩形密封圈上装有压紧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日孙建民于修海
申请(专利权)人:郑莲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