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71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04
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阀内冷回路、热量回收回路和制冷回路;阀内冷回路,用于将从换流阀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热量回收回路;热量回收回路,用于将从阀内冷回路接收的热量进行热能品味提升后,与制冷回路进行热能交换,将高品位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制冷回路;制冷回路,将高品位的热量进行回收,提供冷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冷装置对换流阀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将换流阀的热量通过热量回收回路提高其热能品位,然后利用其驱动制冷回路工作,对换流阀厅进行制冷,将换流阀产生的热量进行热量品位提升后,加以利用使之能提供空调制冷,使之具有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等优点。

A refrigeration device for heat recovery of DC converter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换流阀元器件在运行过程中承受较大的电流和电压,会产生很高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将热量散失出去,以保障换流站的安全可靠。如果热量没有很好的散失,换流阀元器件结温会偏高影响器件效率甚至会损坏器件,造成换流站停运。此外换流阀站在夏季,由于外界环境温度高以及换流阀的对外散热,导致生产生活场所温度较高,需要配置空调系统,进行制冷。一般情况下,换流阀,具有容量大,品位低的特点。当前工程采用的冷却系统将换流阀产生的热量直接向外部环境进行排放,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换流站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要单独配置冷却器,间接消耗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并造成了环境污染。此外,由于换流阀热量品位低,造成回收利用难度大。目前提出的热量回收设计方案,未提升换流阀热量品位,仅被用来供热,存在利用效率低、利用方式单一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阀内冷回路、热量回收回路和制冷回路;所述阀内冷回路,用于将从换流阀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热量回收回路;所述热量回收回路,用于将从所述阀内冷回路接收的热量进行热能品味提升后,与所述制冷回路进行热能交换,将高品位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将所述高品位的热量进行回收,提供冷量。优选的,所述阀内冷回路,包括:水泵;所述热量回收回路,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换流阀连通;所述水泵用于驱动液体依次流经所述换流阀、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水泵,最后流入所述换流阀,形成液体循环。优选的,所述热量回收回路,还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压缩机;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膨胀阀后,再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形成热量回收回路;所述压缩机,用于将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所述第一冷凝器,用于将所述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液化成高压低温的液体,并释放热量;所述第一膨胀阀,用于将所述高压低温的液体节流降压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后,并将所述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流入所述第一蒸发器中;所述第一蒸发器,用于将所述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与吸收所述液体的热能发生汽化反应,汽化为低温低压的气体,进入所述压缩机中。优选的,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发生器和变频泵;所述发生器内有稀溶液;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所述变频泵与所述发生器形成内循环的制冷回路;所述变频泵,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传送给所述发生器;所述发生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对所述发生器内的稀溶液进行加热,将所述稀溶液汽化为制冷剂水蒸气。优选的,所述制冷回路,还包括:吸收器、第二冷凝器、第三膨胀阀和第二蒸发器;所述发生器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三膨胀阀、所述阀厅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吸收器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制冷剂水蒸气凝结为饱和液体;所述第二蒸发器,用于将所述饱和液体流经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冷侧再次汽化为制冷剂水蒸气,进入所述吸收器中。优选的,所述制冷回路,还包括: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膨胀阀;所述发生器依次与所述溶液热交换器、所述第二膨胀阀、所述吸收器、所述溶液泵和所述溶液热交换器串联;所述溶液热交换器,用于将所述发生器内的汽化后的溶液变为浓溶液,通过所述溶液热交换器预冷释放热量,实现预冷;所述吸收器,用于将所述吸收器内的浓溶液与所述制冷剂水蒸气混合形成稀溶液,向空气或冷却水释放热量。优选的,所述制冷回路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发生器通过所述四通阀的两个正向制冷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制冷装置设置于换流阀厅外,为所述换流阀厅提供制冷;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与所述第二蒸发器配合设置,用于驱动空气进入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热侧,经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冷侧降温后,进入换流阀厅。优选的,流经所述换流阀出水口的液体的温度在45度-60度之间。优选的,所述换流阀产生的热量为3000kW-8000kW。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阀内冷回路、热量回收回路和制冷回路;所述阀内冷回路,用于将从换流阀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热量回收回路;所述热量回收回路,用于将从所述阀内冷回路接收的热量进行热能品味提升后,与所述制冷回路进行热能交换,将所述高品位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将高品位的热量进行回收,提供冷量。本技术提供的制冷装置对换流阀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将换流阀的热量通过热量回收回路提高其热能品位,然后利用其驱动制冷回路工作,对换流阀厅进行制冷,将换流阀产生的热量进行热量品位提升后,加以利用使之能提供空调制冷,使之具有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等优点。(2)本技术提供的制冷装置,解决了换流阀热量的利用问题,避免了其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原有的外冷设备投入。(3)本技术提供的制冷装置,解决了换流阀厅制冷的问题,避免了原有的空调系统设备的投入,节约了成本。(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的热量回收回路和制冷回路均为标准件,不需要特殊定制,有利于在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制冷装置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阀内冷回路、热量回收回路和制冷回路;所述阀内冷回路,用于将从换流阀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热量回收回路;所述热量回收回路,用于将从所述阀内冷回路接收的热量进行热能品味提升后,与所述制冷回路进行热能交换,将高品位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将所述高品位的热量进行回收,提供冷量。所述阀内冷回路,包括:水泵;所述热量回收回路,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换流阀连通;所述水泵用于驱动液体依次流经所述换流阀、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水泵,最后流入所述换流阀,形成液体循环。所述热量回收回路,还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压缩机;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膨胀阀后,再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形成热量回收回路;所述压缩机,用于将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阀内冷回路、热量回收回路和制冷回路;/n所述阀内冷回路,用于将从换流阀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热量回收回路;/n所述热量回收回路,用于将从所述阀内冷回路接收的热量进行热能品味提升后,与所述制冷回路进行热能交换,将高品位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制冷回路;/n所述制冷回路,将所述高品位的热量进行回收,提供冷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阀内冷回路、热量回收回路和制冷回路;
所述阀内冷回路,用于将从换流阀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热量回收回路;
所述热量回收回路,用于将从所述阀内冷回路接收的热量进行热能品味提升后,与所述制冷回路进行热能交换,将高品位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制冷回路;
所述制冷回路,将所述高品位的热量进行回收,提供冷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内冷回路,包括:水泵;所述热量回收回路,包括:第一蒸发器;
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换流阀连通;
所述水泵用于驱动液体依次流经所述换流阀、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水泵,最后流入所述换流阀,形成液体循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回路,还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压缩机;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膨胀阀后,再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形成热量回收回路;
所述压缩机,用于将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所述第一冷凝器,用于将所述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液化成高压低温的液体,并释放热量;
所述第一膨胀阀,用于将所述高压低温的液体节流降压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后,并将所述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流入所述第一蒸发器中;
所述第一蒸发器,用于将所述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与吸收所述液体的热能发生汽化反应,汽化为低温低压的气体,进入所述压缩机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发生器和变频泵;所述发生器内有稀溶液;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所述变频泵与所述发生器形成内循环的制冷回路;
所述变频泵,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传送给所述发生器;
所述发生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对所述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辉贺之渊高冲查鲲鹏侯俊义王航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