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47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门板,包括骨架和铺设在骨架上的芯板和边框、以及设置在芯板和边框之间的扣线,边框沿骨架外周缘分布,芯板相对于边框分布在骨架的中部,芯板与扣线相配合的周侧壁为平面结构,扣线靠近芯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结构。如此设置,将芯板上的斜面结构改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加工时工艺简单、过程易把控、加工后无毛刺,可能保证加工后的平整度和光洁度,便于后期打磨和涂漆,保证了成品质量;扣线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扣线的材质为实木,保证了复合门板的质量,且扣线体积小控制了成本投入,从而解决了芯板加工时斜面结构不易加工且加工出的斜面结构多毛刺,不易打磨和涂漆,影响成品质量和成本投入的问题。

A composite door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门板
本技术涉及门板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门板。
技术介绍
现有复合木门、柜门、护墙板等产品由骨架、铺设在骨架上的芯板和边框,以及设置在芯板和边框之间的造型扣线构成,加工时,分别加工出芯板、边框和造型扣线,然后再组装合成。现有的芯板采用多层板,扣线采用实木材料,芯板和扣线相配合的周向侧壁为斜面结构,因多层板经纬交织的原因,斜面结构加工时工艺复杂,加工过程不易把控,加工出的斜面结构多有毛刺且毛刺不易被打磨干净,难以保证加工出的斜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增加了后期涂漆的难度,影响成品的质量,且芯板体积大,若采用实木材料,虽然加工出的斜面结构质量较好,但是成本投入太高。所以,如何解决芯板加工时斜面结构不易加工且加工出的斜面结构多毛刺,不易打磨和涂漆,影响成品质量和成本投入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门板,以解决芯板加工时斜面结构不易加工且加工出的斜面结构多毛刺,不易打磨和涂漆,影响成品质量和成本投入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门板,包括骨架和铺设在所述骨架上的芯板和边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芯板和所述边框之间的扣线,所述边框沿所述骨架的外周缘分布,所述芯板相对于所述边框分布在所述骨架的中部,所述芯板与所述扣线相配合的周侧壁为平面结构,所述扣线靠近所述芯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结构。优选地,所述边框和所述芯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边框和所述芯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扣线的凹槽结构。优选地,所述平面结构远离所述骨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扣线的凸起。优选地,所述扣线靠近所述边框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边框相配合的凹陷部。优选地,所述骨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铺设有所述芯板和所述边框。优选地,所述骨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骨架条。优选地,所述扣线的宽度为55毫米-60毫米。优选地,所述凸起的宽度为2毫米-5毫米。优选地,所述芯板和所述边框的材质为多层板。优选地,所述骨架和所述扣线的材质为实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复合门板包括骨架和铺设在骨架上的芯板和边框、以及设置在芯板和边框之间的扣线,边框沿骨架外周缘分布,芯板相对于边框分布在骨架的中部,芯板与所述扣线相配合的周侧壁为平面结构,所述扣线靠近所述芯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结构。如此设置,将芯板上的斜面结构改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加工时工艺简单,加工过程容易把控,加工后无毛刺,可以保证加工出的平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便于后期打磨和涂漆,保证了成品质量;扣线体积小,在扣线上加工斜面结构时加工过程相对方便和简单,节约成本,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在芯板上加工斜面结构时、加工出的斜面结构大面积有毛刺的现象,从而解决了芯板加工时斜面结构不易加工且加工出的斜面结构多毛刺,不易打磨和涂漆,影响成品质量和成本投入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复合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芯板和边框的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扣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中:骨架-1、芯板-2、边框-3、扣线-4、凹槽结构-5、凸起-6、骨架条-7。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门板,解决了芯板加工时斜面结构不易加工且加工出的斜面结构多毛刺,不易打磨和涂漆,影响成品质量和成本投入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门板,如图3所示,包括骨架1和铺设在骨架1上的芯板2和边框3、以及设置在芯板2和边框3之间的扣线4。可选地,芯板2和边框3可以设计为一体化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分体结构,即先分别加工出芯板2和边框3,然后再组装合成。边框3沿骨架1的外周缘分布,芯板2相对于边框3分布在骨架1的中部,芯板2与扣线4相配合的周侧壁为平面结构,扣线4靠近芯板2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结构。这样一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芯板2和扣线4相配合的周侧壁为斜面结构带来的斜面结构上多毛刺影响成品质量的弊端,平面结构加工时工艺简单,加工过程容易把控,加工出的平面结构无毛刺,能够保证加工出的斜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便于后期的打磨和涂漆,保证成品的质量。扣线4体积小,在扣线4上加工斜面结构时加工过程相对方便和简单,节约成本,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在芯板2上加工斜面结构时加工出的斜面结构大面积有毛刺的现象。从而解决了芯板2加工时斜面结构不易加工且加工出的斜面结构多毛刺,不易打磨和涂漆,影响成品质量和成本投入的问题。为了缩短加工时间,节省人工投入,提高加工效率,本实施例中边框3和芯板2为一体化结构,边框3和芯板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与扣线4相配合的凹槽结构5,用于安装扣线4。芯板2和边框3由一整块板加工而成,加工时将整块板压合到骨架1上,然后在板上铣出凹槽结构5,板上从凹槽结构5的位置向外周缘延伸的部分形成边框3,板上从凹槽结构5的位置向内延伸的部分形成芯板2,之后将扣线4在凹槽结构5中热压成型。如此设置,芯板2和边框3为同一块板加工而成,只需要在待加工的板上铣出凹槽结构5便可以形成芯板2和边框3,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先分别加工出芯板2和边框3,然后再将二者组装合成到骨架1上的加工形式,从而达到了缩短加工时间,节省人工投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为了使扣线4固定更加牢固,如图4所示,平面结构远离骨架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扣线4的凸起6,扣线4靠近芯板2的一端与凸起6相卡接。安装扣线4时,将扣线4从靠近边框3的一侧推向凸起6,使扣线4与凸起6卡接在一起。这样一来,扣线4与芯板2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二者不易脱离,使得复合门板的整体结构更稳定。为了便于和边框3相连接,扣线4靠近边框3的一侧设置有与边框3相配合的凹陷部。如图6所示,扣线4上的凹陷部呈阶梯状,使得扣线4和边框3相贴合;或者凹陷部也可以为与边框3相配合的曲面状结构或其他形状的结构。这样一来,扣线4和边框3连接的更加紧密,使得门板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可以根据边框3与扣线4相配合的位置的形状适当改变扣线4的凹陷部的形状,使复合门板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可以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一些实施例中,骨架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铺设有芯板2和边框3,可用作木门和柜门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这种复合门板的结构还可以用作护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门板,包括骨架(1)和铺设在所述骨架(1)上的芯板(2)和边框(3)、以及设置在所述芯板(2)和所述边框(3)之间的扣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3)沿所述骨架(1)的外周缘分布,所述芯板(2)相对于所述边框(3)分布在所述骨架(1)的中部,所述芯板(2)与所述扣线(4)相配合的周侧壁为平面结构,所述扣线(4)靠近所述芯板(2)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门板,包括骨架(1)和铺设在所述骨架(1)上的芯板(2)和边框(3)、以及设置在所述芯板(2)和所述边框(3)之间的扣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3)沿所述骨架(1)的外周缘分布,所述芯板(2)相对于所述边框(3)分布在所述骨架(1)的中部,所述芯板(2)与所述扣线(4)相配合的周侧壁为平面结构,所述扣线(4)靠近所述芯板(2)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3)和所述芯板(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边框(3)和所述芯板(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扣线(4)的凹槽结构(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结构远离所述骨架(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扣线(4)的凸起(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门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久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顺心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