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广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531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及组装方法,包括由上抹头、左大边、下抹头和右大边首尾依次相互卯榫连接而成的门框,门框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穿带而使得在门框内形成至少有两个门洞,门洞内设置有面心板组件,面心板组件的四边分别通过压板件与门框卯榫连接,安装更牢固,能够提供面心板组件的边缘与门框边缘的抗变形能力;面心板组件由内面心板和外面心板通过多个第一榫接件卯榫连接而成,第一榫接件由两个对称而置的燕尾榫一体成型,能够更好地连接内面心板和外面心板,能够提高面心板组件中部的抗变形能力。

A new type of anti deformation furniture struc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anti deformation furniture struc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door frame formed by mortise and tenon connection of the top trowel, the left large side, the bottom trowel and the right large side. At least one belt is arranged in the door frame, so that at least two door holes are formed in the door frame. The door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ace center plate assembly, and the four sides of the face center plate assembly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door through a pressing plate The frame mortise and tenon connection is more firmly installed, which can provide the deformation resistance of the edge of the face center plate assembly and the edge of the door frame; the face center plate assembly is composed of the inner face center plate and the outer face center plate which are connected by a plurality of first mortise and tenon connectors, the first mortise and tenon connector is formed by two symmetrical dovetails, which can better connect the inner face center plate and the outer face center plate, and can improv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ace center plate assembly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及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家具
,特别是一种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木门包括由上抹头、左大边、下抹头和右大边首尾依次相互卯榫连接而成的门框以及安装在门框内的门板,由于门框和门板均为单板结构,抗变形能力差,在受潮后容易变形,特别是在南方,长期处在湿热天气,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抗变形家具结构及组装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包括由上抹头、左大边、下抹头和右大边首尾依次相互卯榫连接而成的门框,所述门框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穿带而使得在所述门框内形成至少有两个门洞,所述门洞内设置有面心板组件,所述面心板组件的四边分别通过压板件与门框卯榫连接,所述面心板组件由内面心板和外面心板卯榫连接而成。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内面心板与外面心板贴合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横向分布的第一插槽,所述外面心板与内面心板贴合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槽对称而置并与其相连通的第二插槽,所述内面心板与外面心板之间通过第一榫接件卯榫连接,所述第一榫接件由两个对称而置的燕尾榫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榫接件横截面的中部宽度小于两侧的宽度;装配后所述第一榫接件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插槽内,另一侧位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左大边由内边板和外边板卯榫连接而成,所述内边板与外边板贴合的一面设置有若干纵向分布的第三插槽,所述外边板与内边板贴合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插槽对称而置并与其相连通的第四插槽,所述内边板与外边板之间通过第二榫接件卯榫连接,所述第二榫接件由两个对称而置的燕尾榫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榫接件横截面的中部宽度小于两侧的宽度;装配后所述第二榫接件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三插槽内,另一侧位于所述第四插槽内;所述右大边与左大边的结构相同或相似。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内面心板与压板件之间通过直角榫结构连接,所述外面心板与压板件之间通过直角榫结构连接;相邻所述压板件之间通过直角榫结构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内面心板背离所述外面心板一面的边缘外凸形成第一直榫部,所述外面心板背离所述内面心板一面的边缘外凸形成第二直榫部,在所述内面心板与外面心板之间的边缘处形成有第五插槽;所述压板件朝向所述面心板组件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直榫部卯榫连接的第六插槽、与所述第五插槽卯榫连接的第三直榫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直榫部卯榫连接的第七插槽。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压板件背离所述面心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燕尾榫部,所述上抹头、左大边、下抹头、右大边和穿带均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榫部卯榫连接的燕尾插槽。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上抹头与左大边、上抹头与右大边、下抹头与左大边、下抹头与右大边、穿带与左大边以及穿带与右大边之间通过直角榫结构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该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还包括由左门套板、上门套板和右门套板首尾依次相互卯榫连接而成的门套,以及若干与墙体或天花板固定连接的插槽座,所述插槽座上设置有第八插槽,所述左门套板、上门套板和右门套板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与第八插槽相适配的第九插槽,所述左门套板与墙体之间、上门套板与墙体或天花板之间、以及下门套与墙体之间通过第三榫接件卯榫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三榫接件由两个对称而置的燕尾榫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榫接件横截面的中部宽度小于两侧的宽度;装配后所述第三榫接件的一侧位于所述第八插槽内,另一侧位于所述第九插槽内。一种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内面心板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横向分布的第一插槽,在外面心板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横向分布的与所述第一插槽对称而置的第二插槽,将第一榫接件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进行卯榫连接,使得所述内面心板的内侧面与外面心板的内侧面贴合形成上面心板组件,以相同方法制作下面心板组件;步骤2、在内面心板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外凸的第一直榫部,在外面心板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外凸的第二直榫部,在内面心板与外面心板之间的边缘处形成有第五插槽,在压板件的内侧依次开设有与第一直榫部卯榫连接的第六插槽、与第五插槽卯榫连接的第三直榫部、以及与第二直榫部卯榫连接的第七插槽;在上面心板组件和下面心板组件的四边分别卯榫连接压板件,相邻压板件之间通过直角榫结构连接;步骤3、在压板件的外侧设置有外凸的燕尾榫部,在上抹头、左大边、下抹头、右大边和穿带均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榫部卯榫连接的燕尾插槽,先将上抹头与上面心板组件上端的压板件卯榫连接,再将穿带的一侧与上面心板组件下端的压板件卯榫连接,另一侧与下面心板组件上端的压板件卯榫连接,然后将下抹头与下面心板组件下端的压板件卯榫连接;最后安装左大边和右大边形成门扇;步骤4、在插槽座上开设有第八插槽,在左门套板、上门套板和右门套板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与第八插槽相适配的第九插槽;将插槽座安装在墙体和天花板上,先将上门套板通过第三榫接件与插槽座卯榫连接,再将左门套板或右门套板通过第三榫接件与插槽座卯榫连接,最后将右门套板或左门套板通过第三榫接件与插槽座卯榫连接形成门套;步骤5、通过合页将门扇与门套进行铰接;在门扇上安装把手和锁具。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面心板组件由内面心板和外面心板通过多个第一榫接件卯榫连接而成,第一榫接件由两个对称而置的燕尾榫一体成型,能够更好地连接内面心板和外面心板,能够提高面心板组件中部的抗变形能力;2、面心板组件的四边分别通过压板件与门框卯榫连接,安装更牢固,能够提供面心板组件的边缘与门框边缘的抗变形能力;3、左大边由内边板和外边板通过第二榫接件卯榫连接而成,第二榫接件由两个对称而置的燕尾榫一体成型,能够更好地连接内边板和外边板,能够提高左大边中部的抗变形能力;右大边与左大边的结构相同或相似,从而大大提供整个门框的抗变形能力。4、在墙体或天花板安装插槽座,左门套板、上门套板和右门套板分别通过第三榫接件与插槽座卯榫连接,安装牢固,能够提高门套的抗变形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横向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6是门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一种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包括由上抹头1、左大边2、下抹头3和右大边4首尾依次相互卯榫连接而成的门框,所述门框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穿带9而使得在所述门框内形成至少有两个门洞,所述门洞内设置有面心板组件5,在本实施例中,穿带9设置为一个,面心板组件5设置为上面心板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包括由上抹头(1)、左大边(2)、下抹头(3)和右大边(4)首尾依次相互卯榫连接而成的门框,所述门框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穿带(9)而使得在所述门框内形成至少有两个门洞,所述门洞内设置有面心板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心板组件(5)的四边分别通过压板件(6)与门框卯榫连接,所述面心板组件(5)由内面心板(51)和外面心板(52)卯榫连接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包括由上抹头(1)、左大边(2)、下抹头(3)和右大边(4)首尾依次相互卯榫连接而成的门框,所述门框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穿带(9)而使得在所述门框内形成至少有两个门洞,所述门洞内设置有面心板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心板组件(5)的四边分别通过压板件(6)与门框卯榫连接,所述面心板组件(5)由内面心板(51)和外面心板(52)卯榫连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心板(51)与外面心板(52)贴合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横向分布的第一插槽(53),所述外面心板(52)与内面心板(51)贴合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槽(53)对称而置并与其相连通的第二插槽(54),所述内面心板(51)与外面心板(52)之间通过第一榫接件(7)卯榫连接,所述第一榫接件(7)由两个对称而置的燕尾榫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榫接件(7)横截面的中部宽度小于两侧的宽度;装配后所述第一榫接件(7)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插槽(53)内,另一侧位于所述第二插槽(5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大边(2)由内边板(21)和外边板(22)卯榫连接而成,所述内边板(21)与外边板(22)贴合的一面设置有若干纵向分布的第三插槽,所述外边板(22)与内边板(21)贴合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插槽对称而置并与其相连通的第四插槽,所述内边板(21)与外边板(22)之间通过第二榫接件(8)卯榫连接,所述第二榫接件(8)由两个对称而置的燕尾榫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榫接件(8)横截面的中部宽度小于两侧的宽度;装配后所述第二榫接件(8)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三插槽内,另一侧位于所述第四插槽内;所述右大边(4)与左大边(2)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心板(51)与压板件(6)之间通过直角榫结构连接,所述外面心板(52)与压板件(6)之间通过直角榫结构连接;相邻所述压板件(6)之间通过直角榫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心板(51)背离所述外面心板(52)一面的边缘外凸形成第一直榫部(55),所述外面心板(52)背离所述内面心板(51)一面的边缘外凸形成第二直榫部(56),在所述内面心板(51)与外面心板(52)之间的边缘处形成有第五插槽(57);所述压板件(6)朝向所述面心板组件(5)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直榫部(55)卯榫连接的第六插槽(61)、与所述第五插槽(57)卯榫连接的第三直榫部(62)、以及与所述第二直榫部(56)卯榫连接的第七插槽(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件(6)背离所述面心板组件(5)的一侧设置有外凸的燕尾榫部(64),所述上抹头(1)、左大边(2)、下抹头(3)、右大边(4)和穿带(9)均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榫部(64)卯榫连接的燕尾插槽(6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抗变形家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抹头(1)与左大边(2)、上抹头(1)与右大边(4)、下抹头(3)与左大边(2)、下抹头(3)与右大边(4)、穿带(9)与左大边(2)以及穿带(9)与右大边(4)之间通过直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广铎
申请(专利权)人:萧广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