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5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该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包括钻孔、伸入所述钻孔内的注浆部件、填充于所述注浆部件和钻孔出口之间的第二胶层以及填充于所述钻孔、注浆部件和离缝内的胶体;其中,所述钻孔包括未与所述离缝导通的观察孔和与所述离缝导通的注浆孔;在道床板表面损坏处的钻孔上方设有填充所述损坏处的第一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修复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与道床板离缝病害,防止出现因离缝不及时整治而致使轨枕在列车冲击荷载、水等环境因素的反复作用下出现脱离、空吊等严重病害。

Repair structure of gap between track sleeper and Track Bed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砟轨道离缝修补的
,具体而言,涉及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
技术介绍
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在遂渝线综合试验段、武广客专、郑西客专等线路中。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有很多优点,但是在运营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病害。双块式轨枕与道床板离缝是较为典型的病害类型之一。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是工厂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块,而道床板混凝土则是现场浇注而成,因此新老混凝土交界面的粘结作用力是有机械咬合力和范德华力组成,新浇注的道床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将会产生体积的收缩,轨枕混凝土块对它的约束作用将导致在道床板中形成拉应力。因此,现浇道床板混凝土与双块式轨枕之间的粘结面成为这种轨道形式的薄弱环节之一。在长期高速移动列车冲击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与道床板结合面塑性变形累积增加,产生缝隙,即形成离缝。轻微的离缝宽度在0.3-0.5mm,严重的离缝宽度在1-3mm左右。离缝深度根据病害严重情况而定,轻微的可能只有1cm左右,严重的有10-20cm。多雨地区,地表降雨进入裂缝,在正负温度的交替循环变化以及长期渗透、浸泡、化学等作用下,致使混凝土材料交界面颗粒之间粘结强度降低,表面出现松散软化,长期列车荷载作用下,离缝处渗出白色浆液,流淌于道床板表面。在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中,轨枕作为连接轨道上部钢轨与下部基础结构的重要部件,它的支撑状态不仅对轨道动态平顺性起着巨大作用,直接影响着运行车辆振动的剧烈程度,而且还会对道床板的受力状态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轨枕离缝不及时整治,在列车冲击荷载、水等环境因素的反复作用下,轨枕将出现脱离、空吊等严重病害。目前没有成熟的施工工艺可以修复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与道床板离缝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以及修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严重影响轨道安全运营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该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包括钻孔、伸入所述钻孔内的注浆部件、填充于所述注浆部件和钻孔出口之间的第二胶层以及填充于所述钻孔、注浆部件和离缝内的胶体;其中,所述钻孔包括未与所述离缝导通的观察孔和与所述离缝导通的注浆孔;在道床板表面损坏处的钻孔上方设有填充所述损坏处的第一胶层。首先,第一胶层可以将离缝充分牢固地封闭住,为注胶修复提供密闭空间,防止胶体流出。其次,硬化后的胶体可以起到填充离缝和修复离缝的作用。再者,第二胶层可以防止胶体从注浆部件和钻孔出口之间的间隙流出,确保胶体的修补作用。可见,本技术的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修复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与道床板离缝病害,防止出现因离缝不及时整治而致使轨枕在列车冲击荷载、水等环境因素的反复作用下出现脱离、空吊等严重病害。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胶层表面的所述注浆部件端部表面的第三胶层。由此,对离缝内的胶体再增设一层防护,防止胶体从注浆部件端部以及注浆部件与第一胶层连接处的间隙处流出,延长修补结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钻孔设于所述轨枕与道床板的连接处;由此,将钻孔设于离缝最为密集的区域以提升修补效果。所述钻孔垂向分布;由此,便于胶体向下渗透至离缝内,提升修补效果。所述钻孔的深度为120-150mm,直径为8-14mm;由此,使胶体维持较好的流动速度,有助于使胶体充分填充离缝。进一步地,每根轨枕设有2-5个所述观察孔,相邻两个观察孔的间距≥15cm。观察孔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压力排水观测道床板上出水和/或气的位置,从而判断离缝产生的区域。若相邻两个观察孔之间的间距低于上述数值范围或观察孔的个数高于上述数值范围时,则会降低工作效率。若相邻两个观察孔之间的间距高于上述数值范围或观察孔的个数低于上述数值范围时,则可能导致相邻两个观察孔之间的部分离缝难以被发现。由此,当每根轨枕设有2-5个所述观察孔,相邻两个观察孔的间距≥15cm时,可以快速高效地找出离缝分布较多的区域。进一步地,每根轨枕设有2-5个所述注浆孔,相邻两个注浆孔的间距≥10cm。若相邻两个注浆孔之间的间距低于上述数值范围或注浆孔的个数高于上述数值范围时,则会降低工作效率。若相邻两个注浆孔之间的间距高于上述数值范围或注浆孔的个数低于上述数值范围时,则可能导致相邻两个注浆孔之间的部分离缝难以被胶体所充分填充。由此,当每根轨枕设有2-5个所述注浆孔,相邻两个注浆孔的间距≥10cm时,保证所有离缝都被胶体所填充。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孔包括高压注浆孔和/或低压注浆孔;所述注浆部件包括设于所述观察孔和低压注浆孔内的注浆管以及设于所述高压注浆孔内的注浆针头。高压注浆孔附近的微小裂缝仍被胶体填充,由此,进一步提升注浆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底部与钻孔底部之间的间距为5-8cm;所述注浆针头为止水针头;所述高压注浆孔为1-2个。若所述注浆部件底部与钻孔底部之间的距离低于上述数值范围,则可能导致胶体流出困难,靠近第二胶层的离缝不能被胶体充分填充。若所述注浆部件底部与钻孔底部之间的距离高于上述数值范围,则可能导致远离第二胶层处的离缝不能被胶体充分填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方法。该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道床板表面的已损坏的混凝土,形成封缝区;(2)钻观察孔,插注浆部件,采用第二密封材料封闭所述注浆部件和观察孔出口之间间隙,形成第二胶层;(3)采用观察孔进行压力排水,在轨枕四周出水处或出气处标记注浆孔位置;(4)在标记处钻注浆孔,插注浆部件,采用第二密封材料封闭所述注浆部件和注浆孔出口之间间隙,形成第二胶层;(5)在封缝区内填充第一密封材料,形成第一胶层;(6)采用注浆孔进行压力注浆,从而在所述注浆孔、对应的注浆部件和离缝内填充胶体;(7)在所述观察孔和对应的注浆部件内填充胶体;(8)去除注浆部件端部并在端部外填充第三密封材料,形成第三胶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方法,可以获得对离缝充分进行修补的修补结构,并且该工艺简单,全部工序在高铁天窗点时间内完成,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进一步地,步骤(3)中若观察孔处有水排出或有气排出,则在步骤(6)中将该观察孔作为注浆孔使用。由此,减少钻注浆孔,减少修补时间。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孔包括高压注浆孔和/或低压注浆孔;步骤(6)中的压力注浆包括对高压注浆孔进行高压注浆和对低压注浆孔进行低压注浆。由此,确保在不破坏道床板结构的前提下使胶体可以在压力作用下渗透到道床板内的微小裂缝中,提升修补的效果和修补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注浆的压力为6-8MPa;所述低压注浆的压力为0.1-0.3MPa。由此,可取得较好的注胶效果。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孔、伸入所述钻孔内的注浆部件、填充于所述注浆部件和钻孔出口之间的第二胶层(92)以及填充于所述钻孔、注浆部件和离缝内的胶体(8);其中,所述钻孔包括未与所述离缝导通的观察孔(4)和与所述离缝导通的注浆孔;在道床板(3)表面损坏处的钻孔上方设有填充所述损坏处的第一胶层(91)。/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孔、伸入所述钻孔内的注浆部件、填充于所述注浆部件和钻孔出口之间的第二胶层(92)以及填充于所述钻孔、注浆部件和离缝内的胶体(8);其中,所述钻孔包括未与所述离缝导通的观察孔(4)和与所述离缝导通的注浆孔;在道床板(3)表面损坏处的钻孔上方设有填充所述损坏处的第一胶层(9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胶层(91)表面的所述注浆部件端部表面的第三胶层(9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咋轨道轨枕与道床板间离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设于所述轨枕(1)与道床板(3)的连接处;所述钻孔垂向分布;所述钻孔的深度为120-150mm,直径为8-14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谦刘亭
申请(专利权)人:固远晨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