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与齿圈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02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与齿圈的连接结构,齿圈为圆环形,齿圈的前端面上有六个沿圆周均布的盲孔结构的齿圈连接盲孔,齿圈的后端面上有端面齿,轮毂靠近内轴承一侧的后端面上有六个沿圆周均布的盲孔结构的轮毂连接盲孔,六个圆柱销的一端压入齿圈上的齿圈连接盲孔,六个圆柱销的另一端压入与齿圈连接盲孔对应的轮毂上的轮毂连接盲孔中使齿圈的前端面与轮毂的内轴承一侧的端面贴合,油封的轴颈压入齿圈的中心通孔中,油封的唇口套装在转向节的轴颈上,转速传感器总成中的传感器头部的端面与齿圈的端面齿的齿顶贴合,用于采集转速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轮毂与齿圈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增加了齿圈的强度,避免齿圈脱落、损坏等问题发生。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hub and r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与齿圈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桥领域中的转向桥总成组件,具体涉及一种轮毂与齿圈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国内汽车车桥中,轮毂与齿圈之间采用孔轴过盈配合,即齿圈的中心通孔与轮毂的轴径连接。此种结构,由于齿圈结构单薄,强度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由于孔和轴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的可靠性低,容易出现齿圈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汽车车桥中由于轮毂与齿圈之间采用轴孔过盈配合导致齿圈容易脱落、由于齿圈结构单薄,导致齿圈损坏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轮毂与齿圈的连接结构,提升齿圈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轮毂与齿圈的连接结构,轮毂的内轴承的外环压入轮毂的轴承孔中,轮毂的内轴承的外环的后端面与轮毂的轴承孔的后端面贴合,其特征在于,齿圈为圆环形,齿圈的前端面上有六个沿圆周均布的盲孔结构的齿圈连接盲孔,齿圈的后端面上有端面齿,轮毂的后端面上有六个沿圆周均布的盲孔结构的轮毂连接盲孔,六个圆柱销的一端压入齿圈上的齿圈连接盲孔,六个圆柱销的另一端压入与齿圈连接盲孔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与齿圈的连接结构,轮毂(1)的内轴承的外环压入轮毂(1)的轴承孔中,轮毂(1)的内轴承的外环的后端面与轮毂(1)的轴承孔的后端面贴合,其特征在于,齿圈(3)为圆环形,齿圈(3)的前端面上有六个沿圆周均布的盲孔结构的齿圈连接盲孔(7),齿圈(3)的后端面上有端面齿,轮毂(1)的后端面上有六个沿圆周均布的盲孔结构的轮毂连接盲孔(8),六个圆柱销(2)的一端压入齿圈(3)上的齿圈连接盲孔(7),六个圆柱销(2)的另一端压入与齿圈连接盲孔(7)对应的轮毂(1)上的轮毂连接盲孔(8)中使齿圈(3)的前端面与轮毂(1)的后端面贴合,轮毂(1)与齿圈(3)一同装入转向节(5)中,轮毂(1)的内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与齿圈的连接结构,轮毂(1)的内轴承的外环压入轮毂(1)的轴承孔中,轮毂(1)的内轴承的外环的后端面与轮毂(1)的轴承孔的后端面贴合,其特征在于,齿圈(3)为圆环形,齿圈(3)的前端面上有六个沿圆周均布的盲孔结构的齿圈连接盲孔(7),齿圈(3)的后端面上有端面齿,轮毂(1)的后端面上有六个沿圆周均布的盲孔结构的轮毂连接盲孔(8),六个圆柱销(2)的一端压入齿圈(3)上的齿圈连接盲孔(7),六个圆柱销(2)的另一端压入与齿圈连接盲孔(7)对应的轮毂(1)上的轮毂连接盲孔(8)中使齿圈(3)的前端面与轮毂(1)的后端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叶兰成吴乃云姚临喆胡晓刘春伟孙国晖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