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丝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78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螺纹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丝锥,设置有椎体,所述椎体的前端一体设置有头锥,所述头锥上设置有5‑8个切削刃,所述头锥的位置设置有先端槽;所述先端槽的后端连通先端直槽。丝锥应有先端槽,便于排屑,解决加工过程铁屑缠绕丝锥而摩擦螺纹小径,导致表面质量差的问题。通过修磨合适的主偏角,达到延长切屑锥长至5扣以上牙长,从而分解每扣的切削力,达到延长丝锥寿命的效果。对先端槽角度和前角进行合理的修磨,保证了丝锥的锋利程度和坚固程度,提高了加工时的机床转速,从而保证了生产效率。

A new type t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丝锥
本技术属于螺纹加工刀具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丝锥。
技术介绍
不锈钢螺母螺纹加工方法有车削、铣削和攻丝,攻丝使用专用的攻丝机,在工作台上安置螺母装夹工装,再将丝锥固定在机头上,调整中心和设备参数,一次性攻入、退出,完成整个攻丝过程,在未对直槽丝锥改制前加工施必牢(SPL)防松螺母均按此方法操作,加工效率低,成本高,单支丝锥加工数量少。施必劳防松螺母加工的特点如下:不锈钢材料的施必牢(SPL)防松螺母具有结构简单,防松性能良好,可重复使用(具有自锁螺母的锁紧性能)等优点,在各种机器及部件连接装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施必牢螺纹具有反向性,一般情况施必牢丝锥攻入方向与螺栓选入方向一致可实现防松,这样的丝锥记为BT型。特殊情况下丝锥无法从螺栓旋入方向攻入,只能从相反方向攻入,需用TT型丝锥攻制的螺纹才能实行防松。2、不锈钢材料攻丝比普通钢材攻丝要困难很多,经常出现由于扭矩大,丝锥被“咬死”在螺纹中,崩牙或折断,螺纹表面不光,沟纹,尺寸超差,乱扣和丝锥磨损严重等现象。因此,攻牙不锈钢螺纹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解决。3、攻制不锈钢螺纹时,“胀牙”现象比较严重,丝锥容易“咬死”在孔中,所以螺纹底孔应适当加大且尺寸一致性要求高。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以加工规格为M14的施必牢放松螺母为例,材料为不锈钢316L。方案一:直接使用直槽丝锥一次加工完成。由于丝锥槽型不便于排屑,铁屑会缠绕在丝锥上,攻丝后会因为铁屑摩擦内孔造成螺纹光洁度不够,不能满足工艺品质要求,且每条丝锥只能加工150件左右,生产成本过高。方案二:采用直槽丝锥经一攻、二攻完成。一攻丝锥采用M14普通丝锥改造,磨掉丝锥大径,保证直径为13.05毫米,一条丝锥能加工300件左右。但使用磨掉大径的丝锥一攻后,会出现内孔两端毛刺大,孔口部位有积屑瘤存在缺陷,若攻丝力度过小则会造成过切现象,虽然解决了丝锥排屑和丝锥成本问题,但是此操作对人员技能要求高,不能很好实施在生产中。同时二攻时切削余量变小,丝锥加工时切削力小,磨损慢,每条丝锥能加工450件左右,但加工时也会存在丝锥难对牙问题,并且对牙不垂直或旋入深度不足,操作不当时会出现过切,双牙,牙侧粗糙光洁度不够等缺陷。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采用直槽丝锥加工,丝锥槽型不便于排屑,加工质量低、丝锥寿命低。(2)采用直槽丝锥加工,切削速度低,成本高,影响了加工效率。(3)采用一攻、二攻方案,提高了丝锥寿命,但存在二攻时丝锥对牙难问题,加工质量不高,对人员技能要求高。(4)采用一攻、二攻方案解决了成本和效率问题,但还需要改进,结合加工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对丝锥关键参数进行适当调整,最终达到一次攻丝完成两次加工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丝锥。通过对直槽丝锥和先端丝锥加工优点的提取,将两种丝锥的优点进行总结,在丝锥的磨制过程中,把两种丝锥的优点集中到一种丝锥上来,同时达到两种丝锥的加工效果,在通过设备和加工材料的不同,在丝锥的切削角度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达到普通丝锥2-3倍的加工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新型丝锥设置有椎体,所述椎体的前端一体设置有头锥,所述头锥上设置有5-8个切削刃,所述头锥的位置设置有先端槽,通过对所述头锥角度、尺寸和形状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切削力小,排屑方便,避免摩擦螺纹小径,满足工艺要求;通过实验验证,将所述头锥制作关键参数控制在下列范围:如图3中,主偏角范围K=5°-9°,即切削刃与先端槽修磨时所产生的交接线角度;容屑槽角度范围β=5°-10°,R=2.5mm;前角范围为δ=4°-9°,R=1.2mm,为先端槽的位置,即可满足设计要求,达到理想加工效果。所述先端槽的后端连通先端直槽,直槽是根据先端槽切削出铁屑直径大小进行设计,通过直槽设计的大小,直槽单边磨削深度为螺距的2-4倍,单刃排屑槽宽度为1/4-1/2之间,此时直槽即能容纳铁屑,又能保证润滑油的充分流过,从而降低切削热量,间接保证了丝锥的寿命,有效提高切削参数,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采用本新型丝锥,在前述传统工艺(方案一、方案二)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方案三加工方法,即采用本新型丝锥进行一攻,用原直槽丝锥进行二攻,在加工规格为M14的施必牢放松螺母,材料为不锈钢316L的螺纹加工试验中,对比传统工艺得到如下数据:表1加工方案对比通过对以上三种加工方案对比,可得出,该新型丝锥进行加工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首先,丝锥应有先端槽,便于排屑,解决加工过程铁屑缠绕丝锥而摩擦螺纹小径,导致表面质量差的问题。其次,通过修磨合适的主偏角,达到延长切屑锥长大于5扣牙长,从而分解每扣的切削力,达到延长丝锥寿命的效果。再次,对容屑槽角度和前角进行合理的修磨,保证了丝锥的锋利程度,提高了加工时的机床转速,从而保证了生产效率。改进前单支丝锥只加工150件,单件产品合计丝锥费用3.09元,生产效率为1倍;第一次改进后平均单支丝锥完成375件,单件产品合计丝锥费用2.11元生产效率为1.4倍;第二次改进后平均单支丝锥完成825件,单件产品合计丝锥费用1.31元,生产效率为3.1倍。本新型丝锥的提出解决传统丝锥加工施必劳螺纹加工质量低、丝锥寿命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丝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丝锥的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丝锥的剖视图;图中:1、先端槽;2、椎体;3、头锥、容屑槽;4、切削刃;5、先端直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1至3详细说明如下。该新型丝锥设置有椎体,所述椎体的前端一体设置有头锥,所述头锥上设置有5-8个切削刃,所述头锥的后侧设置有容屑槽;所述容屑槽的前端连通先端槽。进一步,所述头锥的主偏角K=5°-9°,容屑槽角度β=5°-10°,R=2.5mm,前角范围为δ=4°-9°,R=1.2mm。该新型丝锥取代传统方式一攻中使用的直槽丝锥,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提高丝锥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原加工螺母的直槽丝锥进行修磨得到先端丝锥,采用先端丝锥进行头攻,先端丝锥的切屑排出方式避免了切屑干扰已成型螺纹表面,使螺纹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切削速度较之螺旋槽丝锥普遍可提高5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另外,此外,螺尖丝锥一般具有5-8个切削刃,进一步减少了每齿切削量,从而提高丝锥使用寿命。该新型丝锥采用材料为超硬高速钢,头锥主偏角K=5°-9°,容屑槽角度β=5°-10°,R=2.5mm,前角δ=4°-9°,R=1.2mm,槽长≥切削锥长+2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丝锥设置有椎体,所述椎体的前端一体设置有头锥,所述头锥上设置有5-8个切削刃,所述头锥的后侧的切屑锥之间设置有容屑槽;/n所述容屑槽的前端连通先端槽;/n所述头锥的主偏角范围K=5°-9°,容屑槽角度范围β=5°-10°,R=2.5mm,前角范围为δ=4°-9°,R=1.2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丝锥设置有椎体,所述椎体的前端一体设置有头锥,所述头锥上设置有5-8个切削刃,所述头锥的后侧的切屑锥之间设置有容屑槽;
所述容屑槽的前端连通先端槽;
所述头锥的主偏角范围K=5°-9°,容屑槽角度范围β=5°-10°,R=2.5mm,前角范围为δ=4°-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鹏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