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人用导航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49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盲文点字板和数字输入板的盲人用导航棒,导航棒上还设有基于指纹的报警装置及地面平整度识别装置,上述设计使得盲人可自行设定目的地并独自外出;增加地面平整度识别装置可对盲人安全行走提供建议;增加基于指纹的报警装置,使得盲人在发生危险时可及时向相关护理人员发出求救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盲人用导航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盲人用导航棒。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其逐渐覆盖全球范围,势必也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技术推广并对全球提供定位、测速、授时等服务,定位导航作为导航系统最传统的业务模块,其必定会因为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现有定位导航功能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被广泛应用,最常见的即手机的导航功能,其能根据用户输入目的地信息以及用户当前位置,合理规划出行路线。用户一般可以通过手写、语音、常规键盘等方式进行目的地信息的输入。但是,上述导航功能往往仅针对普通用户进行设计,相关的细节提升也仅仅是考虑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市面上未见有针对盲人或老人的专用导航装置。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由于我国早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不可能天天都在家里陪着老人。如果是请保姆或钟点工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一是费用高,二是钟点工虽然能在起居饮食在照顾老人,但在出行等方面,他们却并不能为老人代劳。而另一方面,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是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500万,占全世界盲人口的18%。同时,每年我国新增45万盲人,专家指出,如果假设目前的趋势继续保持不变,到2020年预期中国的盲人将增加4倍。而这些统计的数据中还不包括存在视觉障碍的人群。目前,盲人的安全出行往往依靠导盲犬的帮助而实现,但导盲犬的培训过程长达18个月,综合费用达2.5-3万美元,其工作寿命仅为8-10年,而且在培训的过程中,主人和导盲犬还要进行一段的适应期,综合考虑培训时间、费用、工作寿命等因素,导盲犬并不是在我国盲人群体中进行全面推广的最佳方案。显然,针对老人与盲人的特殊需求开发专用的导航装置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方案之一。导航装置可提高老人外出行动的自主性,同时也会给盲人生活带来多种便利。现有常规导航装置其不适用于老人或盲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现有装置的输入方式限制了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与视障人员;2、现有导航装置仅满足于路线导航,而对于老人或盲人这种弱势群体,其权益较可能受到侵害,在受侵害的情况下无法快速向周围寻求帮助;3、对于生活中阻碍出行的各种情况,现有导航装置无法为老人或盲人及时提供提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盲人操作且能较好的保证盲人或老人出行安全的导航棒,切实解决盲人或老人独自生活及外出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盲人用导航棒,包括棒状的本体、导航装置、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输入装置与所述输出装置分别与所述导航装置信号连接,所述输入装置包括语音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盲文点字板和数字输入板,所述输出装置包括语音播报装置,盲文点字板和数字输入板可弥补现有导航装置输入方式单一的不足,语音播报装置可为视觉能力不足的盲人及老人带来方便。进一步,所述定位装置为具备精准报时的北斗导航芯片,北斗导航芯片不仅可以作为通信媒介,避免单一信道故障影响信息发布,同时可定点定时向使用者进行时间播报。进一步,所述本体为可伸缩结构或可折叠结构,使得导航棒可减少占空避免给周边他人带来不便,所述本体表面涂敷有荧光材料,提高导航棒的识别性。进一步,所述输出装置还包括震动输出装置,可以向使用者发送振动信号。进一步,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基于指纹识别的触发装置、报警控制装置,所述报警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导航装置和触发装置信号连接,报警装置可及时准确的向监护人发送求救信号。进一步,还包括室内位置识别装置,所述室内位置识别装置包括采集室内建筑物图像信息的第二摄像头和对室内位置进行判定的第二图像识别装置。进一步,所述本体下端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一面的中心设有采集地面图像信息的第三摄像头,片状结构可避免第三摄像头与地面间的直接接触。进一步,所述本体上设有方向识别凸起,通过方向识别凸起,使用者可将摄像头对准正面物品。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根据盲人及老人的实际需求将现有导航装置设计成导航棒形式,并增加了盲文输入、数字输入装置,使得盲人可自行设定目的地并独自外出;增加地面平整度识别装置可对盲人安全行走提供建议;增加基于指纹的报警装置,使得盲人在发生危险时可及时向相关护理人员发出求救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视图;图2是本技术背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侧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识别装置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盲人用导航棒,由于老人与盲人对导航棒的特殊要求相似,因此该导航棒同样适用于老人使用。如图1-5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3所示,该导航棒包括棒状的本体1,采用棒状的本体1可将此导航棒作为老人用的拐杖或盲人使用的导盲棍的替代品。本体1为可伸缩结构或可折叠结构,使得盲人或老人在进入公共交通工具时可临时将导航棒压缩收起,减少占空避免给周边他人带来不便,具体的可伸缩结构或可折叠结构可以参看现有拐杖与导盲棍的可伸缩或可折叠设计。本体1表面涂敷有荧光材料,基于荧光材料的特性使得导航棒在夜间或阴雨天具有明显的标识性,以提醒路人注意来往的盲人与老人。如图4所示,本体1上集成安装有导航装置2、输入装置3和输出装置4,其中导航装置2可以采用现有导航设备,如手机、车载导航仪等,其往往包括存储装置21、运算装置22、传输装置23、定位装置24等硬件与导航软件系统,其中存储装置21内储存有常用地图数据以及为功能实现提供支撑的导航软件系统,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体2上还可插接存储卡211来拓展装置的储存容量,存储卡可选择TF卡或SD卡,例如,选用SandiskSDSDXXG-064G-ZN4IN;运算装置22主要用于根据当前位置及目的地位置进行有效规划,形成合理的导航路线,运算装置22为导航设备的CPU等,运算装置22对路线规划的实现为现有技术;如图4所示,传输装置23可包括用于与外界进行信号传递的无线传输装置231和设置在导航棒棒体上的USB接口232,无线传输装置231可以是无线网卡、SIM卡233或者蓝牙模块等,可以实现导航棒与PC端、手机端、pad端等设备信号连接,USB接口232主要用于充电及与其他装置进行数据传输;定位装置24主要实现获得使用者当前位置信息,进而实现路线导航。如图4所示,输入装置3与输出装置4分别与导航装置2信号连接,输入装置3包括传统的语音输入装置31,同时还包括盲文点字板32和数字输入板33。盲文点字板32具体构造非本案保护重点,其技术实现可以参考专利申请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盲人用导航棒,包括棒状的本体、导航装置、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输入装置与所述输出装置分别与所述导航装置信号连接,所述输入装置包括语音输入装置,所述导航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盲文点字板和数字输入板,所述输出装置包括语音播报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人用导航棒,包括棒状的本体、导航装置、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输入装置与所述输出装置分别与所述导航装置信号连接,所述输入装置包括语音输入装置,所述导航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盲文点字板和数字输入板,所述输出装置包括语音播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人用导航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具备精准报时的北斗导航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人用导航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可伸缩结构或可折叠结构,所述本体表面涂敷有荧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人用导航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还包括震动输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