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及电池固定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91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及电池固定架。该电池装置包含有所述电池固定架。电池固定架包含有下架体,下架体包含有多个贯穿的圆形穿孔,形成穿孔的环侧壁,由下架体的顶面向底面方向内凹形成有三个凹槽,三个凹槽对应将环侧壁区分隔开为三个弧形壁,各环侧壁还凸设有三个凸部,三个凸部是位于穿孔中,且对应位于至少两个弧形壁的边角处。当电池插入穿孔中时,三个凸部将受电池抵顶,而凸部连接的弧形壁的部分将弹性变形,并对应产生弹性回复力,借此使三个凸部紧密地夹持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装置及电池固定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及电池固定架,特别是一种能稳固地夹持电池的电池装置及电池固定架。
技术介绍
现有常见应用于太阳能储电设备的电池装置,其大多是利用多个电池,配合一固定架,来达到高储电量的效果。然而,现有常见的固定架,为了有效固定电池,存在有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及电池固定架,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用以固定夹持电池的固定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其包含:多个电池,各个所述电池呈圆柱状;一电池固定架,其包含:一下架体,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下架体包含有多个穿孔,各个所述穿孔贯穿所述下架体设置,形成各个所述穿孔的侧壁定义为一环侧壁,各个所述环侧壁沿一纵向方向,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的方向内凹形成有三个凹槽,各个所述凹槽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内凹的深度定义为一凹槽深度,所述穿孔沿所述纵向方向的深度定义为一穿孔深度,所述凹槽深度不等于所述穿孔深度;其中,各个所述穿孔分别于所述顶面及所述底面形成有一开口,各个开口呈现为圆形,形成于所述底面的开口的口径与各个所述电池的外径相同;各个所述穿孔的口径沿所述纵向方向,由所述底面向所述顶面的方向逐渐扩大;其中,各个所述环侧壁的三个所述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并对应将所述环侧壁区分隔开为三个弧形壁;各个所述环侧壁具有三个凸部,三个所述凸部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壁的边角处,且三个所述凸部对应位于所述穿孔中,所述下架体于各个所述凸部的相反于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的一侧形成有一避让槽;各个所述环侧壁的各个所述凸部与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电池的外径的二分之一;其中,当单一个所述电池的一端沿所述纵向方向,由所述顶面的一侧向所述底面的方向移动,而对应插入所述穿孔中时,三个所述凸部将被所述电池的外缘抵顶,而与三个所述凸部所连接的弧形壁的边角处,将向相对应的所述避让槽弹性变形,并对应产生一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回复力将使三个所述凸部夹持所述电池;一上架体,其能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当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时,所述上架体是对应位于所述下架体的顶面的一侧;所述上架体能与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的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以共同限制多个所述电池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活动范围;至少一导电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池固定架,所述导电板电性连接多个所述电池,以使多个所述电池彼此并联、串联或是并串联地相互电性连接。优选地,各个所述凹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穿孔深度的二分之一;各个所述凸部于所述纵向方向的长度,小于各个所述凹槽深度的二分之一;各个所述凸部邻近于所述顶面的一端与所述顶面的距离,小于各个所述凸部邻近于所述底面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凹槽的底部的距离。优选地,各个所述环侧壁的三个所述凹槽,将所述环侧壁等分为三个所述弧形壁,三个所述凸部设置于三个所述弧形壁的边角处,且三个所述凸部彼此不相面对地设置。优选地,所述下架体于所述底面的一侧形成有多个限位结构,多个所述限位结构的部分对应位于多个所述穿孔中,而多个所述限位结构能限制位于所述穿孔中的所述电池于所述纵向方向的移动范围,以使设置于所述穿孔中的所述电池无法通过所述穿孔于所述底面所形成的开口而离开所述下架体。优选地,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为两个完全相同的构件;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时,所述下架体的顶面是与所述上架体的顶面彼此相面对地设置,所述下架体于其顶面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多个下固定结构,所述上架体于其顶面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多个上固定结构,多个所述下固定结构能与多个所述上固定结构相互固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固定架,其用以固定多个电池,所述电池固定架包含:一下架体,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下架体包含有多个穿孔,各个所述穿孔贯穿所述下架体设置,形成各个所述穿孔的侧壁定义为一环侧壁,各个所述环侧壁沿一纵向方向,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的方向内凹形成有三个凹槽,各个所述凹槽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内凹的深度定义为一凹槽深度,所述穿孔沿所述纵向方向的深度定义为一穿孔深度,所述凹槽深度不等于所述穿孔深度;其中,各个所述穿孔分别于所述顶面及所述底面形成有一开口,各个开口呈现为圆形,形成于所述底面的开口的口径与各个所述电池的外径相同;各个所述穿孔的口径沿所述纵向方向,由所述底面向所述顶面的方向逐渐扩大;其中,各个所述环侧壁的三个所述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并对应将所述环侧壁区分隔开为三个弧形壁;各个所述环侧壁具有三个凸部,三个所述凸部是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壁邻近于所述顶面的边角处,所述下架体于各个所述凸部的相反于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的一侧形成有一避让槽;各个所述环侧壁的三个所述凸部与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电池的外径的二分之一;其中,当单一个所述电池的一端沿所述纵向方向,由所述顶面的一侧向所述底面的方向移动,而对应插入所述穿孔中时,三个所述凸部将被所述电池的外缘抵顶,而与三个所述凸部所连接的弧形壁的边角处,将向相对应的所述避让槽弹性变形,并对应产生一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回复力将使三个所述凸部夹持所述电池;一上架体,其能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当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时,所述上架体是对应位于所述下架体的顶面的一侧;所述上架体能与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的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以共同限制多个所述电池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活动范围。优选地,各个所述凹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穿孔深度的二分之一;各个所述凸部于所述纵向方向的长度,小于各个所述凹槽深度的二分之一;各个所述凸部邻近于所述顶面的一端与所述顶面的距离,小于各个所述凸部邻近于所述底面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凹槽的底部的距离。优选地,各个所述环侧壁的三个所述凹槽,将所述环侧壁等分为三个所述弧形壁,三个所述凸部设置于三个所述弧形壁的边角处,且三个所述凸部彼此不相面对地设置。优选地,所述下架体于所述底面的一侧形成有多个限位结构,多个所述限位结构的部分对应位于多个所述穿孔中,而多个所述限位结构能限制位于所述穿孔中的所述电池于所述纵向方向的移动范围,以使设置于所述穿孔中的所述电池无法通过所述穿孔于所述底面所形成的开口而离开所述下架体。优选地,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为两个完全相同的构件;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时,所述下架体的顶面是与所述上架体的顶面彼此相面对地设置,所述下架体于其顶面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多个下固定结构,所述上架体于其顶面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多个上固定结构,多个所述下固定结构能与多个所述上固定结构相互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固定架及电池装置,可有效地夹持电池,且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亦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固定架的装设有电池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装置未设置有导电板的示意图;图2亦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固定架的装设有电池的示意图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装置未设置有导电板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固定架的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含:/n多个电池,各个所述电池呈圆柱状;/n一电池固定架,其包含:/n一下架体,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下架体包含有多个穿孔,各个所述穿孔贯穿所述下架体设置,形成各个所述穿孔的侧壁定义为一环侧壁,各个所述环侧壁沿一纵向方向,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的方向内凹形成有三个凹槽,各个所述凹槽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内凹的深度定义为一凹槽深度,所述穿孔沿所述纵向方向的深度定义为一穿孔深度,所述凹槽深度不等于所述穿孔深度;/n其中,各个所述穿孔分别于所述顶面及所述底面形成有一开口,各个开口呈现为圆形,形成于所述底面的开口的口径与各个所述电池的外径相同;各个所述穿孔的口径沿所述纵向方向,由所述底面向所述顶面的方向逐渐扩大;/n其中,各个所述环侧壁的三个所述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并对应将所述环侧壁区分隔开为三个弧形壁;各个所述环侧壁具有三个凸部,三个所述凸部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壁的边角处,且三个所述凸部对应位于所述穿孔中,所述下架体于各个所述凸部的相反于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的一侧形成有一避让槽;各个所述环侧壁的各个所述凸部与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电池的外径的二分之一;/n其中,当单一个所述电池的一端沿所述纵向方向,由所述顶面的一侧向所述底面的方向移动,而对应插入所述穿孔中时,三个所述凸部将被所述电池的外缘抵顶,而与三个所述凸部所连接的弧形壁的边角处,将向相对应的所述避让槽弹性变形,并对应产生一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回复力将使三个所述凸部夹持所述电池;及/n一上架体,其能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当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时,所述上架体是对应位于所述下架体的顶面的一侧;所述上架体能与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的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以共同限制多个所述电池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活动范围;以及/n至少一导电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池固定架,所述导电板电性连接多个所述电池,以使多个所述电池彼此并联、串联或是并串联地相互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含:
多个电池,各个所述电池呈圆柱状;
一电池固定架,其包含:
一下架体,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下架体包含有多个穿孔,各个所述穿孔贯穿所述下架体设置,形成各个所述穿孔的侧壁定义为一环侧壁,各个所述环侧壁沿一纵向方向,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的方向内凹形成有三个凹槽,各个所述凹槽由所述顶面向所述底面内凹的深度定义为一凹槽深度,所述穿孔沿所述纵向方向的深度定义为一穿孔深度,所述凹槽深度不等于所述穿孔深度;
其中,各个所述穿孔分别于所述顶面及所述底面形成有一开口,各个开口呈现为圆形,形成于所述底面的开口的口径与各个所述电池的外径相同;各个所述穿孔的口径沿所述纵向方向,由所述底面向所述顶面的方向逐渐扩大;
其中,各个所述环侧壁的三个所述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并对应将所述环侧壁区分隔开为三个弧形壁;各个所述环侧壁具有三个凸部,三个所述凸部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壁的边角处,且三个所述凸部对应位于所述穿孔中,所述下架体于各个所述凸部的相反于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的一侧形成有一避让槽;各个所述环侧壁的各个所述凸部与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电池的外径的二分之一;
其中,当单一个所述电池的一端沿所述纵向方向,由所述顶面的一侧向所述底面的方向移动,而对应插入所述穿孔中时,三个所述凸部将被所述电池的外缘抵顶,而与三个所述凸部所连接的弧形壁的边角处,将向相对应的所述避让槽弹性变形,并对应产生一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回复力将使三个所述凸部夹持所述电池;及
一上架体,其能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当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时,所述上架体是对应位于所述下架体的顶面的一侧;所述上架体能与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的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以共同限制多个所述电池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活动范围;以及
至少一导电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池固定架,所述导电板电性连接多个所述电池,以使多个所述电池彼此并联、串联或是并串联地相互电性连接。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凹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穿孔深度的二分之一;各个所述凸部于所述纵向方向的长度,小于各个所述凹槽深度的二分之一;各个所述凸部邻近于所述顶面的一端与所述顶面的距离,小于各个所述凸部邻近于所述底面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凹槽的底部的距离。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环侧壁的三个所述凹槽,将所述环侧壁等分为三个所述弧形壁,三个所述凸部设置于三个所述弧形壁的边角处,且三个所述凸部彼此不相面对地设置。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体于所述底面的一侧形成有多个限位结构,多个所述限位结构的部分对应位于多个所述穿孔中,而多个所述限位结构能限制位于所述穿孔中的所述电池于所述纵向方向的移动范围,以使设置于所述穿孔中的所述电池无法通过所述穿孔于所述底面所形成的开口而离开所述下架体。


5.依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为两个完全相同的构件;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相互固定时,所述下架体的顶面是与所述上架体的顶面彼此相面对地设置,所述下架体于其顶面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多个下固定结构,所述上架体于其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加百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