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传热元件的可拆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87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采用螺母、螺柱结构的管式传热元件可拆接头,其特征在于固定螺母[2]焊接在热煤管上,压紧螺柱[5]通过套筒[4]胀接在传热元件[6]的端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式传热元件与热媒管的连接,特别是用于管式传热元件的一种可拆接头。传统的管式传热元件与热媒管的联接一般采用胀接或焊接方式,不可拆卸。而对于浮动盘管或弹性管束这样的传热元件,由于结构的原因,与蒸汽管及凝结水管的联接只能采用焊接。盘管或管束一般采用铜材,而蒸汽管或凝结水管一般则为普通钢或不锈钢制造,两者材质不同,焊接工艺较为复杂,且焊接质量不易保证。同时,焊接高温使铜材强度大幅度降低,不能保证传热元件的长期可靠运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强度高,使用可靠,装拆方便的管式传热元件连接接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可拆接头由固定螺母、垫片、套筒和压紧螺柱构成,固定螺母焊接在热媒管上,套筒与传热元件用胀接方式联接,利用压紧螺柱将套筒与固定螺母紧密联接,套筒与固定螺母之间设有垫片,起密封作用。实施例,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叙述。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由固定螺母[2]、垫片[3]、套筒[4]、压紧螺柱[5]组成。固定螺母[2]由一般优质钢或不锈钢制造;焊接在热媒管[1]上;垫片[3]用纯铜薄板冲压而成,并经退水热处理;套筒[4]用一般优质钢或不锈钢制成。传热元件[6]与套筒[4]用胀接联接,对于压力特别高的热媒,也可在靠热媒端的端部焊接密封后,而后胀接。由于套筒[4]具有一定长度,因而可以保证传热元件[6]出口处具有足够的强度。压紧螺柱[5]一般由优质钢或不锈钢制成,中间开孔,将套筒[4]一端置于其中。压紧螺柱[5]通过套筒[4]胀接在传热元件[6]的端部。装入固定螺母[2]内的套筒[4]上设有压紧垫片[3]的凸环结构。联接时,通过套筒[4]上的凸环压紧垫片[3],从而起到密封与固定作用。本技术克服了焊接或胀接的弊端,可拆卸,且密封性能好,固定强度高,制造工艺简单,是一种可靠而方便的管式传热元件胀接接头。本接头最高适应热媒压力100MPa,温度450℃。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螺母、螺柱结构的管式传热元件可拆接头,其特征在于固定螺母焊接在热煤管上,压紧螺柱通过套筒胀接在传热元件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接头,其特征在于固定螺母[2]内设有用薄铜片制成的密封垫片[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接头,其特征在于装入固定螺母[2]内的套筒[4]上设有压紧垫片[3]的凸环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式传热元件的可拆接头,主要由固定螺母、垫片、套筒和压紧螺柱构成,使用该接头,可显著提高传热元件与蒸汽管或热煤管连接的固定强度,并具有密封性好,使用可靠,以及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便于传热元件的维修与更换。文档编号F16L41/08GK2203739SQ9424033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程林, 杨培毅, 田茂诚 申请人:山东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林杨培毅田茂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