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61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管由聚内烯内塑料层、中间发泡层、聚丙烯外塑料层、叠合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生产容易,无需增加特殊设备,其除兼具普通PP-R管和PVC芯层发泡管的优点外,同时还解决了普通PP-R管价格高,普通PVC复合管不能热熔连接等缺点。可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代替上述管材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特别是涉及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
技术介绍
无规共聚聚丙烯管除具有一般塑料管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不结垢、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无毒、卫生属绿色建材、耐热、保温属节能产品、无规共聚聚丙烯管道系统的安装、连接方式简单、可靠,称为一体化管道、原料可回收性。但是由于无规共聚聚丙烯原料目前大多为进口原料,生产出的管材价格较高,从而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另外,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三层发泡管为硬聚氯乙烯管材虽然价格较低,但其仅为排水管材,为胶粘或承插连接,它的使用温度、压力、安全性都限制了它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即价格低廉、使用性能又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管。但是可热熔连接的三层发泡无规共聚聚丙烯管至今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内塑料层、中间发泡层、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外塑料层叠合构成。上述管体直径为10-800mm;各层厚度最佳范围是内塑料层为0.1~20.0mm;中间发泡层为1.0~40.0mm;外塑料层3为0.1~10.0mm。上述管体直径为20mm时,各层厚度最佳范围是内塑料层为0.1~4.0mm;中间发泡层为1.0~10.0mm;外塑料层3为0.1~3.0mm。上述管体直径为75mm时,各层厚度最佳范围是内塑料层为0.1~8.0mm;中间发泡层为1.0~15.0mm;外塑料层3为0.1~5.0mm。上述管体直径为160mm时,各层厚度最佳范围是内塑料层为0.1~10.0mm;中间发泡层为1.0~18.0mm;外塑料层3为0.1~6.0mm。上述管体直径为400mm时,各层厚度最佳范围是内塑料层为0.1~15.0mm;中间发泡层为1.0~20.0mm;外塑料层3为0.1~6.0mm。上述管体直径为800mm时,各层厚度最佳范围是内塑料层为0.1~20.0mm;中间发泡层为1.0~40.0mm;外塑料层3为0.1~10.0mm。本技术上述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管的制备方法是双机共挤法,即采用二台挤出机来生产本技术发泡复合管,其中一台挤出机挤出无规共聚聚丙烯不发泡混合料,中配料模头中将料流分成两股,这两股熔融的料流形成管材的内外层;另一台挤出机将发泡无规共聚聚丙烯混合料挤入两层塑料的品种式配方,可以使制品达到所需要的密度和尺寸。另外,制品内外表层虽然工艺配相同,但通过控制内外层不同的冷却速率,可获得不同的硬度。本技术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生产容易,无需增加特殊设备,其除兼具普通PP-R管和PVC芯层发泡管的优点外,同时还解决了普通PP-R管价格高,普通PVC复合管不能热熔连接等缺点。可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代替上述管材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本技术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包括管体4,管体4由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内塑料层1、中间发泡层2、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外塑料层3叠合成,其中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内塑料层1的厚度为0.2mm;中间发泡层2的厚度为1.00mm;外塑料层3的厚度为0.1mm。实施例二管体4的直径为φ75mm,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0.3mm;中间发泡层2为2.0mm;外塑料层3为0.2mm。实施例三管体4的直径为φ160mm,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1.0mm;中间发泡层2为7.0mm;外塑料层3为0.6mm。实施例四管体4的直径为φ400mm,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3.0mm;中间发泡层2为20.0mm;外塑料层3为5.5mm。实施例四管体4的直径为φ800mm,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18.0mm;中间发泡层2为35.0mm;外塑料层3为10.0mm。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包括管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4)由无规共聚聚丙烯内塑料层(1)、中间发泡层(2)、无规共聚聚丙烯外塑料层(3)、叠合构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4)的直径为10~800mm时,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0.1~20.0mm;中间发泡层(2)为1.0~40.0mm;外塑料层(3)为0.1~10.0mm。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4)的直径为φ20mm,其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0.1~4.0mm;中间发泡层(2)为1.0~10.0mm;外塑料层(3)为0.1~3.0mm。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4)的直径为75mm时,其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0.1~8.0mm;中间发泡层(2)为1.0~15.0mm;外塑料层(3)为0.1~5.0mm。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4)的直径为160mm时,其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0.1~10.0mm;中间发泡层(2)为1.0~18.0mm;外塑料层(3)为0.1~6.0mm。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4)的直径为400mm时,其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0.1~15.0mm;中间发泡层(2)为1.0~20.0mm;外塑料层(3)为0.1~6.0mm。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4)的直径为800mm时,其各层厚度为内塑料层(1)为0.1~20.0mm;中间发泡层(2)为1.0~40.0mm;外塑料层(3)为0.1~10.0mm。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管由聚内烯内塑料层、中间发泡层、聚丙烯外塑料层、叠合构成。本技术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生产容易,无需增加特殊设备,其除兼具普通PP-R管和PVC芯层发泡管的优点外,同时还解决了普通PP-R管价格高,普通PVC复合管不能热熔连接等缺点。可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代替上述管材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档编号F16L9/00GK2900990SQ20062009034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仁强, 陈敏, 孙丽娜, 赵兴茂 申请人: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发泡复合管,包括管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4)由无规共聚聚丙烯内塑料层(1)、中间发泡层(2)、无规共聚聚丙烯外塑料层(3)、叠合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强陈敏孙丽娜赵兴茂
申请(专利权)人: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