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60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管,包括管体,管体由聚乙烯外层与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构成,所述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的内壁上有3-8条直筋,筋高为1-3mm。上述的管体直径为Φ10-Φ300mm,层厚为1.0-50.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生产容易,无需增加特殊设备,其不仅具有PE给水管材的所有优点,还增加其导热性能及其耐压性、耐温性、耐磨,降低管路的压力损失和输水能耗等性能,解决了传统的PE给水管材应用在地源热泵上缺点,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管材,特别 提供了一种纳米碳化硅粉体导热的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聚乙烯管材。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是以土地为低位热源的热泵空调系统,地源热泵具有环保、节能、 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市场前景很好。但由于与地源热泵相配套的管材一般采用普通的PE给水管道系统,技术问题尚不完备,目前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推广。 目前,被应用于土壤源热泵地埋管的管材主要有聚乙烯(PE80或PE100) 管,且管材和管件应为相同材料。聚氯乙烯(PVC)管由于热膨胀和土壤移位 压力的能力较弱,不宜在地埋管换热器中采用。 一般情况下,地埋管换热器一 经埋入土壤中,就无法维护,因此在工程选材上,应采用质量可靠的产品,管 材的公称压力要求比较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 管,其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腐性、热导率大、流动阻力小,耐高压等优异 性能。解决了当前地源热泵应用中管材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暈增强高导热聚乙烯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 由聚乙烯外层与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的内壁上有3—8条直筋,筋高为1—3mm。 上述的管体直径为①10—①300mm,层厚为1.0—50.0mm。本技术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生产容易,无需增加特殊设备,其不 仅具有PE给水管材的所有优点,还增加其导热性能及其耐压性、耐温性、耐磨,降低管路的压力损失和输水能耗等性能,解决了传统的PE给水管材应用在地源 热泵上缺点,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管,包括管体l,管体l由聚乙烯外层2与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3通过挤出机挤出制成,管体1 的管径为100mm,层厚为20mm,其特点是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 层3的内壁上有8条直筋4,筋高为2mm。权利要求1.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由聚乙烯外层与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的内壁上有3—8条直筋,筋高为1—3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直径为①10—O)300mm,层厚为1.0—50.0mm。专利摘要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管,包括管体,管体由聚乙烯外层与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构成,所述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的内壁上有3-8条直筋,筋高为1-3mm。上述的管体直径为Φ10-Φ300mm,层厚为1.0-50.0mm。本技术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生产容易,无需增加特殊设备,其不仅具有PE给水管材的所有优点,还增加其导热性能及其耐压性、耐温性、耐磨,降低管路的压力损失和输水能耗等性能,解决了传统的PE给水管材应用在地源热泵上缺点,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档编号F16L9/00GK201198930SQ200820012000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朱世川, 双 王, 帅 甄, 敏 陈 申请人: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源热泵用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由聚乙烯外层与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增强高导热聚乙烯内层的内壁上有3-8条直筋,筋高为1-3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川王双陈敏甄帅
申请(专利权)人: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