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24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经研究发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LZ88在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小麦赤霉病、葡萄炭疽病、黄瓜枯萎病和花生镰刀病等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诱导烟草植株病害抗性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为烟草主要病害赤星病等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A strain of Siamese bacillu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株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烟草赤星病是一类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引起的烟株成熟后期病害。该病189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自报道以来,烟草赤星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在世界各烟区发生普遍,曾几次给世界烟叶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56年开始在北卡罗莱纳州暴发流行,造成北卡罗来纳州烟草种植者每年损失390至2100万美元。2000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和马塞诸塞州均大规模暴发烟草赤星病,使得两州烟草分别减产75%和89%。我国1916年在北京地区首次发现烟草赤星病,80年代以来,全国各烟区有日益严重的趋势。1992年是特大的流行年,黄淮烟区损失很大,河南烟区发病面积为70万亩,其中10万亩是毁灭性的,共减产5000万公斤,产值损失和人民币1亿元左右。现已成为制约我国烟草生产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因此,对于烟草赤星病的防治刻不容缓。目前在烟叶实际生产中,培育和选用抗赤星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烟草赤星病病害的重要防治措施,然而至今仍未有合适的抗赤星病的优良品种,在大田中,赤星病的发生还是很普遍。在防治上大多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化学防治虽为理想的防治手段,但是许多用于控制植物真菌和细菌疾病的化学物质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都是有害的。同时化学农药的残留,以及用药单一导致的抗药性增强,化学防治已经不能作为最合适的手段,因此需要更安全环保的生物防治剂代替这些化学药剂。目前,用于防治烟草赤星病的拮抗菌已有报道,如枯草芽孢杆菌(CN201110093415.4)、链霉菌(CN201710280079.1)防卫假单胞菌(CN201810438730.8)、球孢白僵菌(CN201811059565.1)等,然而,由于单一菌株的局限性和致病菌的同步进化等原因,还需要寻找新的菌株用于烟草赤星病等相关植物病害的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具有抑制烟草赤星病等多种病原菌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Z88,经研究发现,其在烟草赤星病等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诱导烟草植株抗性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为烟草主要病害赤星病等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株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Z88,该菌株已于2019年9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18466。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其含有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和/或含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上述微生物菌剂具体可以是病原菌抑制剂或病害抑制剂。上述病原菌抑制剂的活性成分可以是暹罗芽孢杆菌LZ88和/或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上述病原菌抑制剂的活性成分还可含有其他生物成分或非生物成分,上述病原菌抑制剂的其他活性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确定。上述病害抑制剂的活性成分可以是暹罗芽孢杆菌LZ88和/或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上述病害抑制剂的活性成分还可含有其他生物成分或非生物成分,上述病害抑制剂的其他活性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对病害的抑制效果确定。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上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和/或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在如下1)-4)中全部或部分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1)在抑制病原菌中的应用;2)在制备病原菌抑制剂中的应用;3)在制备病害抑制剂中的应用;4)在抑制病害中的应用。上文中,所述病原菌可以为下述全部或部分病原菌:烟草赤星病菌(Alterariaalternata)、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小麦赤霉病菌(FusaHumgraminearumSehw)、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sp.cucumebriumOwen)和花生镰刀病菌(FusariumroseumLink)。上文中,所述病害可以为下述全部或部分病害: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小麦赤霉病、葡萄炭疽病、黄瓜枯萎病和花生镰刀病。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上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和/或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在促进植物生长和/或诱发植物产生病害抗性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进一步的,所述诱发植物产生病害抗性包括提高植物(如植物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含量。上述应用中,所述植物可为下述任一种植物:P1)种子植物;P2)双子叶植物;P3)茄科植物;P4)烟草。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促进烟草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烟草植株表面和/或周围土壤中喷施上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和/或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筛选获得的暹罗芽孢杆菌LZ88对农业生产发生严重的六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抑菌谱广,尤其对烟草赤星病具有较强的防控效果,同时能够诱导烟草植株产生赤星病病害抗性,促进烟草植株生长,表明该菌株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Z8816SrD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Z88抑菌谱实验,其中,(A)烟草赤星病菌(Alterariaalternata)、(B)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C)小麦赤霉病菌(FusaHumgraminearumSehw)、(D)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E)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sp.cucumebriumOwen)、(F)花生镰刀病菌(FusariumroseumLink)。、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测定图,其中,(A)对照CK;(B)菌株LZ8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菌株LZ88无菌滤液可以有效抑制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图,其中,(A)在PD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LZ88,该菌株已于2019年9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8466。/n

【技术特征摘要】
1.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LZ88,该菌株已于2019年9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18466。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或/和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的微生物菌剂。


3.病原菌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菌抑制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或/和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原菌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菌抑制剂对下述全部或部分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烟草赤星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葡萄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花生镰刀病菌。


5.病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抑制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或/和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为下述全部或部分病害: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小麦赤霉病、葡萄炭疽病、黄瓜枯萎病和花生镰刀病。


7.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或/和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的下述任一种应用:
1)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或/和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在抑制病原菌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强王凤龙任广伟沈宏雷强谢中玉孙光军李斌李光雷杨举田冯超徐传涛余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