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096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第一胶层;聚酰胺类薄膜;第二胶层;聚丙烯类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膜以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为最外层,以聚酰胺类薄膜为中间层,具有良好的气体和油类阻隔性能,并且还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热稳定性,有利于发挥聚酰胺类薄膜优异的抗刺穿性能;以聚丙烯类薄膜为内层,具有优异的热封强度;通过上述三层薄膜的相互协同作用,从而使得复合膜具有较高的耐热、耐刺穿、耐压、耐介质、耐跌落性能,且微生物限度达标,同时对氧气、水气、二氧化碳的阻隔性能均良好,无毒,可热封。

A transparent oxide high barrier composite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阻隔膜
,尤其涉及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阻隔膜是指具有较强的阻止其他物质进入或穿透的聚合物薄膜,一般以阻隔氧气、水气、二氧化碳、气味以及其他小分子等为主。运用阻隔膜制成的包装制品,可使食品、药品、化学品等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能够更加长期的稳定,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早期的阻隔膜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酰胺(PA)、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聚乙烯醇(PVA)等共挤或涂布透明薄膜,以及金属铝箔和真空镀铝膜等不透明薄膜为代表。随着食品、药品、化学品等领域强劲的需求推动,对包装阻隔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并越来越严格,市场上已开发出性能优异的真空镀氧化物透明高阻隔膜材料。相较于同样透明的共挤和涂布薄膜,透明氧化物高阻隔膜耐高温高湿,可用于蒸煮包装袋;相较不透明的金属铝箔和真空镀铝膜,透明氧化物高阻隔膜具有透明性好、内容物清晰可见、可用金属探测器进行检测、可用微波加热或灭菌、环境友好、易于回收等优点。但包装领域,特别是医疗包装领域,对高阻隔膜有着多样性的要求:生产成本可控,耐热,耐刺穿,耐压,耐介质,耐跌落,溶出物达标,微生物限度达标,对氧气、水气、二氧化碳阻隔性都要良好,无毒,透明,可热封等。如此多样化的要求,很难通过单层薄膜同时实现,一般只能通过设计特定结构和性能的多层复合膜才能实现。公开号为CN108673989A的中国专利通过设计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印刷薄膜层/镀氧化铝聚酯(PET)薄膜层/聚乙烯(PE)薄膜层的多层复合膜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自动包装的透明高阻隔复合膜,该膜对氧气和水蒸汽及气味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透明度和良好的热封强度。但是该产品的抗刺穿、拉伸性能差;且其表层材料为BOPP这类耐高温性较差的基材,在生产高阻隔袋过程中需要尽量采用较低的热封温度和压力以及延长热封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公开号为CN208410954U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耐135℃以下的高温蒸煮、同时又能很好的展示内部包装的产品的包装膜,其结构包括聚酯(PET)薄膜层、高阻隔薄膜层、尼龙(PA)薄膜层、聚丙烯(PP)薄膜层以及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所述聚酯(PET)薄膜层的底部通过第一胶层与高阻隔薄膜层胶合,高阻隔薄膜层的底部通过第二胶层与尼龙(PA)薄膜层胶合,尼龙(PA)薄膜层的底部通过第三胶层与聚丙烯(PP)薄膜层胶合。但是产品的阻隔性能一般。此外,公开号为CN109572119A的中国专利把吸氧树脂复合进多层阻隔膜中,这样生产的多层复合膜既有很好的阻隔性能也具有优异的吸氧性能,但产品的结构组成较复杂,工厂生产较为困难。因此,开发一种生产成本可控、耐热、耐刺穿、耐压、耐介质、耐跌落、溶出物达标、微生物限度达标、对氧气、水气、二氧化碳阻隔性都要良好、无毒、可热封的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是成为包装领域,特别是医疗包装领域内亟待解决的一项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结构简单,且具有较高的耐热、耐刺穿、耐压、耐介质、耐跌落性能,且微生物限度达标,同时对氧气、水气、二氧化碳的阻隔性能均良好,无毒,可热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第一胶层;聚酰胺类薄膜;第二胶层;聚丙烯类薄膜。优选的,所述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中透明氧化物镀层的厚度为0.005~0.05μm;所述聚酯类薄膜的厚度为10~50μm;聚酰胺类薄膜的厚度为10~20μm;聚丙烯类薄膜的厚度为35~80μm。优选的,所述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中透明氧化物镀层为氧化铝、氧化硅或氧化硅铝。优选的,所述聚酰胺类薄膜的拉伸强度(MD)大于等于190N,拉伸强度(TD)大于等于150N。优选的,所述镀透明氧化物的聚酯类薄膜中的聚酯类薄膜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所述聚酰胺类薄膜选自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所述聚丙烯类薄膜选自耐蒸煮级单相拉伸聚丙烯薄膜。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层与第二胶层各自独立地由聚氨酯类胶粘剂和/或聚酯类胶粘剂形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聚酰胺类薄膜的一侧涂覆第一粘结剂,然后与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复合,得到复合有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的聚酰胺类薄膜;所述第一粘结剂形成第一胶层;在复合有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的聚酰胺类薄膜与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相对的一侧涂覆第二粘结剂,然后与聚丙烯类薄膜复合,得到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所述第二粘结剂形成第二胶层。优选的,所述聚酰胺类薄膜经双面电晕处理后,再涂覆第一粘结剂。优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剂与第二粘结剂的涂覆量各自独立地为2.5~4.5g/m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在医疗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第一胶层;聚酰胺类薄膜;第二胶层;聚丙烯类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膜以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为最外层,以聚酰胺类薄膜为中间层,聚酯类薄膜与聚酰胺类薄膜具有较高的结晶度,且分子内氢键产生强烈的间合作用,使得分子间的内聚力增强,内聚能密度高,从而使得氧气等非极性基团难以透过,从而具有良好的气体和油类阻隔性能,并且还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热稳定性,聚酯类薄膜镀透明氧化物后,可有效提升对水气的阻隔性能,还可避免中间层聚酯薄膜的较强的吸水作用,有利于发挥聚酰胺类薄膜优异的抗刺穿性能;本专利技术以聚丙烯类薄膜为内层,可在提供优异的水气及气体阻隔性能的同时,具有优异的热封强度;通过上述三层薄膜的相互协同作用,从而使得复合膜具有较高的耐热、耐刺穿、耐压、耐介质、耐跌落性能,且微生物限度达标,同时对氧气、水气、二氧化碳的阻隔性能均良好,无毒,可热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第一胶层;聚酰胺类薄膜;第二胶层;聚丙烯类薄膜。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2为第一胶层,3为聚酰胺类薄膜,4为第二胶层,5为聚丙烯类薄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包括透明氧化物镀层与聚酯类薄膜,其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真空镀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n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n第一胶层;/n聚酰胺类薄膜;/n第二胶层;/n聚丙烯类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
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
第一胶层;
聚酰胺类薄膜;
第二胶层;
聚丙烯类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中透明氧化物镀层的厚度为0.005~0.05μm;所述聚酯类薄膜的厚度为10~50μm;聚酰胺类薄膜的厚度为10~20μm;聚丙烯类薄膜的厚度为35~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透明氧化物聚酯类薄膜中透明氧化物镀层为氧化铝、氧化硅或氧化硅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类薄膜的拉伸强度(MD)大于等于190N,拉伸强度(TD)大于等于150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氧化物高阻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透明氧化物的聚酯类薄膜中的聚酯类薄膜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所述聚酰胺类薄膜选自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所述聚丙烯类薄膜选自耐蒸煮级单相拉伸聚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超王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屹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