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50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包括干爽层、吸汗层、透气层与排汗层,所述干爽层、吸汗层、透气层与排汗层从下至上依次排列,所述干爽层包括聚酯类纤维与透气孔一,且所述透气孔一间隔分布在聚酯类纤维内,所述吸汗层包括纯棉纤维层与透气孔二,且所述透气孔二位于纯棉纤维的内部,所述透气层包括涤纶长丝层与低弹涤纶丝,且所述涤纶长丝层与低弹涤纶丝之间交叉纺织,所述排汗层包括吸湿排汗纤维、透气孔三与透气孔四,所述透气孔三与透气孔四位于吸湿排汗纤维内部,所述排汗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呢绒纤维层,能够有效的提高面料的吸湿性、透气性与排汗性,增强用户的舒适度。

A high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sweat wicking comfortable warp knitted polyester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sweat wicking comfortable warp knitted polyester cloth, which comprises a dry layer, a sweat wicking layer, a ventilating layer and a sweat wicking layer, wherein the dry layer, the sweat wicking layer, the ventilating layer and the sweat wicking layer are arranged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in turn, the dry layer comprises a polyester fiber and a ventilating hole, and the ventilating hole is distributed in the polyester fiber in an interval, and the sweat wicking layer comprises a pure cotton fiber layer and a pure cotton fiber layer The air permeability layer includes a polyester filament layer and a low elastic polyester filament, and the cross spinning between the polyester filament layer and the low elastic polyester filament. The sweat wicking layer includes a moisture wicking fiber, an air permeability hole 3 and an air permeability hole 4. The air permeability hole 3 and the air permeability hole 4 are located inside the moisture wicking fiber, and the top of the sweat wicking layer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abric layer,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abric's moisture absorption, permeability and perspiration, and enhance the user's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属于经编涤纶布领域。
技术介绍
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服装制作通常分为:面料和里料以及其它辅料,有些服装没有里料,所以作为服装最重要的就是面料。面料通常要占到服装成本的30%以上,所以服装面料的好坏对成品的影响极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在要求服装面料舒适度的过程中,人们对服装面料透气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服装面料的透气性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在使用过程中,干爽层中的聚酯类纤维首先接触汗液,由于聚酯类纤维不吸汗,但吸汗层中的纯棉纤维层的吸汗性能使汗液能从聚酯类纤维缝隙中吸附出来,聚酯类纤维通过透气孔一将汗液快速传递至纯棉纤维层,汗液再通过纯棉纤维层中的透气孔二向外排散,能够快速的吸汗并保持身体的干燥,透气中的涤纶长丝层与低弹涤纶丝能够增加透气性,排汗层中的吸湿排汗纤维能够提高面料整体的吸湿排汗功能,且透气孔三与透气孔四能够提高透气性,而呢绒纤维层能够增加面料的柔软度,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包括干爽层、吸汗层、透气层与排汗层,所述干爽层、吸汗层、透气层与排汗层从下至上依次排列,所述干爽层包括聚酯类纤维与透气孔一,且所述透气孔一间隔分布在聚酯类纤维内,所述吸汗层包括纯棉纤维层与透气孔二,且所述透气孔二位于纯棉纤维层的内部,所述透气层包括涤纶长丝层与低弹涤纶丝,且所述涤纶长丝层与低弹涤纶丝之间交叉纺织,所述排汗层包括吸湿排汗纤维、透气孔三与透气孔四,所述透气孔三与透气孔四位于吸湿排汗纤维内部,所述排汗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呢绒纤维层。进一步而言,所述呢绒纤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除臭层。进一步而言,所述除臭层包括咖啡炭纤维与竹炭颗粒,且所述咖啡炭纤维位于竹炭颗粒的底部。进一步而言,所述透气孔四固定连接于透气孔三之间呈H状分布在吸湿排汗纤维内。进一步而言,所述除臭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抗菌层,且所述抗菌层内设有银离子。进一步而言,所述抗菌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紫外线层。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在使用过程中,干爽层中的聚酯类纤维首先接触汗液,由于聚酯类纤维不吸汗,但吸汗层中的纯棉纤维层的吸汗性能使汗液能从聚酯类纤维缝隙中吸附出来,聚酯类纤维通过透气孔一将汗液快速传递至纯棉纤维层,汗液再通过纯棉纤维层中的透气孔二向外排散,能够快速的吸汗并保持身体的干燥,透气中的涤纶长丝层与低弹涤纶丝能够增加透气性,排汗层中的吸湿排汗纤维能够提高面料整体的吸湿排汗功能,且透气孔三与透气孔四能够提高透气性,而呢绒纤维层能够增加面料的柔软度,提高面料的舒适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干爽层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吸汗层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A部示意图。图中标号:1、干爽层;2、吸汗层;3、透气层;4、排汗层;5、聚酯类纤维;6、透气孔一;7、纯棉纤维层;8、透气孔二;9、涤纶长丝层;10、低弹涤纶丝;11、吸湿排汗纤维;12、透气孔三;13、透气孔四;14、呢绒纤维层;15、除臭层;16、咖啡炭纤维;17、竹炭颗粒;18、抗菌层;19、防紫外线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包括干爽层1、吸汗层2、透气层3与排汗层4,所述干爽层1、吸汗层2、透气层3与排汗层4从下至上依次排列,所述干爽层1包括聚酯类纤维5与透气孔一6,其中透气孔一6方便汗液的排出,起到干爽的作用,且所述透气孔一6间隔分布在聚酯类纤维5内,所述吸汗层2包括纯棉纤维层7与透气孔二8,用来吸附并挥发汗液,且所述透气孔二8位于纯棉纤维层7的内部,所述透气层3包括涤纶长丝层9与低弹涤纶丝10,且所述涤纶长丝层9与低弹涤纶丝10之间交叉纺织,用来增加透气性,所述排汗层4包括吸湿排汗纤维11、透气孔三12与透气孔四13,起到吸湿排汗的作用,所述透气孔三12与透气孔四13位于吸湿排汗纤维11内部,所述排汗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呢绒纤维层14,用来增加面料的柔软度。更具体而言,所述呢绒纤维层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除臭层15,起到除臭的作用,所述除臭层15包括咖啡炭纤维16与竹炭颗粒17,均起到除臭的作用,且所述咖啡炭纤维16位于竹炭颗粒17的底部,所述透气孔四13固定连接于透气孔三12之间呈H状分布在吸湿排汗纤维11内,所述除臭层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抗菌层18,起到抑菌的作用,且所述抗菌层18内设有银离子,所述抗菌层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紫外线层19,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本技术改进于: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在使用过程中,干爽层1中的聚酯类纤维5首先接触汗液,由于聚酯类纤维5不吸汗,但吸汗层2中的纯棉纤维层7的吸汗性能使汗液能从聚酯类纤维5缝隙中吸附出来,聚酯类纤维5通过透气孔一6将汗液快速传递至纯棉纤维层7,汗液再通过纯棉纤维层7中的透气孔二8向外排散,能够快速的吸汗并保持身体的干燥,透气中的涤纶长丝层9与低弹涤纶丝10能够增加透气性,排汗层4中的吸湿排汗纤维11能够提高面料整体的吸湿排汗功能,且透气孔三12与透气孔四13能够提高透气性,而呢绒纤维层14能够增加面料的柔软度,提高面料的舒适度,除臭层15中的咖啡炭纤维16与竹炭颗粒17能够有效的起到除臭的作用,抗菌层18中的银离子能够有效的起到抑菌的作用,可以减少螨虫,对皮肤有保护作用,另外防紫外线层19能够提高面料整体的抗紫外性,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包括干爽层(1)、吸汗层(2)、透气层(3)与排汗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爽层(1)、吸汗层(2)、透气层(3)与排汗层(4)从下至上依次排列,所述干爽层(1)包括聚酯类纤维(5)与透气孔一(6),且所述透气孔一(6)间隔分布在聚酯类纤维(5)内,所述吸汗层(2)包括纯棉纤维层(7)与透气孔二(8),且所述透气孔二(8)位于纯棉纤维层(7)的内部,所述透气层(3)包括涤纶长丝层(9)与低弹涤纶丝(10),且所述涤纶长丝层(9)与低弹涤纶丝(10)之间交叉纺织,所述排汗层(4)包括吸湿排汗纤维(11)、透气孔三(12)与透气孔四(13),所述透气孔三(12)与透气孔四(13)位于吸湿排汗纤维(11)内部,所述排汗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呢绒纤维层(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经编涤纶布,包括干爽层(1)、吸汗层(2)、透气层(3)与排汗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爽层(1)、吸汗层(2)、透气层(3)与排汗层(4)从下至上依次排列,所述干爽层(1)包括聚酯类纤维(5)与透气孔一(6),且所述透气孔一(6)间隔分布在聚酯类纤维(5)内,所述吸汗层(2)包括纯棉纤维层(7)与透气孔二(8),且所述透气孔二(8)位于纯棉纤维层(7)的内部,所述透气层(3)包括涤纶长丝层(9)与低弹涤纶丝(10),且所述涤纶长丝层(9)与低弹涤纶丝(10)之间交叉纺织,所述排汗层(4)包括吸湿排汗纤维(11)、透气孔三(12)与透气孔四(13),所述透气孔三(12)与透气孔四(13)位于吸湿排汗纤维(11)内部,所述排汗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呢绒纤维层(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吸湿排汗舒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胜王越兵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乾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