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脱硫用双级移动床径向流反应器、反应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净化、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气体脱硫用双级移动床径向流反应器、反应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径向流反应器具有流通截面大、床层阻损小、易实现规模化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煤化工以及环保等领域。专利CN103706307B和CN103721643B公开了两种径向流固定床反应器,通过反应器进出口位置的设置,或者在分流流道和集流流道内设置导流体,以期解决径向反应器的均流问题。但这两项专利催化剂床层顶端采用封闭端口,无法实现自动或连续装料操作。专利CN1140331C提出了一种移动床气固径向反应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有侧壁、上部封头和底部封头组成,壳体内设置有内网和外网,内网和外网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壳体上设有反应物入口、反应物出口,上部封头上设有催化剂导入管,底部封头上设有催化剂排出管,催化剂导入管和排出管与环形空间相连。在内网下部设有裙座,裙座外表面由上向下沿由内网向外网的方向倾斜,其上缘与内网相连,下缘与底部封头的内表面相连。采用该结 ...
【技术保护点】
1.气体脱硫用双级移动床径向流反应器,包括由依次连接的上封头(3.1)、中间段(3.3)、下封头(3.2)组成并呈密闭罐体结构的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沿其轴向相互套装的外套筒(4)和内套筒(5);所述内套筒内设有分级隔板(6);所述外套筒由上端接于上封头的上部外密封段(4.1)、下端接于下封头的下部外开孔段(4.2)组成;所述内套筒由上端接于上封头的上部内密封段(5.1)、下端接于下封头的下部内开孔段组成,且下部内开孔段由位于分级隔板处的隔区密闭段(5.3)将其分隔为朝向上封头的二级开孔段(5.2)和朝向下封头的一级开孔段(5.4);所述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气体脱硫用双级移动床径向流反应器,包括由依次连接的上封头(3.1)、中间段(3.3)、下封头(3.2)组成并呈密闭罐体结构的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沿其轴向相互套装的外套筒(4)和内套筒(5);所述内套筒内设有分级隔板(6);所述外套筒由上端接于上封头的上部外密封段(4.1)、下端接于下封头的下部外开孔段(4.2)组成;所述内套筒由上端接于上封头的上部内密封段(5.1)、下端接于下封头的下部内开孔段组成,且下部内开孔段由位于分级隔板处的隔区密闭段(5.3)将其分隔为朝向上封头的二级开孔段(5.2)和朝向下封头的一级开孔段(5.4);所述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设有催化剂(7);所述上封头上并在其与上部内密封段围设的区域设置气体出口(2)、在其与上部内密封段和上部外密封段共同围设的区域设置催化剂装料口(10);所述下封头上并在其与下部内开孔段围设的区域设置气体进口(1)、在其与下部内开孔段和下部外开孔段共同围设的区域设置催化剂卸料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脱硫用双级移动床径向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口、气体出口位于壳体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脱硫用双级移动床径向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中间段、外套筒、内套筒呈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脱硫用双级移动床径向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内密闭段的设计高度H1和所述隔区密闭段的设计高度H2满足条件为:
H1>0.5×δ×tanα,H2>δ;
其中,δ为催化剂料层径向厚度,α为催化剂静态堆积角。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贾彩清,谢兰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