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70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p53抑制剂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p53抑制剂pifithrin‑μ的一种新的应用,其可以恢复辐照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辐照细胞凋亡,促进辐照后皮肤伤口的愈合,这对辐照后皮肤伤口的愈合具有重大意义;pifithrin‑μ是可以人工合成的一种生物小分子,因此成本低廉,可以大量生产。

The application of pifithrin - \u03bc in the preparation of skin wound healing drugs after radiothera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地说,是p53抑制剂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放疗是指利用放射线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IR)效应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文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头颈癌病例约5492200人,超过5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临床上,放疗除治疗作用外,常引发的并发症是皮肤的急性损害(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干燥脱屑、毛发脱落、溃疡等)及外科手术后皮肤伤口愈合障碍。后者主要表现为局部手术伤口延迟愈合、不愈或反复破溃,增加了创伤部位感染及组织坏死的几率,最终转变为辐射性皮肤溃疡。pifithrin-μ通过降低p53与抗凋亡蛋白Bcl-xL和Bcl-2的亲和力来抑制p53与线粒体结合。pifithrin-μ对p53具有高度特异性,不能保护细胞因过度表达凋亡前体蛋白Bax或使用地塞米松而引起的凋亡。pifithrin-μ能够挽救辐射引起的p53介导的原生小鼠胸腺细胞凋亡,保护小鼠免受辐射引起的致命造血综合征(STROME,SATHES,KOMAROVPG,etal.Small-moleculeinhibitorofp53bindingtomitochondriaprotectsmicefromgammaradiation[J].NatChemBiol,2006.2(9):474-9.doi:10.1038/nchembio809)。目前,尚未有p53抑制剂pifithrin-μ在辐照后皮肤伤口愈合中的应用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p53抑制剂pifithrin-μ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经过大量试验研究,惊喜地发现,pifithrin-μ具有加速恢复辐照后皮肤伤口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体内实验证实,pifithrin-μ阻断p53通路之后可以加速辐照后长期传代细胞的增殖,并且对正常细胞的增殖无影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pifithrin-μ是可以人工合成的一种生物小分子,可选自sigma公司或selleck公司购得。进一步的,所述的细胞放疗辐照为Co60γ射线照射;辐射总剂量为10Gy,小鼠放疗辐照为Co60γ射线照射;辐射总剂量为5Gy。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制剂,其活性成分为pifithrin-μ。进一步的,所述的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制剂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p53抑制剂pifithrin-μ的一种新的应用,其可以有效地促进辐照后皮肤伤口的愈合。这对辐照后皮肤伤口的愈合具有重大意义;2、pifithrin-μ是可以人工合成的一种生物小分子,因此成本低廉,可以大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p53抑制剂pifithrin-μ促进辐照后长期传代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照片。A图为p53抑制剂pifithrin-μ作用后p53通路下游蛋白p21含量明显降低,提示p53抑制剂pifithrin-μ作用效果良好;B为p53抑制剂pifithrin-μ作用后p21蛋白表达量定量结果;C图为p53抑制剂pifithrin-μ作用辐照后第3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1天(24h)后,细胞增值率的结果,pifithrin-μ作用组细胞增值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变化(P<0.05)。图2.A:伤口于各时间点拍照后实验结果;B:各时间点伤口面积柱状图对比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1:pifithrin-μ作用辐照后长期传代鼠成纤维细胞后,可以加速细胞增殖将正常培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细胞经胰酶消化,3ml培养液悬浮于15ml离心管中,在Co60放射源下进行γ射线照射,辐射总剂量为10Gy,辐照后的细胞拿回细胞房后平铺于培养瓶中继续培养,待细胞汇合达到80%以上可以继续进行传代,辐照后细胞按1:2进行传代。待细胞传至第3代时,将干预组细胞(n=5)加入pifithrin-μ(浓度10μM),对照组细胞(n=5)设置两组,一组加入同等剂量的DMSO,另一组在正常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培养24h后进行细胞计数,实验重复3次。实验结果见图1和表1。图1中A、B图显示p53抑制剂pifithrin-μ作用后p53通路下游蛋白p21含量明显降低,提示抑制剂作用效果良好,C图为抑制剂作用辐照后第3代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1天(24h)后,细胞增殖率的结果。表1.pifithrin-μ干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增殖部分恢复*表示pifithrin-μ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p53抑制剂pifithrin-μ作用辐照后第3代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1天(24h)后,发现p53抑制剂pifithrin-μ作用组细胞数量增加,与DMSO作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例2:p53基因敲除后,可促进辐照后小鼠背部伤口愈合p53-/-雌性小鼠购自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鼠龄为6周。实验对照组设置正常C57小鼠、p53-/-小鼠两组,辐照组设置正常C57小鼠辐照组、p53-/-小鼠辐照组两组,共计四组(n=5)。在Co60放射源下进行γ射线照射,辐射总剂量为5Gy。辐照后第二天,使用打孔器对四组小鼠背部制造人工伤口,伤口直径为10mm,分别于第4、8、12天对伤口面积进行拍照并进行伤口面积测量。实验结果见图2。图2A是伤口于各时间点拍照后实验结果,图2B为各时间点伤口面积柱状图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p53-/-小鼠较正常辐照组伤口愈合较快,第12天伤口面积较正常辐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而p53-/-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显示p53基因敲除后,可促进辐照后小鼠背部伤口愈合。以上已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疗辐照为Co60γ射线照射。


3.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ifithrin-μ在制备放疗辐照后促进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张亮王国栋赵云富朱培英林德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