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16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的外周环绕式的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部与全站仪反射棱镜直接接触,所述散热器与外部供电电源或内部电池连接,所述散热器用于对全站仪反射棱镜的镜面加热除霜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针对气温较低的雨雪冰霜天气里出现的反射棱镜的镜面结霜或起雾造成镜面模糊的问题,通过在全站仪反射棱镜外周设置散热器,利用对反射棱镜镜面的加热,有效解决因镜面模糊而影响全站仪观测效果的情况,有效减小环境因素对全站仪测量的影响,从而提高全站仪的测量精度。

A reflection prism anti frost fog device of total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tal station reflection prism anti frost fog device. A radiator is arranged around the reflection prism of the total station. The heat dissipation part of the radiator i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reflection prism of the total station. The radiator is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 or an internal electric pool. The radiator is used for heating and defrosting the mirror surface of the reflection prism of the total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aims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mirror surface of the reflecting prism is frosted or fogged in the rainy, snowy and frosty weather with low temperature, through setting radiator around the reflecting prism of the total station, using the heating of the reflecting prism mirror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situation that the observation effect of the total st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mirror surface paste,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total st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otal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
技术介绍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Total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在机动化全站仪的基础上,仪器安装自动目标识别与照准的新功能,因此在自动化的进程中,全站仪进一步克服了需要人工照准目标的重大缺陷,实现了全站仪的智能化。在相关软件的控制下,智能型全站仪在无人干预的条件下可自动完成多个目标的识别、照准与测量,因此,智能型全站仪又称为“测量机器人”典型的代表有徕卡的TCA型全站仪等。全站仪反射棱镜的作用是在利用反射棱镜(或者反射片)作为反射物进行测距时,反射棱镜接收全站仪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其反射回去。全站仪发出光信号,并接收从反射棱镜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计算光信号的相位移等,从而间接求得光通过的时间,最后测出全站仪到反射棱镜的距离。在气温较低的雨雪冰霜天气里,反射棱镜的镜面会因为附着雨、雪、冰、霜、雾而模糊,从而影响全站仪的观测效果。此外,若在夜间观测时,当全站仪与反射棱镜距离较远,反射棱镜很难被找到;而且即使是在白天,当多个反射棱镜作为目标,而又在视野内距离较近时,多个反射棱镜之间很容易混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小环境因素对全站仪测量的影响,从而提高全站仪测量精度的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的外周环绕式的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部与全站仪反射棱镜直接接触,所述散热器与外部供电电源或内部电池连接,所述散热器用于对全站仪反射棱镜的镜面加热除霜雾。本技术所述的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其所述散热器分别设置在全站仪反射棱镜的上下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上部的散热器位于全站仪反射棱镜上端面的边缘部且呈环形布置,在呈环形布置的散热器中部设置有充电电池;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下部的散热器位于全站仪反射棱镜下部侧面且环绕在全站仪反射棱镜外周,下部散热器连接的充电电池位于对应散热器的下方。本技术所述的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其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上部的散热器上方设置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将其下方对应部件完全遮挡。本技术所述的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其所述挡雨板呈由中部向边缘部逐渐向下倾斜的喇叭型结构,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上部的散热器上端面呈与挡雨板相匹配的倾斜结构。本技术所述的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其在所述挡雨板上方设置有标识牌,所述标识牌为字母或数字形状。本技术所述的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其所述标识牌为透明结构,在所述标识牌下方设置有照明部件。本技术主要针对气温较低的雨雪冰霜天气里出现的反射棱镜的镜面结霜或起雾造成镜面模糊的问题,通过在全站仪反射棱镜外周设置散热器,利用对反射棱镜镜面的加热,有效解决因镜面模糊而影响全站仪观测效果的情况,有效减小环境因素对全站仪测量的影响,从而提高全站仪的测量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全站仪反射棱镜,2为散热器,3为充电电池,4为挡雨板,5为标识牌,6为照明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1的外周环绕式的设置有散热器2,所述散热器采用双面胶粘贴或嵌套的方式安装到全站仪反射棱镜上,所述散热器2的散热部与全站仪反射棱镜1直接接触,所述散热器2与外部供电电源或内部电池连接,所述散热器2用于对全站仪反射棱镜1的镜面进行加热,雨雪天观测时,通过散热器让棱镜镜面的冰凌或结霜融化,或者起到防止结冰结霜起雾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2分别设置在全站仪反射棱镜1的上下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1上部的散热器2位于全站仪反射棱镜1上端面的边缘部且呈环形布置,在呈环形布置的散热器2中部设置有充电电池3;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1下部的散热器2位于全站仪反射棱镜1下部侧面且环绕在全站仪反射棱镜1外周,下部散热器2连接的充电电池3位于对应散热器2的下方,以避免镜面因加热产生的水珠对下部散热器的影响。其中,充电电池本身兼有散热功能,故充电电池也可作为散热部件对全站仪反射棱镜镜面进行供热。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站仪反射棱镜对雨雪的遮挡防护,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1上部的散热器2上方设置有挡雨板4,所述挡雨板4将其下方对应部件完全遮挡,雨雪天观测时,通过挡雨板防止雨水和飘雪附着棱镜镜面,所述挡雨板4呈由中部向边缘部逐渐向下倾斜的喇叭型结构,以利于挡雨板上雨雪的排放,避免雨雪在挡雨板上聚集,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1上部的散热器2上端面呈与挡雨板4相匹配的倾斜结构。为了便于全站仪反射棱镜在夜晚的观测或者当多个全站仪反射棱镜同时使用时的有效区分,在所述挡雨板4上方设置有标识牌5,所述标识牌5为字母或数字形状,如A~Z等英文字母或0~9等阿拉伯数字,所述标识牌5为透明结构,在所述标识牌5下方设置有照明部件6,夜间观测时,打开照明部件,灯光投射到标识牌上,以示出棱镜的位置和编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1)的外周环绕式的设置有散热器(2),所述散热器(2)的散热部与全站仪反射棱镜(1)直接接触,所述散热器(2)与外部供电电源或内部电池连接,所述散热器(2)用于对全站仪反射棱镜(1)的镜面加热除霜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1)的外周环绕式的设置有散热器(2),所述散热器(2)的散热部与全站仪反射棱镜(1)直接接触,所述散热器(2)与外部供电电源或内部电池连接,所述散热器(2)用于对全站仪反射棱镜(1)的镜面加热除霜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站仪反射棱镜防霜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分别设置在全站仪反射棱镜(1)的上下部,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1)上部的散热器(2)位于全站仪反射棱镜(1)上端面的边缘部且呈环形布置,在呈环形布置的散热器(2)中部设置有充电电池(3);所述全站仪反射棱镜(1)下部的散热器(2)位于全站仪反射棱镜(1)下部侧面且环绕在全站仪反射棱镜(1)外周,下部散热器(2)连接的充电电池(3)位于对应散热器(2)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珂王伟赵炯傅贤超曹文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