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14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属于管道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横向设置的管道本体,所述的管道本体内具有分别与导流管相连通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本体周向外壁光滑,所述的管道本体周向内壁具有若干沿换热通道轴向设置且以管道本体轴心呈同向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内齿条,各个螺旋内齿条依次等间距和/或不等间距分布设置在管道本体周向内壁上,且相邻两个螺旋内齿条之间形成螺旋状的螺旋换热凹槽,所述的螺旋内齿条的横截面呈弧形、三角形、矩形与梯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大管道与高温液体或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大传热量,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寿命高等有点。

A new type of pipe with rack for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pipe with rack used for heat exchange of heat exchang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ipe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and transversely arranged pipeline bodies, wherein the pipeline bodi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heat exchange channels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pip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eripheral outer wall of the pipeline bodies is smooth, the peripheral inner wall of the pipeline bodies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piral inner racks which are arranged along the heat exchange channel axis and are arrang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of the pipeline body axis, and each spiral inner The racks are arranged on the circumferential inner wall of the pipe body with equal spacing and / or unequal spacing in turn, and a spiral heat exchange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spiral inner racks.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spiral inner racks is any one or more combinations of arc, triangle, rectangle and trapezoid.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crease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pipeline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or gas, increase the heat transfer,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high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
本技术属于换热设备
,一种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为了实现这项功能,需要将温度较高的流体通过管道将热量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在传热的过程中,收限制于管道的传热效率,在传热过程中,由于传热过慢导致使较低温度的流体的加热至要求的温度时间过长,或使较低温度的流体在加热结束之后未到达要求的温度。另外,通常情况下,市面上的换热管道的内外壁都设置为光滑表面,与流体接触的面积不够大,在单位时间内,使高温流体向低温流体的总的传热量较小,从而导致传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一种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设置在两根导流管之间,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横向设置的管道本体,所述的管道本体内具有分别与导流管相连通的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本体周向外壁光滑,所述的管道本体周向内壁具有若干沿换热通道轴向设置且以管道本体轴心呈同向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内齿条,各个螺旋内齿条依次等间距和/或不等间距分布设置在管道本体周向内壁上,且相邻两个螺旋内齿条之间形成螺旋状的螺旋换热凹槽,所述的螺旋内齿条的横截面呈弧形、三角形、矩形与梯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在上述的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中,所述的螺旋内齿条通过拉拔旋压方式制成。在上述的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中,所述的管道本体为薄壁铜管,且所述的管道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在上述的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中,所述的螺旋内齿条以及螺旋换热凹槽外壁呈光滑状。在上述的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中,所述的螺旋内齿条的高度大小和中间换热通道沿管道本体厚度方向的高度大小之间的比值为1:(4-6)。在上述的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中,所述的传热管道呈水平设置和/或倾斜水平一定角度设置。在上述的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中,所述的传热管道从上到下沿着两侧的导流管垂直方向等间距放置。在上述的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中,相邻两个传热管道之间设有与传热管道相接触的散热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传热管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种产业领域;2、传热管道内外表面设有齿条,增大与流体之间的传热面积,有效的提高了传热效率3、传热管道上的齿条部件结构合理,避免了热量的堆积,减小了热应力,减少换热组件受到的损害,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传热管道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换热通道的展开示意图。图中,导流管1、管道本体2、散热片3、换热通道5、螺旋内齿条51、螺旋换热凹槽5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横向设置的管道本体2,所述的管道本体2内具有分别与导流管1相连通的换热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本体2周向外壁光滑,所述的管道本体2周向内壁具有若干沿换热通道5轴向设置且以管道本体2轴心呈同向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内齿条51,各个螺旋内齿条51依次等间距和/或不等间距分布设置在管道本体2周向内壁上,且相邻两个螺旋内齿条51之间形成螺旋状的螺旋换热凹槽53,所述的螺旋内齿条51的横截面呈弧形、三角形、矩形与梯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换热器工作时,导流管内的流体流经管道本体流入另一端的导流管内,通过管道本体进行换热。所述的螺旋内齿条51通过拉拔旋压方式制成。所述的管道本体2为薄壁铜管,且所述的管道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所述的螺旋内齿条51以及螺旋换热凹槽53外壁呈光滑状。在流体经过换热通道时,使流体的流速不受到阻碍导致流速下降。所述的螺旋内齿条51的高度大小和中间换热通道5沿管道本体2厚度方向的高度大小之间的比值为1:4-6。所述的传热管道2呈水平设置和/或倾斜水平一定角度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可参照实际情况对管道本体2角度进行调节。所述的管道本体2从上到下沿着两侧的导流管1垂直方向等间距放置。在传热过程中,尽可能的保证传热均匀。相邻两个管道本体2之间设有与管道本体2相接触的散热片3。高温流体传热至管道本体2,继而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片3,防止管道本体2温度上升之后吸收热量的的速率变慢,且增加与管道本体2外侧流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内侧流体流入左侧的导流管1,通过导流管1之间的管道本体2自左向右流入另一侧的导流管1,内侧流体与换热通道5内的螺旋内齿条51以及螺旋换热凹槽53接触,将热量传递至管道本体2外侧,并继而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片3,外侧的流体经过管道本体2外表面以及散热片3,进行传热。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导流管1、管道本体2、散热片3、换热通道5、螺旋内齿条51、螺旋换热凹槽5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设置在两根导流管(1)之间,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横向设置的管道本体(2),所述的管道本体(2)内具有分别与导流管(1)相连通的换热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本体(2)周向外壁光滑,所述的管道本体(2)周向内壁具有若干沿换热通道(5)轴向设置且以管道本体(2)轴心呈同向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内齿条(51),各个螺旋内齿条(51)依次等间距和/或不等间距分布设置在管道本体(2)周向内壁上,且相邻两个螺旋内齿条(51)之间形成螺旋状的螺旋换热凹槽(53),所述的螺旋内齿条(51)的横截面呈弧形、三角形、矩形与梯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设置在两根导流管(1)之间,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横向设置的管道本体(2),所述的管道本体(2)内具有分别与导流管(1)相连通的换热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本体(2)周向外壁光滑,所述的管道本体(2)周向内壁具有若干沿换热通道(5)轴向设置且以管道本体(2)轴心呈同向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内齿条(51),各个螺旋内齿条(51)依次等间距和/或不等间距分布设置在管道本体(2)周向内壁上,且相邻两个螺旋内齿条(51)之间形成螺旋状的螺旋换热凹槽(53),所述的螺旋内齿条(51)的横截面呈弧形、三角形、矩形与梯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内齿条(51)通过拉拔旋压方式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带齿条新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本体(2)为薄壁铜管,且所述的管道本体(2)的横截面呈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仁建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菲曼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