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70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串联于水循环回路上的接水盘以及串联于制冷剂回路上的制冷剂管,制冷剂管盘设在该接水盘内,制冷剂管的盘设高度低于接水盘的深度。本申请直接将制冷剂管盘设在接水盘内无需密封环境,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经蒸发散热机构冷却后的冷却水在落入接水盘的同时即能与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实现对制冷剂管的快速降温;同时,由于接水盘是开放状态的,当冷却水未进入接水盘时,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能够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当冷却水与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时,制冷剂的温度会蒸发一部分冷却水,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增强制冷剂管的散热效果。

Energy saving cooling equipment on the evaporation cooling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
本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常常使用水循环系统和换热器对制冷剂进行充分冷却,冷却水在与制冷剂发生热交换后,需要再度冷却以便循环地对制冷剂进行冷却。如专利号为CN201720573344.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下腔室和位于下腔室之上的蒸发室,所述的蒸发室上设有蒸发散热机构和用于向蒸发散热机构供水的布水机构,所述的下腔室内设有用于将流经蒸发散热机构的冷却水进行回收的集水回收机构,所述的布水机构、蒸发散热机构和集水回收机构串联形成水循环回路,所述的水循环回路上串接有循环水泵,所述的水循环回路与设置在下腔室内的热交换器相连且能通过热交换器与制冷剂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其中,水循环回路上的蒸发散热机构包括若干用于增大蒸发面积的蒸发板和加快蒸发室空气流动形成负压的负压风机,所述的蒸发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机架上,各蒸发板与负压风机合围成所述蒸发室;所述的蒸发板包括蒸发板架,所述蒸发板架中设有充满蒸发板架的湿帘叠纸,所述的蒸发板架远离蒸发室的侧面设置有外罩,所述的外罩与蒸发板架之间设置有过滤隔板,所述的蒸发板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槽和出水槽;所述的布水机构包括通过循环水泵与集水回收机构相连的供水管,该供水管向上延伸至蒸发室内,且在供水管上连接有若干首尾相连的布水管,所述的布水管设于进水槽内。而水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上的热交换器则包括中空的外壳管,所述的外壳管呈螺旋状排列且在外壳管中设置有至少一根沿外壳管轴线排布的制冷剂管,所述的外壳串联于循环回路,所述的制冷剂管串联于制冷剂回路。当水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水充满外壳管时,穿过外壳管的制冷剂管则被冷却水包围,从而实现冷却水和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该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的不足之处在于:(1)进入供水管的冷却水需要先流经首尾相连的布水管,然后从开设在布水管管壁上出水孔流出至水平设置在蒸发板架上端的进水槽内;为了确保冷却水能够充满布水管,出水孔的开口大小一般较小,同时冷却水流速一般较缓,在这种水流状态下,布水管和进水槽内都容易堆积杂质,导致出水孔时常被堵而频繁检修;(2)热交换器的外壳管不仅具有密闭的中空腔,而且外壳管和制冷剂管都是呈螺旋状排列的,这就导致外壳管和制冷剂管的造价均较高;并且,在中空密闭的外壳管中,制冷剂管只能通过冷却水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剂管散热效果良好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内设有串联于水循环回路上的接水盘以及串联于制冷剂回路上的制冷剂管,所述的制冷剂管盘设在该接水盘内,该制冷剂管的盘设高度低于接水盘的深度。本申请直接将制冷剂管盘设在接水盘内(而不是设置在下腔室内,处于热交换器内),无需密封环境,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经蒸发散热机构冷却后的冷却水在落入接水盘的同时即能与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实现对制冷剂管的快速降温;同时,由于接水盘是开放状态的,当冷却水未进入接水盘时,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能够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当冷却水与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时,制冷剂的温度会蒸发一部分冷却水,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增强制冷剂管的散热效果。在上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中,所述的接水盘的外周缘带有挡水围边,该接水盘的中央设有凸出于接水盘顶面的溢流管,挡水围边的顶沿高于溢流管的溢流口,在溢流管和挡水围边之间形成有用于安置制冷剂管的接水槽。当接水槽内接满冷却水后,冷却水会自溢流管的溢流口流出至处于接水盘下方的集水回收机构的集水槽中。在上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中,所述的制冷剂管自接水槽的挡水围边侧向溢流管侧逐渐盘设。接水槽的挡水围边侧具有较大的圆周,而将制冷剂管自挡水围边侧向溢流管侧逐渐盘设使得高温端的制冷剂管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在上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中,所述的接水盘上开设有制冷剂管接入口和制冷剂管接出口,所述的制冷剂管接入口和制冷剂管接出口均处于溢流管外周;所述的制冷剂管依次包括固定且密封安装在制冷剂管接入口处的接入段,盘设在接水槽中的盘管段,以及固定且密封安装在制冷剂接出口处的接出段,所述的接入段、盘管段和接出段一体设置;所述的接入段和接出段均呈倒U型设置,倒U型接入段和倒U型接出段的U型底部均处于接水盘的液面以上。呈倒U型设置在接水盘液面以上使得接入段(高温段)能够在蒸发散热机构的风机的作用下先行散热;而呈倒U型设置在接水盘液面以上则使得接出段远离经过热交换而升温的冷却水,在蒸发散热机构的风机的作用下再一次散热后接入制冷剂回路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散热效果。在上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中,所述的溢流管的外周壁上成对地开设有条状溢流槽,同属一对的两条溢流槽对称地设置在溢流管上;所有溢流槽均沿溢流管轴向延伸至溢流管的端部开口处,相邻两条溢流槽的长度不同。在与制冷剂管发生热交换后,接水盘内的冷却水再次升温,若仅有最上层的冷却水经过溢流口流出,则处于接水盘下层的高温冷却水则滞留在接水盘内,导致制冷剂管散热效果不佳。而长度不同的溢流槽使得处于接水槽各个深度处的冷却水能够经溢流管流出,实现冷却水的快速置换,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而成对设置的条状溢流槽能够进一步提高接水槽内冷却水的快速置换。在上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中,所述的接水盘将机架内空间分隔为下腔室和处于下腔室上方的蒸发室,所述的水循环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集水回收机构、布水机构和蒸发散热机构,所述的蒸发散热机构包括至少三块蒸发板,所有蒸发板围成蒸发室,每块蒸发板均带有处于顶端的进水槽和处于底端的出水槽,所述的接水盘处于出水槽下方;所述的布水机构包括:与集水回收机构相连的供水管;与所述的供水管相连的若干分水管;分别与分水管和蒸发板一一对应设置的若干分水板,所述的分水板的顶面设有与相应分水管相连的出水孔以及凸出于分水板顶面的止水板,分水板远离止水板的一侧形成有泄水边缘,该泄水边缘与相应蒸发板的进水槽相接。本申请将各分水管单独与供水管相连,分水管的数量与蒸发板的数量一致或者是蒸发板数量的倍数,而分水管内的冷却水则先自出水孔流入至分水板的顶面,然后再沿着顶面经泄水边缘流入相应蒸发板的进水槽中,在整个冷却水布水的过程中,冷却水不经过任何直角弯道,出水孔与分水管的口径相当,自出水孔流出的冷却水分散至分水板天然的泄水边缘处,冷却水从整个泄水边缘流入进水槽中,供水管、分水管和分水板表面均不易堆积污垢,布水通路不易发生堵塞,大大降低了检修率;即便发生堵塞,只需清理分水管、出水孔和/或分水板顶面即可,检修成本低。为了与进水槽相接,泄水边缘在进水槽上的投影也应该是呈与进水槽相一致的直线的。这就导致泄水边缘与出水孔形成一个三角地带,出水孔与泄水边缘各个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内设有串联于水循环回路上的接水盘(22)以及串联于制冷剂回路上的制冷剂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剂管(5)盘设在该接水盘(22)内,该制冷剂管(5)的盘设高度低于接水盘(22)的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6 CN 2018221120721;20181216 CN 2018221108541.一种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内设有串联于水循环回路上的接水盘(22)以及串联于制冷剂回路上的制冷剂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剂管(5)盘设在该接水盘(22)内,该制冷剂管(5)的盘设高度低于接水盘(22)的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盘(22)的外周缘带有挡水围边(222),该接水盘(22)的中央设有凸出于接水盘(22)顶面的溢流管(23),挡水围边(222)的顶沿高于溢流管(23)的溢流口(231),在溢流管(23)和挡水围边(22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置制冷剂管(5)的接水槽(2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剂管(5)自接水槽(223)的挡水围边(222)侧向溢流管(23)侧逐渐盘设。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盘(22)上开设有制冷剂管接入口和制冷剂管接出口,所述的制冷剂管接入口和制冷剂管接出口均处于溢流管(23)外周;
所述的制冷剂管(5)依次包括固定且密封安装在制冷剂管接入口处的接入段(51),盘设在接水槽(223)中的盘管段(52),以及固定且密封安装在制冷剂接出口处的接出段(53),所述的接入段(51)、盘管段(52)和接出段(53)一体设置;
所述的接入段(51)和接出段(53)均呈倒U型设置,倒U型接入段(51)和倒U型接出段(53)的U型底部均处于接水盘(22)的液面以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23)的外周壁上成对地开设有条状溢流槽(232),同属一对的两条溢流槽(232)对称地设置在溢流管(23)上;所有溢流槽(232)均沿溢流管(23)轴向延伸至溢流管(23)的端部开口处,相邻两条溢流槽(232)的长度不同。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发冷盘管上置节能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盘(22)将机架(1)内空间分隔为下腔室(11)和处于下腔室(11)上方的蒸发室(12),所述的水循环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集水回收机构(2)、布水机构(3)和蒸发散热机构(4),所述的蒸发散热机构(4)包括至少三块蒸发板(41),所有蒸发板(41)围成蒸发室(12),每块蒸发板(41)均带有处于顶端的进水槽(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仁建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菲曼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