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011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该制冷设备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下腔室和蒸发室,蒸发室上设有蒸发散热机构,下腔室内设有集水回收机构,集水回收机构包括接水盘;该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剂管,制冷剂管盘设在该接水盘内,制冷剂管的盘设高度低于接水盘的深度。本申请直接将制冷剂管盘设在接水盘内,结构简单,无需密封环境,经蒸发散热机构冷却后的冷却水在落入接水盘的同时即能与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实现对制冷剂管的快速降温;同时,由于接水盘是开放状态的,制冷剂管还能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增强制冷剂管的散热效果。

Evaporation cooling oil circuit circulation system of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vaporation cooling oil circuit circulating system of a refrige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lower chamber and an evaporation chamber are arranged in the frame, an evaporation cool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evaporation chamber, a water collection and recovery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lower chamber, and the water collection and recovery mechanism includes a water plate; the evaporation cooling oil circuit circulating system comprises a refrigerant pipe, and the refrigerant pip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plate, The tray setting height of refrigerant pipe is lower than the depth of water tray. The utility model directly sets the refrigerant pipe plate in the water receiving plate, which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does not need sealing environment. The cooling water cooled by the evapor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mechanism can exchange heat with the refrigerant in the refrigerant pipe when it falls into the water receiving plate, so as to realize rapid cooling of the refrigerant pip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water receiving plate is open, the refrigerant pipe can exchange heat with the outside air; Enhance the cooling effect of refrigeran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
本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常常使用水循环系统和换热器对制冷剂进行充分冷却。如专利号为CN201720573344.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下腔室和位于下腔室之上的蒸发室,所述的蒸发室上设有蒸发散热机构和用于向蒸发散热机构供水的布水机构,所述的下腔室内设有用于将流经蒸发散热机构的冷却水进行回收的集水回收机构,所述的布水机构、蒸发散热机构和集水回收机构串联形成水循环回路(即水路),所述的集水回收机构包括用于将下腔室和蒸发室隔开的接水盘;所述的下腔室内还设有制冷剂回路(即油路)和热交换器,该水循环回路与热交换器相连且通过热交换器与制冷剂回路进行热交换。该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中采用的热交换器十分常规,热交换器包括中空的外壳管,所述的外壳管呈螺旋状排列且在外壳管中设置有至少一根沿外壳管轴线排布的制冷剂管,所述的外壳串联于循环回路,所述的制冷剂管串联于制冷剂回路。当水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水充满外壳管时,穿过外壳管的制冷剂管则被冷却水包围,从而实现冷却水和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这种热交换器的不足之处在于:(1)外壳管不仅具有密闭的中空腔,而且外壳管和制冷剂管都是呈螺旋状排列的,这就导致外壳管和制冷剂管的造价均较高;(2)在中空密闭的外壳管中,仅能采用冷却水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造价相对较低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所述的制冷设备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内设有下腔室和位于下腔室上方的蒸发室,所述的蒸发室上设有蒸发散热机构,所述的下腔室内设有集水回收机构,所述的集水回收机构包括用于将下腔室和蒸发室隔开的接水盘;所述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剂管,所述的制冷剂管盘设在该接水盘内,该制冷剂管的盘设高度低于接水盘的深度。本申请直接将制冷剂管盘设在接水盘内,无需密封环境,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经蒸发散热机构冷却后的冷却水在落入接水盘的同时即能与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实现对制冷剂管的快速降温;同时,由于接水盘是开放状态的,当冷却水未进入接水盘时,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能够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当冷却水与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时,制冷剂的温度会蒸发一部分冷却水,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增强制冷剂管的散热效果。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中,所述的接水盘的外周缘带有挡水围边,该接水盘的中央设有凸出于接水盘顶面的溢流管,挡水围边的顶沿高于溢流管的溢流口,在溢流管和挡水围边之间形成有用于安置制冷剂管的接水槽。当接水槽内接满冷却水后,冷却水会自溢流管的溢流口流出至处于接水盘下方的集水回收机构的集水槽中。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中,所述的溢流管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若干条状溢流槽,所有溢流槽均沿溢流管轴向延伸至溢流管的端部开口处,相邻两条溢流槽的长度不同。在与制冷剂管发生热交换后,接水盘内的冷却水再次升温,若仅有最上层的冷却水经过溢流口流出,则处于接水盘下层的高温冷却水则滞留在接水盘内,导致制冷剂管散热效果不佳。而长度不同的溢流槽使得处于接水槽各个深度处的冷却水能够经溢流管流出,实现冷却水的快速置换,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中,所述的溢流槽成对设置,同属一对的两条溢流槽对称地设置在溢流管上。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接水槽内冷却水的快速置换。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中,所述的制冷剂管自接水槽的挡水围边侧向溢流管侧逐渐盘设。接水槽的挡水围边侧具有较大的圆周,而将制冷剂管自挡水围边侧向溢流管侧逐渐盘设使得高温端的制冷剂管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中,所述的接水盘上开设有制冷剂管接入口和制冷剂管接出口,所述的制冷剂管接入口和制冷剂管接出口均处于溢流管外周;所述的制冷剂管依次包括固定且密封安装在制冷剂管接入口处的接入段,盘设在接水槽中的盘管段,以及固定且密封安装在制冷剂接出口处的接出段,所述的接入段、盘管段和接出段一体设置。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中,所述的接入段和接出段均呈倒U型设置,倒U型接入段和倒U型接出段的U型底部均处于接水盘的液面以上。呈倒U型设置在接水盘液面以上使得接入段(高温段)能够在蒸发散热机构的风机的作用下先行散热;而呈倒U型设置在接水盘液面以上则使得接出段远离经过热交换而升温的冷却水,在蒸发散热机构的风机的作用下再一次散热后接入制冷剂回路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散热效果。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中,所述的制冷剂管外周带有散热片,所述的散热片呈螺旋状环绕制冷剂管。散热片能够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管的散热效果。在上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中,所述的散热片设置在盘管段外周且与盘管段一体成型设置。上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还包括与接入段相连的室内热交换器、与接出段相连的油分、与油分相连的压缩机、与压缩机相连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与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所述的压缩机的液入口与油分的液出口相连通,所述的压缩机的油入口与油分的油出口相连通,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的液出口相连通;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与接入段之间设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直接将制冷剂管盘设在接水盘内,无需密封环境,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经蒸发散热机构冷却后的冷却水在落入接水盘的同时即能与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实现对制冷剂管的快速降温;同时,由于接水盘是开放状态的,当冷却水未进入接水盘时,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能够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当冷却水与制冷剂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时,制冷剂的温度会蒸发一部分冷却水,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增强制冷剂管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分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分水板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蒸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制冷剂管在接水盘中的盘设方式示意图;图7为制冷剂管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制冷剂管的表面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该制冷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有蒸发冷水路循环系统和本实施例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机架1内形成有下腔室11和处于下腔室11上方的蒸发室12,其中,蒸发冷水路循环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集水回收机构2、布水机构3和蒸发散热机构4,其中,集水回收机构2设置在下腔室11内,布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所述的制冷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内设有下腔室(11)和位于下腔室(11)上方的蒸发室(12),所述的蒸发室(12)上设有蒸发散热机构(4),所述的下腔室(11)内设有集水回收机构(2),所述的集水回收机构(2)包括用于将下腔室(11)和蒸发室(12)隔开的接水盘(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剂管(5),所述的制冷剂管(5)盘设在该接水盘(22)内,该制冷剂管(5)的盘设高度低于接水盘(22)的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6 CN 2018221120721;20181216 CN 2018221108541.一种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所述的制冷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内设有下腔室(11)和位于下腔室(11)上方的蒸发室(12),所述的蒸发室(12)上设有蒸发散热机构(4),所述的下腔室(11)内设有集水回收机构(2),所述的集水回收机构(2)包括用于将下腔室(11)和蒸发室(12)隔开的接水盘(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剂管(5),所述的制冷剂管(5)盘设在该接水盘(22)内,该制冷剂管(5)的盘设高度低于接水盘(22)的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盘(22)的外周缘带有挡水围边(222),该接水盘(22)的中央设有凸出于接水盘(22)顶面的溢流管(23),挡水围边(222)的顶沿高于溢流管(23)的溢流口(231),在溢流管(23)和挡水围边(22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置制冷剂管(5)的接水槽(2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23)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若干条状溢流槽(232),所有溢流槽(232)均沿溢流管(23)轴向延伸至溢流管(23)的端部开口处,相邻两条溢流槽(232)的长度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槽(232)成对设置,同属一对的两条溢流槽(232)对称地设置在溢流管(23)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剂管(5)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仁建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菲曼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