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湘闽专利>正文

管路连接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58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管路连接的管路连接箍由上下半箍环、密封垫片、两箍环螺栓、对称的左右箍盘组成。箍盘由外侧管体和内侧盘体一体制成,盘体直径大于管体直径,盘体的端部为平面,盘体与管体的连接部为锥面;半箍环的断面呈V形,其内锥面与盘体的外锥面相配,密封垫片夹在左右箍盘的盘体的端部之间,上下半箍环套在左右箍盘的盘体上,并由两个箍环螺栓连接成一体。它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拆卸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箍,属于管路连接装置。在管道工程中,管子与管子之间需要连接。传统的连接是通过一对法兰盘实现的,每个法兰盘分别与一根管子焊接,两法兰之间用多对螺栓螺母紧固。其缺点是体积大、重量大、螺栓受管内流体压力影响大、拆装时既费力又费时。鉴于上述,本技术将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拆卸省时省力的管路连接箍。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管路连接箍由上下半箍环、密封垫片、两箍环螺栓、对称的左右箍盘组成,其中箍盘由外侧管体和内侧盘体一体制成,盘体直径大于管体直径,盘体的端部为平面,盘体与管体的连接部为锥面;半箍环的断面呈V形,其内锥面与盘体的外锥面相配;密封垫片夹在左右箍盘的盘体的端部之间;上下半箍环套在左右箍盘的盘体上,并由两个箍环螺栓连接成一体。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上下半箍环的轴向剖视图。请参阅附图,本技术由上下半箍环1和2、密封垫片6、两箍环螺栓5、对称的左右箍盘组成。其中左右箍盘均由外侧管体4和内侧盘体3一体制成,盘体3的直径大于管体4的直径,盘体3的端部为平面,盘体3与管体4的连接部为锥面;上下半箍环1和2的断面呈V形,其内锥面与盘体3的外锥面相配。上下半箍环上设内螺孔,上半箍环上设便于拆卸两箍环螺栓5的平面。欲连接时,先将左右箍盘的管体部分4分别焊接在两根欲连接的管子上,将密封垫片6夹在左右箍盘的盘体3的端部之间后,再使上下半箍环1和2套在左右箍盘的两个盘体3上,将左右箍盘连接在一起,最后用两个箍环螺栓5将上下半箍环1和2连接成一体。在紧固两个箍环螺栓5的过程中,随着上下半箍环1和2之间的缝隙逐渐减小,左右箍盘因其盘体的外锥面受上下半箍环的内锥面的挤靠,会从两面向中间挤压密封垫片6,从而实现管间的连接和密封。当上下半箍环的内锥面和盘体的外锥面同锥角且几何对称时,箍盘受力最均匀,箍环螺栓的受力最小,管间的密封效果最好。上下半箍环和左右箍盘的材料可选用锻钢或不锈钢。本技术与法兰盘连接具有以下优点1.仅有两个螺栓,拆装方便;2.箍盘受力均匀,其锥面比压小;3.箍环螺栓只是使上下两半箍环合拢,因而受力小;4.体积小、重量轻,材料消耗只是法兰盘的40~50%。权利要求1.一种管路连接箍,其特征在于它由上下半箍环、密封垫片、两箍环螺栓、对称的左右箍盘组成,其中所述箍盘由外侧管体和内侧盘体一体制成,盘体直径大于管体直径,盘体的端部为平面,盘体与管体的连接部为锥面;所述半箍环的断面呈V形,其内锥面与所述盘体的外锥面相配;所述密封垫片夹在所述左右箍盘的盘体的端部之间;所述上下半箍环套在所述左右箍盘的盘体上,并由所述两个箍环螺栓连接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半箍环的内锥面和所述盘体的外锥面是同锥角且几何对称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半箍环和左右箍盘的材料为锻钢或不锈钢。专利摘要用于管路连接的管路连接箍由上下半箍环、密封垫片、两箍环螺栓、对称的左右箍盘组成。箍盘由外侧管体和内侧盘体一体制成,盘体直径大于管体直径,盘体的端部为平面,盘体与管体的连接部为锥面;半箍环的断面呈V形,其内锥面与盘体的外锥面相配,密封垫片夹在左右箍盘的盘体的端部之间,上下半箍环套在左右箍盘的盘体上,并由两个箍环螺栓连接成一体。它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拆卸省时省力。文档编号F16L37/00GK2254983SQ96212118公开日1997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湘闽 申请人:吴湘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连接箍,其特征在于:它由上下半箍环、密封垫片、两箍环螺栓、对称的左右箍盘组成,其中:所述箍盘由外侧管体和内侧盘体一体制成,盘体直径大于管体直径,盘体的端部为平面,盘体与管体的连接部为锥面;所述半箍环的断面呈V形,其内锥面与所述盘 体的外锥面相配;所述密封垫片夹在所述左右箍盘的盘体的端部之间;所述上下半箍环套在所述左右箍盘的盘体上,并由所述两个箍环螺栓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湘闽
申请(专利权)人:吴湘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