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及其单臂式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49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及其单臂式车体,包括车架以及车轮,所述车架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前叉,所述车架尾端设置有后叉,所述车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前叉和后叉上,所述前叉包括单侧设置的臂体,所述臂体位于靠近车体中部的一侧,通过将前叉设置呈单臂结构且臂体位于靠近车体中部的一侧,从而避免前叉占据车体横向宽度的空间,从而车体宽度不变的前提下,前叉上两个前轮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大,进而达到提高车体整体稳定性的目的。

Baby carriage and its single arm bod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by carriage and its single arm body, including a frame and wheels, the front end of the frame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front fork, the rear end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fork, the wheels are respectively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fork and the rear fork, the front fork includes an arm body arranged on one side, the arm body is located on one side close to the middle of the body, and the front fork is arranged as a single arm knot by setting the front fork The arm is located on the side near the middle of the car body, so as to avoid the front fork occupying the space of the car body's transverse width, so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front wheels on the front fork can be larger on the premise of the same car body width,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ca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及其单臂式车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及其单臂式车体。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市面上有大人可以骑行的婴儿车,通过在车体前部放置睡篮,且该车体包括两个前轮以及一个后轮,通过车体上的前叉来与前轮连接,现有的前叉基本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臂体,前轮转动连接在两个臂体之间,这样在车体总体宽度一致的情况下,因为外侧臂体的存在会占据一定的宽度,进而使得两个前轮之间的距离缩短,导致车体的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臂式车体,在车体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臂式车体,包括车架以及车轮,所述车架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前叉,所述车架尾端设置有后叉,所述车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前叉和后叉上,所述前叉包括单侧设置的臂体,所述臂体位于靠近车体中部的一侧。通过将前叉设置成单臂结构且臂体位于靠近车体中部的一侧,从而避免前叉占据车体横向宽度的空间,从而车体宽度不变的前提下,前叉上两个前轮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大,进而达到提高车体整体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臂体倾斜朝向车架尾端设置。这样在车体向一侧转向实现转弯时,臂体与前轮连接处的支撑点向背向转弯方向一侧偏离,也就是相当于车体的重心相对于支撑点位于靠近转弯一侧的,达到重心偏心转向一侧的目的,从而可以达到转弯时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使得车体转弯更加稳定不易出现侧翻的情况,更具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车轮的中心轴向延伸有凸轴,所述臂体的底端固定有与凸轴适配且供其穿过的筒体,所述凸轴上螺纹连接有夹紧筒体的螺母。车轮通过凸轴穿设在筒体内实现转动连接,且借助螺母实现轴向限位固定,筒体可以提高臂体与车轮的连接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车架包括横架、连接横架以及后叉的折叠架,所述折叠架包括相互铰接的前架和后架,所述前架一端与横架铰接,所述后架一端与后叉固定,所述前架和后架水平翻转且翻转方向相反,所述折叠架上设置有限制其翻转收纳的限位件。在车体不使用的时候,可以解开限位件后分别翻转前架以及后架实现折叠收纳,从而可以有效节省车体的占地面积和空间,更加便于很多场合的存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前架和后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铰链,所述前架与横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铰链,所述第一铰链包括分别用于与后叉、前架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铰链包括分别与前架以及横架固定的第二连接板,所述限位件包括铰接在其中一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凸部,另一块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供凸部卡入的扣槽。这样在车架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杆上的凸部扣接在扣槽内,使得第一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连接之间保持贴合固定的状态,此时确保折叠架呈长条状且不会发生折叠收纳的情况,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后续需要折叠时只需转动掰开限位杆使得凸部从扣槽中脱出即可实现前架和后架的翻转折叠,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折叠架上设置有限制限位杆翻转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折叠架上的转盖,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凸块,所述转盖一侧设置有在其转动过程中供凸块进入的开口,所述转盖内形成供凸块卡接的卡槽。在翻转限位杆使得凸部与扣槽卡接后,通过转动转盖盖在凸块上,凸块位于卡槽内实现卡接,使得限位杆即便在凸部与扣槽的卡接脱离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当前状态,达到双重限位保护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后叉以及前架上均设置有第一磁铁块,所述前叉上设置有分别在前架和后架翻转折叠时与第一磁铁块对应抵接的第二磁铁块。借助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的设置,在前架和后架处于收纳状时能够在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的磁力下实现固定,提高收纳后前架和后架的稳定性,避免其出现随意翻转的情况。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婴儿车,具有行驶稳定性好的优点。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车,包括上述单臂式车体,所述车架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上设置有睡篮,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的辅助轮。通过使用上述单臂式车体,进而在车体整体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得车体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在将折叠架收纳起来后,两个前轮可以与辅助轮搭配使用形成推车结构,实现婴儿车的多功能使用,更加实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单臂式的前叉结构,在车体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车体整体稳定性;2、臂体倾斜朝向车尾,可以达到转弯时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使得车体转弯更加稳定不易出现侧翻的情况,更具安全性;3、在不需要骑行的时候可以折叠架以及后轮进行收纳,有效节省占地面积,便于存放,前轮和辅助轮结合使用使得车体可以充当推车使用,实现车体的多功能使用,而且此时由于后叉倾斜朝后设置,进而车体处于推车状态时稳定性更好,不易出现向后倾倒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前架与后架连接处的正向结构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前架与后架连接处的背向结构图。附图标记:1、横架;2、前叉;3、后叉;4、折叠架;41、前架;42、后架;5、前轮;6、后轮;7、臂体;8、筒体;9、凸轴;10、螺母;11、第一铰链;12、第二铰链;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限位杆;16、螺纹孔;17、轴体;18、凸部;19、扣槽;20、转盖;21、卡槽;22、第一磁铁块;23、第二磁铁块;24、安装架;25、睡篮;26、辅助轮;27、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婴儿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以及车轮,该车架包括中部的折叠架4以及分别连接在折叠架4两端的横架1以及后叉3,其中横架1连接在折叠架4的前端且两端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前叉2,车轮包括前轮5和后轮6,其中前轮5转动连接在前叉2上,后轮6转动连接在后叉3上,其中前叉2包括单侧设置的臂体7,且臂体7均设置于靠近车体中部的一侧,从而避免前叉2占据车体横向宽度的空间,从而车体宽度不变的前提下,前叉2上两个前轮5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大,进而达到提高车体整体稳定性的目的;而且其中臂体7均朝向车尾方向倾斜设置,在车体转弯时,臂体7与前轮5连接处的支撑点向背向转弯方向一侧偏离,达到重心偏心转向一侧的目的,使得车体转弯更加稳定不易出现侧翻的情况,更具安全性。如图2所示,在臂体7的底端设置有与其一体设置筒体8,同时在前轮5的中心延伸有凸轴9,该凸轴9穿过筒体8且与其适配,凸轴9的端部穿出筒体8且螺纹连接有轴向限位的螺母10,借助筒体8可以提高臂体7与车轮的连接结构强度。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其中折叠架4包括前架41和后架42,在前架41和后架42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臂式车体,包括车架以及车轮,所述车架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前叉(2),所述车架尾端设置有后叉(3),所述车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前叉(2)和后叉(3)上,其特征是:所述前叉(2)包括单侧设置的臂体(7),所述臂体(7)位于靠近车体中部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臂式车体,包括车架以及车轮,所述车架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前叉(2),所述车架尾端设置有后叉(3),所述车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前叉(2)和后叉(3)上,其特征是:所述前叉(2)包括单侧设置的臂体(7),所述臂体(7)位于靠近车体中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臂式车体,其特征是:所述臂体(7)倾斜朝向车架尾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臂式车体,其特征是:所述车轮的中心轴向延伸有凸轴(9),所述臂体(7)的底端固定有与凸轴(9)适配且供其穿过的筒体(8),所述凸轴(9)上螺纹连接有夹紧筒体(8)的螺母(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臂式车体,其特征是:所述车架包括横架(1)、连接横架(1)以及后叉(3)的折叠架(4),所述折叠架(4)包括相互铰接的前架(41)和后架(42),所述前架(41)一端与横架(1)铰接,所述后架(42)一端与后叉(3)固定,所述前架(41)和后架(42)水平翻转且翻转方向相反,所述折叠架(4)上设置有限制其翻转收纳的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臂式车体,其特征是:所述前架(41)和后架(4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铰链(11),所述前架(41)与横架(1)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铰链(12),所述第一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皓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