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942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架系统及汽车。其中,悬架系统包括摆臂、转向节以及连接座;摆臂形成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转向节形成有用于车轮连接的安装部;连接座的一端与摆臂球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转向节球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车轮以及悬架系统,摆臂的连接部与车身连接,转向节的安装部与车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悬架系统及汽车,通过设置摆臂、转向节以及连接座;连接座设置在摆臂与转向节之间,且连接座的一端与摆臂球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转向节球接,从而可以增加摆臂与转向节连接处的自由度,减小摆臂与车身之间的冲击,提高汽车的舒适度。

Suspension system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spension system and a vehicle. The suspension system includes a swing arm, a steering knuckle and a connecting seat; the swing arm is formed with a connecting part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vehicle body, and the steering knuckle is formed with a mounting part for connecting the wheels;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wing arm bal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ering knuckle ball.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automobile, which includes a body, a wheel and a suspension system. The connection part of the swing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and the installation part of the steering knuck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heel. The suspension system and the automobi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crease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wing arm and the steering knuckle, reduce the impact between the swing arm and the automobile body,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of the automobile by setting the swing arm, the steering knuckle and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connecting sea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wing arm and the steering knuckle, an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wing arm bal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ering knuckle b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架系统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悬架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车辆悬架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驱动力和制动力等,并且缓和不平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载荷,保证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行驶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操控性。现有技术中,悬架装置包括摆臂及转向节;摆臂与车身连接,转向节与车轮连接,摆臂上形成有铰接孔,转向节上固定有球头,球头可以伸入铰接孔中实现球接,当车轮由于地面不平而上下跳动时,转向节也产生了跳动,通过转向节与摆臂的球接可以缓和从转向节传递到摆臂的冲击,进而减缓对车身的冲击。但是,由于球头摆动角度的限制,当转向节的运动角度超出或接近球头摆动角度的最大值时,转向节与摆臂之间容易发生干涉,冲击载荷无法缓解,导致车身振动等问题,影响汽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架系统及汽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球头摆动角度的限制而影响汽车的舒适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架系统,包括摆臂、转向节以及连接座。所述摆臂形成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转向节形成有用于车轮连接的安装部;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球接,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球接。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还包括:连接座以及第一球头销;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球头销包括第一球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球头部连接的第一销杆;所述第一销杆背离所述第一球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摆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头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配合。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销杆背离所述第一球头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摆臂上形成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一侧抵靠在所述摆臂上,且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销杆螺接。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第一锥形孔以及第一球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球形孔连接;且所述第一锥形孔的横截面积从远离所述第一球形孔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球形孔的一端逐渐减小。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还包括第二球头销;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呈预设角度;所述第二球头销包括第二球头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球头部连接的第二销杆;所述第二销杆背离所述第二球头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头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配合。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销杆背离所述第二球头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转向节上形成有贯通孔,所述第二外螺纹穿过所述贯通孔后与螺母配合。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第二锥形孔以及第二球形孔;所述第二锥形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锥形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球形孔连接;且所述第二锥形孔的横截面积从远离所述第二球形孔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球形孔的一端逐渐减小。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其中,所述摆臂形成有减重槽或减重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车轮以及悬架系统,所述摆臂的连接部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转向节的安装部与所述车轮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悬架系统及汽车,通过设置摆臂、转向节以及连接座;其中,摆臂通过连接部与车身连接,转向节通过安装部与车轮连接;连接座设置在摆臂与转向节之间,且连接座的一端与摆臂球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转向节球接,从而可以增加摆臂与转向节连接处的自由度,减小摆臂与车身之间的冲击,提高汽车的舒适度。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本技术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悬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悬架系统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中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连接座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5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第一球头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摆臂;11:连接孔;2:转向节;21:贯通孔;31:连接座;311:第一安装孔;312:第一锥形孔;313:第一球形孔;314:第二安装孔;315:第二锥形孔;316:第二球形孔;32:第一球头销;321:第一球头部;322:第一销杆;33:第二球头销;4:锁紧螺母;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本技术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悬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悬架系统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中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连接座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5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第一球头销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架系统,包括摆臂1、转向节2以及连接座31。摆臂1形成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转向节2形成有用于车轮连接的安装部;连接座31的一端与摆臂1球接,连接座31的另一端与转向节2球接。具体地,悬架系统可以用于汽车中,其可以连接在车轮与车身之间,用于缓冲从车轮传递到车身的冲击及振动。悬架系统可以包括摆臂1和转向节2以及连接座31,连接座31连接在摆臂1和转向节2之间,从而可以传递车轮到车身的力或力矩。摆臂1上形成有用于和车身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连接部可以为铰接孔或轴等,实现摆臂1与车身的转动连接,另外,摆臂1和车身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弹性垫片或衬套等能够缓冲减振的零部件。摆臂1可以用金属材质经过冲压或铸造等加工方法制成,优选地,摆臂1可以形成有减重槽或减重孔,以减轻重量。转向节2上可以形成与车轮连接的安装部,安装部可以是螺栓、螺纹孔等结构,从而将转向节2与车轮连接。当车轮转弯时,转向节2可以跟随车轮摆动,当路面颠簸导致车轮上下跳动时,转向节2可以跟随车轮上下跳动。转向节2可以近似为盘状结构,其上可以形成有连接孔,车轴可以穿过连接孔与车轮连接。连接座31连接在摆臂1和转向节2之间,连接座31的一端可以与摆臂1球接,另一端可以与转向节2球接。以摆臂1和连接座31球接为例,连接座31与摆臂1的连接面为球面,从而使得两者之间可以沿球面相对转动,优选地,摆臂1上可以形成有球状孔,连接座31的一端可以形成有球头,球头的直径与球状孔的直径相等,从而使得球头可以安装在球状孔内,实现转动。连接座31与转向节2的球接方式与其和摆臂1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或相似,比如连接座31的另一端可以形成有球头,转向节2上可以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转向节以及连接座;/n所述摆臂形成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转向节形成有用于车轮连接的安装部;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球接,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球接;/n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一球头销;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球头销包括第一球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球头部连接的第一销杆;所述第一销杆背离所述第一球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摆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头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转向节以及连接座;
所述摆臂形成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转向节形成有用于车轮连接的安装部;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球接,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球接;
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一球头销;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球头销包括第一球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球头部连接的第一销杆;所述第一销杆背离所述第一球头部的一端与所述摆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头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杆背离所述第一球头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摆臂上形成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一侧抵靠在所述摆臂上,且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销杆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第一锥形孔以及第一球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球形孔连接;且所述第一锥形孔的横截面积从远离所述第一球形孔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球形孔的一端逐渐减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