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吸收塔入口处口径较大管道上用的补偿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补偿器。
技术介绍
布置在吸收塔入口处口径较大管线上的非金属补偿器,由于管道输送的介质为热风、热汽,在运行过程中,补偿器中的隔热层会对介质中的水分和凝结水进行吸附,而补偿器的水平长度较长且质地较软,吸附的水又为脱硫后的酸性水,所以补偿器长时间兜水,会使补偿器承受不必要的额外载荷和遭受酸性水的侵蚀,影响了补偿器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及时将吸附的水分导出补偿器之外的风道补偿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风道补偿器,它包括部分套装在一起的两套管,以及密封套装在所述两套管外周面接口处的非金属圈带,在非金属圈带与两套管外周面围成的环腔内设置有隔热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金属圈带上开设有疏水口,所述疏水口与外延设置的疏水管密封连通,靠近疏水口处的疏水管为波纹形软管。所述疏水管通过与非金属圈带弧度一致的内、外衬板固连在非金属圈带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非金属圈带上开设有疏水口,所述疏水口与外延设置的疏水管密封连通,这样吸附在补偿器隔热层上的水分会通过疏水管及时排出,避免了酸性水对补偿器的侵蚀,延长了补偿器的使用寿命,使用中可根据管道的直径大小将疏水口设置为一个或多个;靠近疏水口处的疏水管为波纹形软管,保证了疏水管道的移动既不会影响补偿器的正常工作,又不会影响补偿器的寿命。此种风道补偿器结构简单,疏水管道可预埋在吸收塔壁内,也可以按照现场情况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风道补偿器,它包括部分套装在一起的两套管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道补偿器,它包括部分套装在一起的两套管(1、2),以及密封套装在所述两套管(1、2)外周面接口处的非金属圈带(3),在非金属圈带(3)与两套管(1、2)外周面围成的环腔内设置有隔热层(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金属圈带(3)上开设有疏水口(5),所述疏水口(5)与外延设置的疏水管(6)密封连通,靠近疏水口(5)处的疏水管(6)为波纹形软管(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松贤,彭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时松贤,彭劲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