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聚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38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27
一种新型聚酯薄膜,由五层结构构成,分别是电晕层、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增强印刷层,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和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分别是聚酯中加入功能性添加剂构成,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与发泡材料层中,由下至上分别是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增强印刷层涂布在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上表面,电晕层位于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的下表面,制得的成品为条形。本新型具有柔性及缓冲性,能起到包装材料和被包装产品表层柔性贴合及缓冲作用,和产品部件表面的弧面、曲面都能起到好的贴合效果,能保证防水胶带和部件之间压紧效果,缓冲性能好,能对产品形成保护性。

A new type of polyester film

A new type of polyester film is composed of five layers, namely corona layer, low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foaming material layer, upp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and enhanced printing layer. The low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and upp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are respectively composed of polyester with functional additives, low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upp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and foaming material In the layer,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are the low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the foaming material layer and the upp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the enhanced printing layer is coat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upp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the corona layer is locat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lower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m layer, and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a strip. The new type has the flexibility and buffering property, which can play the role of flexible fitting and buffering between the packaging material and the surface of the packaged product. It can play a good fitting effect with the arc surface and the curved surface of the product component surface, and can ensure the pressing effect between the waterproof tape and the component, with good buffering property, and can form the protective property for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聚酯薄膜
本技术涉及包装行业等应用的辅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聚酯薄膜。
技术介绍
在包装及化工材料行业中,双向拉伸聚酯(BOPET)薄膜应用广泛,其具有无色、无味、无嗅、无毒、高拉伸强度和强韧性的特点,包装使用中,涂胶后将聚酯薄膜粘覆在包装材料(比如包装扎带)上能起到很好的防水、防撕裂等保护作用。但是现有的聚酯薄膜因结构所限,其存在密度大,比较重的缺点,而且不具备和被包装材料之间柔性贴合及缓冲的作用,这样因不具备缓冲作用,会导致包装材料和被包装部件之间产生损坏(特别对于表面易损的产品包装,更容易因为两者之间无柔性贴合,又需要包装材料尽可能和产品贴合时导致产品表面的损坏)。在标签产品领域中,PET材质标签和聚丙烯材质的标签应用较为广泛。实际应用中,由于PET(塑料)标签其具有刚性,安装在一些具有弧面、曲面的产品上时,因不够柔软而易翘边,影响实际使用;而聚丙烯材料的标签,由于存在不耐高温的缺点,因此应用也具有局限性。现有的防水胶带因结构所限不具有柔软弹性,这样贴合产品时不易压紧,缓冲性能差,对产品无法形成有效保护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聚酯薄膜因结构所限,应用于包装材料时无法起到柔性贴合及缓冲作用,PET材质标签和聚丙烯材质的标签应用中,容易翘边和不耐高温,以及防水胶带不具有柔软性、缓冲性能差的弊端,本技术提供了具有五层结构、加工而得的成品具有柔软性、缓冲性能好,应用于包装材料时,能起到和被包装材料之间柔性贴合及缓冲的作用,对产品形成好的保护效果,应用于标签时,和产品部件弧面、曲面都能起到好的贴合效果,应用于防水胶带时,能保证和部件之间压紧效果,缓冲性能好,对产品能形成保护性的一种新型聚酯薄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五层结构构成,分别是电晕层、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增强印刷层,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和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分别是聚酯中加入功能性添加剂构成,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与发泡材料层中,由下至上分别是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增强印刷层涂布在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上表面,电晕层位于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的下表面,制得的成品为条形。所述发泡材料层包括有机发泡材料和无机发泡材料,有机发泡材料为TPX(4-甲基戊烯的聚合物)、聚苯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是两种及三种混配,无机材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中的一种或是两种及三种的混配;发泡材料层添加比例为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发泡材料层总量的0.1%~20%。所述发泡材料层还可根据需要加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边角回收料。所述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和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中分别加入的功能性添加剂可以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中一种或是两种及三种材料的混配。所述功能性无机材料添加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粒径为0.1μm~10μm,可以采用不同粒径进行混配,添加比例为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和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总量的0.1%~20%。所述增强印刷层材料是CO-PET、聚氨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所述电晕层是生产中,采用电离生产设备对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进行处理而得。所述生产中,通过调整发泡材料层的有机及无机发泡材料的不同比例及改变拉伸生产工艺,可生产0.8~1.2(g/cm3)的低密度成品。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在现有聚酯薄膜基础上增加了发泡材料层等,制得的成品具有柔性及缓冲性。应用于包装材料时,能起到包装材料和被包装产品表层柔性贴合及缓冲的作用,对产品形成好的保护效果。应用于标签时,由于具有柔性,和产品部件表面的弧面、曲面都能起到好的贴合效果,制得的标签效果更好。应用于防水胶带时,能保证防水胶带和部件之间压紧效果,缓冲性能好,能对产品形成保护性。本新型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还能加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边角回收料,做到了资源有效利用。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所示,一种新型聚酯薄膜,由五层结构构成,分别是电晕层1、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2、发泡材料层3、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4、增强印刷层5,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1和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2分别是聚酯中加入功能性添加剂构成,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1和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2与发泡材料层3共三层,三层采用生产设备挤出机共挤方式制得,由下至上分别是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1、发泡材料层2、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3,增强印刷层4涂布在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3上表面,电晕层1位于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2的下表面,制得的成品为条形。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1和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2与发泡材料层3采用生产设备挤出机共挤方式生产,挤出的包含发泡材料层3的上、下聚酯薄膜层,成品能达到亚光/白色的外观效果等。图1中所示,发泡材料层3包括有机发泡材料和无机发泡材料,有机发泡材料为TPX(4-甲基戊烯的聚合物)、聚苯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是两种及三种混配(本实施例为甲基戊烯的聚合物),无机材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中的一种或是两种及三种的混配(本实施例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两者比例各为10%:90%);发泡材料层3添加比例为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2、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4、发泡材料层3总量的0.1%~20%(本实施例为15%,有机、无机发泡材料各为50%)。发泡材料层3添加特殊的有机及无机发泡材料,在生产设备双向拉伸过程中和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2、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4原料产生相分离,形成多孔结构,从而降低薄膜密度,达到柔软、缓冲的效果。发泡材料层3还可根据需要加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2、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4、发泡材料层3的边角回收料,达到绿色循环使用,降低成本的效果。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2和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3分别加入的功能性添加剂可以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中一种或是两种及三种材料的混配(本实施例为二氧化硅、碳酸钙,两者比例各为50%)。功能性无机材料添加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粒径为0.1μm~10μm,可以采用不同粒径进行混配,添加比例为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2和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4总量的0.1%~20%(本实施例为1%,二氧化硅比例100%)。增强印刷层5材料是CO-PET(共聚酯)、聚氨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为聚氨酯),增强印刷层5涂布在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4上表面中,采用生产涂布设备进行在线涂布,在线涂布是在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4纵向拉伸后涂布,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4横向拉伸后在烘箱烘干固化,上述在线涂布方式可以是线棒涂布、网纹辊涂布、微凹涂布中工艺的任何一种(本实施例采用线棒涂布生产工艺);增强印刷层5可实现印刷增强,提升各种涂料和粘合剂的结合力。电晕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五层结构构成,分别是电晕层、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增强印刷层,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与发泡材料层中,由下至上分别是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增强印刷层涂布在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上表面,电晕层位于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的下表面,制得的成品为条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五层结构构成,分别是电晕层、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增强印刷层,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与发泡材料层中,由下至上分别是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增强印刷层涂布在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上表面,电晕层位于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的下表面,制得的成品为条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发泡材料层包括有机发泡材料和无机发泡材料,有机发泡材料为TPX、聚苯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是两种及三种混配,无机材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中的一种或是两种及三种的混配;发泡材料层添加比例为下功能性聚酯薄膜层、上功能性聚酯薄膜层、发泡材料层总量的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发泡材料层还可根据需要加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功能性聚脂薄膜层、上功能性聚脂薄膜层、发泡材料层边角回收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洪锭新马茜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洋南方特种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