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涌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854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4: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涌保护装置,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还具有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气体放电管,所述气体放电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通孔内;第一电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一表面电接触;公共电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二表面电接触,且与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第二端部电接触;第二电极,与所述气体放电管的所述第一端部电接触。本申请公开的电涌保护装置能够减小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和气体放电管(GDT)在电路板上所占据的空间,更利于装置小型化。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varistor having a relative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the varistor also having a through hole through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rface; a gas discharge pipe having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at least a part of the gas discharge pipe is located in the through hole, wherein the second end is located in the through hole In the through hole, the first electrode is electrically contacted with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varistor, the common electrode is electrically contacted with the second surface of the varistor, and is electrically conta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located in the through hole, the second electrode is electrically conta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gas discharge tube. The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disclosed in the application can reduce the space occupied by metal oxide varistor (MOV) and gas discharge tube (GDT) on the circuit board,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miniaturization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涌保护装置
本申请整体上涉及一种电涌保护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压敏电阻(尤其是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的电涌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涌保护装置(SPD)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一种防护装置,其能够将电路中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电流泄流入地,从而保护被保护的电子设备或系统不受浪涌电压或浪涌电流的冲击而损坏。在一种常用的电涌保护装置(SPD)中,使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作为其主要部件。但是在这种应用中,MOV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跟随电流和漏电流损坏的困扰。在正常应用中,高漏电流将流经MOV,从而导致MOV退化、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涌保护装置,其能够减小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和气体放电管(GDT)在电路板上所占据的空间,更利于装置小型化。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涌保护装置,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还具有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气体放电管,所述气体放电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通孔内;第一电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一表面电接触;公共电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二表面电接触,且与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第二端部电接触;第二电极,与所述气体放电管的所述第一端部电接触。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涌保护装置还具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于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电绝缘。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由图案化电极层构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构成所述第一电极的图案化电极层覆盖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一表面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露出所述通孔。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敏电阻为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放电管的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通孔外;所述电涌保护装置还具有绝缘层,用于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电绝缘,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上。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表面平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为层状,且同时覆盖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端部。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一金属化层,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化层电接触;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二金属化层,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金属化层电接触。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涌保护装置,能够显著地减小其中的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GDT)在电路板上所占据的空间,从而更利于装置小型化。此外,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涌保护装置还能够减少引入电路中的引线和焊接接头,因此可以更加快速地响应过电压。附图说明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通过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并结合附图来对本申请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电涌保护装置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电涌保护装置的顶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电涌保护装置的底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电涌保护装置的沿图2和图3所示的C-C线的剖面图;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涌保护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申请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一种改进的电涌保护装置(SPD)中,增加了与MOV串联的气体放电管(GDT)。在这种具有与MOV串联连接的气体放电管的电涌保护装置中,气体放电管会切断MOV与电源的连接,从而彻底消除了漏电流的存在,显著地延长了MOV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GDT切断电源,因此在雷击等浪涌过程后不会有跟随电流。此外,MOV与气体放电管串联后,总的电容比MOV和气体放电管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小得多,这将大大降低对高频电路的影响。目前,这种具有与MOV串联连接的气体放电管的电涌保护装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额外增加的气体放电管需要在电路板上占据大量空间,这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需求相冲突,不适合空间受限的应用。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涌保护装置,能够显著地减小其中的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GDT)在电路板上所占据的空间,从而更利于装置小型化。此外,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涌保护装置还能够减少引入电路中的引线和焊接接头,因此可以更加快速地响应过电压。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涌保护装置(SPD)。图1示出了该电涌保护装置的立体图。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电涌保护装置的顶视图和底视图。图4示出了沿图2和图3所示的C-C线的剖面图。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涌保护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涌保护装置01包括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10和气体放电管20。其中电涌保护装置0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电涌保护装置01整体上可具有例如正方形轮廓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垂直于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的厚度方向上,电涌保护装置01具有通孔19,该通孔19贯通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如图4和图5所示,气体放电管20例如为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的圆柱体。气体放电管20在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处分别具有用于向气体放电管20供电的电极(图中未示出)。气体放电管20至少部分地位于通孔19内,特别地,至少第二端部22位于通孔19内。优选地,如图4所示,气体放电管20的大部分体积均位于通孔19内,其第二端部22的端面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的第二表面12平齐,从而使气体放电管20的第二端部22的端面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的第二表面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通过采用这种将气体放电管(GDT)插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的结构,可显著地减小电涌保护装置(SPD)在电路板上所占据的空间,从而更利于装置小型化。另外,该通孔19例如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以匹配于圆柱形的气体放电管20。通孔19的直径可略大于气体放电管20的直径,从而防止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10和气体放电管20之间产生应力。通孔19的内壁与气体放电管20之间可以具有填充材料,以增强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10和气体放电管20之间的固定。填充材料例如可以为粘结材料,优选为电绝缘的粘结材料,例如绝缘树脂等。本申请还公开了具有这种将气体放电管(GDT)插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的结构的电涌保护装置的电极结构。如图1-5所示,电涌保护装置01具有位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10的第一表面11上的第一电极31。该第一电极31与第一表面11电接触,以实现向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10的供电。电涌保护装置01还具有与气体放电管20的第一端部21电接触的第二电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涌保护装置,包括:/n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还具有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n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气体放电管,所述气体放电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通孔内;/n第一电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一表面电接触;/n公共电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二表面电接触,且与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第二端部电接触;/n第二电极,与所述气体放电管的所述第一端部电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涌保护装置,包括:
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还具有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气体放电管,所述气体放电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通孔内;
第一电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一表面电接触;
公共电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二表面电接触,且与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第二端部电接触;
第二电极,与所述气体放电管的所述第一端部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电涌保护装置还具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于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电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由图案化电极层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其中,构成所述第一电极的图案化电极层覆盖所述压敏电阻的所述第一表面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露出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龙宋东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令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