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的预热系统及燃气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8194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燃气灶的预热系统及燃气灶。其中所述燃气灶(1)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器(2),所述燃气灶的预热系统(10)包括位于所述燃气灶(1)内、用于将燃气输送至各所述燃烧器(2)的燃气管(30),所述预热系统(10)还包括预热装置(100),所述预热装置(100)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燃气管(30)上,用于加热所述燃气管(30)内流动的燃气,所述预热装置(100)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G)逐渐降低。所述预热系统可以在不降低燃气灶其他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Preheating system and gas stove of gas stov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heating system of a gas stove and a gas stove. The gas stove (1) comprises at least one burner (2), the preheating system (10) of the gas stove comprises a gas pipe (30)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gas stove (1) and is used for conveying gas to each burner (2), the preheating system (10) also comprises a preheating device (100), the preheating device (100) is arranged on at least part of the gas pipe (30) for heating the gas pipe (30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of the preheating device (100) decreases gradually along the gas flow direction (g). The preheating system can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gas stove without reducing other performances of the gas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灶的预热系统及燃气灶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燃气灶的预热系统以及包括该预热系统的燃气灶。
技术介绍
通常来说,用户在使用燃气灶烹饪的过程中,总是希望燃气灶刚打开时,在极短时间内将锅具加热到一定温度,从而达到预热锅具的目的,然后再开始进行烹饪。由于燃气灶出厂时的额定热负荷都是一定的,如4.0kw,尽管用户在燃气灶刚打开时采用最大的火力加热,仍无法实现用户想在更短的时间完成预热锅具的目的。另外,从消费者的角度讲,总是希望家用灶具产品的热效率尽可能的高。从整个燃气灶行业来讲,国家标准(GB30720-2014)《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对各类燃气灶具的热效率都设定了能效限定值,并将家用燃气灶具能效等级分为三级,达到一、二级能效的产品为节能产品,而达不到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出厂。因此,提高热效率成为各燃气灶厂家研发和宣传的重点。以一种嵌入式的大气式燃气灶为例,燃气灶要想达到一级能效等级,其热效率不能低于63%。申请人发现,当燃气灶的热效率达到63%之后,再为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而进行的很多改进,都会相应带来其他问题,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超标、传火不良等。在不牺牲其他性能或降低其他指标的情况下,试图将燃气灶的热效率提高,哪怕一个百分点,都非常的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灶的预热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灶。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燃气灶的预热系统,所述预热系统可以在不降低燃气灶其他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为达到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例如这样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的预热系统,其中所述燃气灶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器,所述预热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燃气灶内、用于将燃气输送至各所述燃烧器的燃气管,所述预热系统还包括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燃气管上,用于加热所述燃气管内流动的燃气,所述预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逐渐降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不牺牲其他性能或降低其他指标的情况下,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申请人也考虑过预热装置的其他可能,如预热装置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上都采用相同的温度对燃气进行加热,会出现有下列问题:若预热装置的温度设置的过低,在燃气灶内有限的加热路径上,难以达到理想的预热温度,对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效果甚微。若预热装置的温度设置的过高,容易造成能量浪费,而且过高的燃气温度,超出燃气灶的一些零部件(例如电磁阀)的工作温度范围,容易造成零部件损坏。若预热装置采用相对中间的温度进行加热,预热后的燃气温度难以稳定。因为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被调节不同的档位或火力,而不同档位或火力下,燃气管内的燃气流速变化很大,燃气在不同的流速下的经过预热装置后,所达到的温度有很大的差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预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逐渐降低,若燃气流速很小,在经过预热装置的前段就能达到较高的温度,那么燃气在预热装置的后段,与预热装置会有热交换,燃气的热量会传递给预热装置,最终导致经过预热装置后,燃气的温度不至于太高。若燃气流速很大,在经过预热装置前段没能达到理想的温度,那么在预热装置后段会被继续加热,从而达到一个较理想的温度。所以,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可更好地控制预热后的燃气温度,即使是不同流速下的燃气,也可获得比较稳定的预热后的燃气温度,相比上述预热装置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上都采用相同的温度加热,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稳定性更好。其中,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预热装置可以采用加热丝(也称电热丝或发热丝)缠绕在燃气管上,例如铁铬铝电热丝、镍铬电热丝或碳纤维发热线。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预热装置包括碳纤维发热线。因为碳纤维发热线相比于其他的加热丝来说,具有断线不起火花或电弧的特点,这对于燃气灶来讲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杜绝火灾的发生,增强燃气灶的安全性。因为燃气灶在常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存在少量的燃气聚集在燃气灶内部或橱柜内,采用这样一种加热丝,更加安全。预热装置还可以采用加热膜,例如硅橡胶加热膜(SiliconeRubberHeaters),覆盖在燃气管上。硅橡胶加热膜主要由镍铬合金电热丝和硅橡胶高温绝缘材料组成。它具有发热快、温度均匀、不易老化的优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逐渐降低”可以包括间断性降低的情形,也包括连续的或无级的降低的情况。因此,“所述预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逐渐降低”,要从宏观上看整个预热装置,因为对于间断性降低情形,可能存在对于其中某一个加热段来讲,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上并不会有变化,但是对于整个预热装置来讲,加热温度是间断性逐渐降低的。对于加热温度无级降低的情况,其中一个实施例是通过燃气管上缠绕加热丝,加热丝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由密到疏的缠绕,当然还有其他途径实现预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无级的降低,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呈线性的降低。这样,更方便预热装置的制造和加热温度的控制。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段,沿燃气的流动方向依次分布的所述多个加热段的加热温度依次降低。多个加热段可相互并联,电流分段供给,在需要更高加热温度的加热段上,提供更大的电流。或者,多个加热段相互串联,各加热段单位面积上的加热体的排列密度不同。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加热段相互并联。这样的设置,更方便控制各加热段的加热温度,方便维修与更换,维修和更换的成本更低。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段包括加热丝,各所述加热段的所述加热丝的材质和/或粗细和/或排列密度不同。其中加热丝的材质影响的是电阻率,加热丝的粗细影响的是截面积。加热丝的排列密度应理解为不仅包括横、纵向上的排列密度,还包括厚度方向上排列的多少。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灶的预热系统还包括温控装置,各所述加热段分别对应一个预设温度,所述温控装置用于控制各所述加热段的加热温度分别达到并保持在各所述加热段对应的预设温度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燃气灶在出厂时,各加热段的预设温度就已经确定好,所述温控装置控制预热装置各加热段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一个连续的加热丝形成所述多个加热段,各所述加热段的加热丝的排列密度不同。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热装置在燃气的流动方向上的起始端的加热温度取值范围是150℃~300℃(包括两个端点值),和/或所述预热装置在燃气的流动方向上的尾端的加热温度的取值范围是70℃~150℃(包括两个端点值)。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热装置在燃气的流动方向上的起始端的加热温度取值范围是170℃,所述预热装置在燃气的流动方向上的尾端的加热温度的取值范围是9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灶(1)的预热系统(10),其中所述燃气灶(1)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器(2),所述预热系统(10)包括位于所述燃气灶(1)内、用于将燃气输送至各所述燃烧器(2)的燃气管(30),其特征在于,/n所述预热系统(10)还包括预热装置(100),所述预热装置(100)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燃气管(30)上,用于加热所述燃气管(30)内流动的燃气,所述预热装置(100)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G)逐渐降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1)的预热系统(10),其中所述燃气灶(1)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器(2),所述预热系统(10)包括位于所述燃气灶(1)内、用于将燃气输送至各所述燃烧器(2)的燃气管(30),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热系统(10)还包括预热装置(100),所述预热装置(100)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燃气管(30)上,用于加热所述燃气管(30)内流动的燃气,所述预热装置(100)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G)逐渐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1)的预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100)的加热温度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G)呈线性的降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1)的预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100)包括多个加热段(110,120,130,140,210,220,230,240),沿燃气的流动方向(G)依次分布的所述多个加热段(110,120,130,140,210,220,230,240)的加热温度依次降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1)的预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热段(110,120,130,140)相互并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1)的预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110,120,130,140)包括加热丝,各所述加热段(110,120,130,140)的所述加热丝的材质和/或粗细和/或排列密度不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1)的预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装置,各所述加热段(110,120,130,140)分别对应一个预设温度,所述温控装置用于控制各所述加热段(110,120,130,140)的加热温度分别达到并保持在各所述加热段(110,120,130,140)对应的预设温度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1)的预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由一个连续的加热丝形成所述多个加热段(210,220,230,240),各所述加热段(210,220,230,240)的加热丝的排列密度不同。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伟伟张神洲朱伟洪方力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