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盘阀组件、多通道盘阀系统及其组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817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通道盘阀组件、多通道盘阀系统及其组装方法。该多通道盘阀组件包括第一入口腔室,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腔室,具有第二入口;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腔室开口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二腔室开口;第一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一可动盘;第二盘阀子组件,位于第二入口腔室和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之间,第二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二可动盘;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可旋转以分别改变从第一入口腔室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流体流动路径和改变从第二入口腔室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流体流动路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通道盘阀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Multichannel disc valve assembly, multichannel disc valve system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ulti-channel disc valve component, a multi-channel disc valve system and an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The multichannel disc valve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inlet chamber with a first inlet, a second inlet chamber with a second inlet, a multichannel mixing chamber body with at least one first chamber opening in flui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irst inlet chamber and at least one second chamber opening in flui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econd inlet chamber, a first disc valve sub assembly including a first movable disc, a second disc valve The second disc valve sub assembly includes a second movable disc; the first movable disc and the second movable disc can be rotated to change the flow path from the first oral cavity to the multi-channel mixing chamber main body and the flow path from the second oral cavity to the multi-channel mixing chamber main body resp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s a multi-channel disc valve system and an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通道盘阀组件、多通道盘阀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盘阀组件,其适合但不一定专门用于汽车冷却流体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多通道盘阀系统,以及一种组装这种多通道盘阀系统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采用球阀装置来控制系统周围的流体流动,但由于产生流体密封所需的精度需求,因此,球阀装置制造起来很庞大并且相对昂贵。这种球阀装置通常还需要多个致动器来单独控制每个球,这进一步增加了这种装置的制造复杂性。此外,为了提供合适的流体密封性,现有的球阀装置必须作为单个单元进行单独生产。这就限制了球阀装置的实用性,因为必须为每种不同的应用创建专门定制的阀门布置,不同的需求就要创造不同的球阀装置,因此,现有的球阀装置通用性低。由于需要更复杂的冷却装置,特别是在提供混合动力车辆的汽车环境中,例如,需要对电池进行额外的冷却,因此更加需要提供低成本且简单的阀装置。因此,现有的球阀装置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通道盘阀组件、多通道盘阀系统及其组装方法。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多通道盘阀组件,包括:第一入口腔室,所述第一入口腔室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腔室,所述第二入口腔室具有第二入口;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腔室开口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二腔室开口,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多个出口;第一盘阀子组件,所述第一盘阀子组件位于第一入口腔室和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之间,第一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一可动盘;和第二盘阀子组件,所述第二盘阀子组件位于第二入口腔室和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之间,第二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二可动盘;所述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可旋转以分别改变从第一入口腔室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流体流动路径和改变从第二入口腔室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流体流动路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通道盘阀组件允许在使用盘阀的同时还进行多通道输入。旋转可动盘以实现对流体流动的选择性控制,可以满足更复杂的冷却环境的需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动盘与所述第一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一腔室开口之间的相对构造与第二可动盘与所述第二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二腔室开口之间的相对构造不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一腔室开口匹配的形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定位在第一可动盘和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盘阀子组件还包括第一静止板,第一可动盘可转动抵靠该第一静止板,并且第一静止板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孔的盘,至少一个孔与所述第一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一腔室开口相匹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具有与所述第二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二腔室开口匹配的形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位于第二可动盘和多通道混合腔体之间。将密封元件匹配设置到腔室开口确保了从第一入口腔室或第二入口腔室不会泄漏到错误的混合腔体中。具体地,提供静止板作为每个盘阀子组件的一部分,静止板将密封元件压靠在多通道混合室主体上,同时提供可动盘抵靠静止板的平坦表面上以自由旋转。这对于加压流体来说是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盘阀子组件还包括第二静止板,第二可动盘可转动抵靠该第二静止板,并且其中第二静止板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孔的盘,至少一个孔与第二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二腔室开口相匹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穿过其中的四分之一圆孔。四分之一圆孔提供了控制通过多通道混合室主体的每个端部的流体进行四向的选择,这允许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复杂流动路径的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两个所述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三个所述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第一端包括与三个所述出口对应的三个第一腔室开口,并且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第二端包括两个第二腔室开口,对应于三个所述出口中的两个。五通混合室组件的布置导致不同的流动和混合流动,这可以实现加压增益,有利于系统的成功运行。三出口布置可以用于更复杂的冷却环境,特别是在提供混合动力车辆的汽车环境中,例如,其中冷却剂流体可能需要用于其冷却系统的至少三个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口腔室、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和第二入口腔室以堆叠配置设置。堆叠配置节省空间,允许集成到实际应用中成为可能,制造起来不会很庞大。此外,它可以允许随时更换作为模块化系统的一部分的混合室组件来实现不同的需求,这大大降低制造成本,因为仅需要更换该部件就可提供定制的流体流动配置。本申请的设计通用性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轴,所述轴与所述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接合以允许其同时旋转,并且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包括穿过其中的轴接收孔,用于接收轴。更优选地,轴接收孔位于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中心。通过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提供轴接收孔不仅改善了轴的原位支撑,而且有助于形成组件的有利堆叠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驱动地联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的致动器可以是无刷DC电动机。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均被一个致动器驱动。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的同时旋转具有不需要为每个可动盘提供独立致动器的优点,而这在球阀装置中必须要多个致动器来单独控制每个球。本申请的一个轴可用于产生复杂的流动路径布置,其由一个致动器驱动,这降低了多通道盘阀组件的成本和复杂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可驱动地连接到轴上,以驱动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部分-壳体;为所述第一入口腔室设置的第一壳体部,为所述第二入口腔室设置的第二壳体部,为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设置的第三壳体部。使用多部分-壳体进一步提高了组件模块化的能力,允许选择性地插入适当的多通道混合室主体,而无需更换每个新系统的入口腔室,本申请通用性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均采用陶瓷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包括多个流体不相通的腔体部。多个流体不相通的腔体部的设计改善了组件对在可动盘旋转时限定的各种流体流动路径之间的泄漏的阻力。本专利技术二方面,提供一种多通道盘阀系统,包括:第一入口腔室,所述第一入口腔室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腔室,所述第二入口腔室具有第二入口;混合室组件,包括: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腔室开口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二腔室开口,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多个出口;第一盘阀子组件,所述第一盘阀子组件位于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第一端,第一盘阀组件包括第一可动盘;第二盘阀子组件,所述第二盘阀子组件位于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第二端,第二盘阀组件包括第二可动盘;和驱动传动装置,其与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盘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入口腔室,所述第一入口腔室具有第一入口;/n第二入口腔室,所述第二入口腔室具有第二入口;/n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腔室开口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二腔室开口,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多个出口;/n第一盘阀子组件,所述第一盘阀子组件位于第一入口腔室和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之间,第一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一可动盘;和/n第二盘阀子组件,所述第二盘阀子组件位于第二入口腔室和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之间,第二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二可动盘;/n所述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可旋转以分别改变从第一入口腔室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流体流动路径和改变从第二入口腔室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流体流动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31 GB 1808925.0;20180601 GB 1808977.11.一种多通道盘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入口腔室,所述第一入口腔室具有第一入口;
第二入口腔室,所述第二入口腔室具有第二入口;
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腔室开口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入口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二腔室开口,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多个出口;
第一盘阀子组件,所述第一盘阀子组件位于第一入口腔室和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之间,第一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一可动盘;和
第二盘阀子组件,所述第二盘阀子组件位于第二入口腔室和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之间,第二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二可动盘;
所述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可旋转以分别改变从第一入口腔室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流体流动路径和改变从第二入口腔室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流体流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盘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动盘与所述第一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一腔室开口之间的相对构造与第二可动盘与所述第二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二腔室开口之间的相对构造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盘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一腔室开口匹配的形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定位在第一可动盘和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之间;第一盘阀子组件还包括第一静止板,第一可动盘可转动抵靠该第一静止板,并且第一静止板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孔的盘,至少一个孔与所述第一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一腔室开口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盘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阀子组件包括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具有与所述第二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二腔室开口匹配的形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位于第二可动盘和多通道混合腔体之间;所述第二盘阀子组件还包括第二静止板,第二可动盘可转动抵靠该第二静止板,并且其中第二静止板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孔的盘,至少一个孔与第二腔室开口或每个第二腔室开口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盘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穿过其中的四分之一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盘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两个所述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盘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具有三个所述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通道盘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第一端包括与三个所述出口对应的三个第一腔室开口,并且多通道混合腔室主体的第二端包括两个第二腔室开口,对应于三个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利维尔·马克伊曼纽尔·维尤查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