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92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包括顶升装置主体,所述顶升装置主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第一活塞腔的内部安装有顶升杆,所述第二活塞腔的内部安装有加强防护杆,所述托板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的顶部安装有抗压杆,所述抗压杆的顶部安装有防滑顶板,所述加强防护杆的顶部安装有加强支撑头,所述加强支撑头的顶部安装有锁头,且锁头与加强支撑头之间安装有缓冲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顶升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且第一活塞腔设置有六个,在六个第一活塞腔内均安装有顶升杆,通过六个顶升杆同时对托板支撑,使顶升强度大大增大,动力能力提高。

A self-locking lifting device of bridge be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lf-locking bridge beam jac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jacking device main body, a support seat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jacking device main body, a connecting seat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seat, a jacking rod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first piston chamber, a reinforced protective rod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second piston chamber, a buffer sleeve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a buffer sleeve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buffer sleeve The top of the compressive rod is installed with a antiskid top plate, the top of the reinforced protective rod is installed with a reinforced support head, the top of the reinforced support head is installed with a lock head, and a buffer rod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lock head and the reinforced support head. The main body of the jack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ston cavity and a second piston cavity, and the first piston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six, and the six first piston cavities are equipped with jacking rods, which are simultaneously support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by six jacking rods, so that the jacking strength is greatly increased and the power energ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顶升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顶升装置用来对桥梁的顶升进行控制,可以防止桥梁坍塌,且方便对桥梁的高低进行控制,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液压千斤顶又称油压千斤顶,是一种采用柱塞或液压缸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简单起重设备一般只备有起升机构,用以起升重物,千斤顶有外壳、大活塞、小活塞、扳手、油箱等部件组成,工作原理是扳手往上走带动小活塞向上,油箱里的油通过油管和单向阀门被吸进小活塞下部,扳手往下压时带动小活塞向下,油箱与小活塞下部油路被单向阀门堵上,小活塞下部的油通过内部油路和单向阀门被压进大活塞下部,因杠杆作用小活塞下部压力增大数十倍,大活塞面积又是小活塞面积的数十倍,由手动产生的油压被挤进大活塞,由帕斯卡原理知大小活塞面积比与压力比相同。目前阶段的桥梁顶升装置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顶升的强度不够,防护能力差,且缓冲效果差,无法对桥梁进行自锁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顶升的强度不够,防护能力差,且缓冲效果差,无法对桥梁进行自锁防护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包括顶升装置主体,所述顶升装置主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顶升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轴架,所述轴架上安装有输气管卷收轴,所述输气管卷收轴上安装有输气管,所述顶升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的内部安装有顶升杆,所述第二活塞腔的内部安装有加强防护杆,所述顶升杆和加强防护杆的一端均安装有活塞头,所述顶升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的顶部安装有抗压杆,所述抗压杆的顶部安装有防滑顶板,所述加强防护杆的顶部安装有加强支撑头,所述加强支撑头的顶部安装有锁头,且锁头与加强支撑头之间安装有缓冲杆。优选的,所述锁头的外侧安装有卡齿,且卡齿与锁头设置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底部设置有锁槽,且锁槽的边侧设置有卡齿啮合槽。优选的,所述锁头通过卡齿与锁槽上的卡齿啮合槽镶嵌锁扣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的底部均安装有分流管,且分流管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口。优选的,所述顶升装置主体的底部安装有螺头,且顶升装置主体通过螺头与连接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的内部均设置有油液层和储气层,且油液层位于活塞头的下方,储气层位于油液层的下方。优选的,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连接,且进气口设置在多个分流管的连接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顶升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且第一活塞腔设置有六个,在六个第一活塞腔内均安装有顶升杆,通过六个顶升杆同时对托板支撑,使顶升强度大大增大,动力能力提高,且第二活塞腔的内部安装有加强防护杆,在加强防护杆的顶部安装有加强支撑头,在加强支撑头的顶部安装有锁头,通过其可以对托板进行加强防护支撑,增大顶升效果,在托板的底部设置有锁槽,在锁槽的边侧设置有卡齿啮合槽,通过锁头方便与锁槽镶嵌固定,通过其可以进行自锁固定,防止顶升杆过压损坏,增大安全性,且在托板的顶部安装有抗压杆,在抗压杆上安装有缓冲套,通过其可以增大防滑顶板的缓冲能力,增大装置的抗压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顶升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托板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抗压杆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头的俯视图。图中:1、防滑顶板;2、抗压杆;3、缓冲套;4、托板;5、顶升杆;6、加强支撑头;7、顶升装置主体;8、支撑座;9、连接座;10、锁头;11、缓冲杆;12、加强防护杆;13、输气管卷收轴;14、轴架;15、输气管;16、第一活塞腔;17、活塞头;18、油液层;19、储气层;20、第二活塞腔;21、分流管;22、进气口;23、接口;24、锁槽;25、卡齿啮合槽;26、卡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包括顶升装置主体7,顶升装置主体7的底部安装有螺头,且顶升装置主体7通过螺头与连接座9固定连接,通过螺头设计方便顶升装置主体7与连接座9的连接固定,顶升装置主体7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8,支撑座8方便顶升装置主体7的放置,支撑座8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9,顶升装置主体7的一侧安装有轴架14,轴架14方便输气管卷收轴13的安装,轴架14上安装有输气管卷收轴13,输气管卷收轴13用来对输气管15进行卷收,方便控制输气管15进行远距离输气,输气管卷收轴13上安装有输气管15,输气管15的一端与进气口22连接,且进气口22设置在多个分流管21的连接处,顶升装置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腔16和第二活塞腔20,第一活塞腔16和第二活塞腔20的内部均设置有油液层18和储气层19,且油液层18位于活塞头17的下方,储气层19位于油液层18的下方,第一活塞腔16和第二活塞腔20的底部均安装有分流管21,分流管21可以将由输气管15输送的气体分流至六个第一活塞腔16和一个第二活塞腔20内,且分流管21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口22,第一活塞腔16的内部安装有顶升杆5,第二活塞腔20的内部安装有加强防护杆12,顶升杆5和加强防护杆12的一端均安装有活塞头17,顶升杆5的另一端安装有托板4,托板4方便抗压杆2的安装,用来qui抗压杆2进行支撑,托板4的底部设置有锁槽24,且锁槽24的边侧设置有卡齿啮合槽25,锁槽24设计方便与加强防护杆12的顶端的锁头10锁扣连接,托板4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套3,缓冲套3可以提高抗压杆2的缓冲能力,增大其安全性能,缓冲套3的顶部安装有抗压杆2,抗压杆2的顶部安装有防滑顶板1,加强防护杆12的顶部安装有加强支撑头6,加强支撑头6的顶部安装有锁头10,锁头10通过卡齿26与锁槽24上的卡齿啮合槽25镶嵌锁扣连接,锁头10的外侧安装有卡齿26,且卡齿26与锁头10设置为一体结构,且锁头10与加强支撑头6之间安装有缓冲杆1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设备在使用时,将顶升装置主体7放置在桥梁下方,使防滑顶板1接触桥梁的底部,通过输气管15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包括顶升装置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主体(7)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9),所述顶升装置主体(7)的一侧安装有轴架(14),所述轴架(14)上安装有输气管卷收轴(13),所述输气管卷收轴(13)上安装有输气管(15),所述顶升装置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腔(16)和第二活塞腔(20),所述第一活塞腔(16)的内部安装有顶升杆(5),所述第二活塞腔(20)的内部安装有加强防护杆(12),所述顶升杆(5)和加强防护杆(12)的一端均安装有活塞头(17),所述顶升杆(5)的另一端安装有托板(4),所述托板(4)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套(3),所述缓冲套(3)的顶部安装有抗压杆(2),所述抗压杆(2)的顶部安装有防滑顶板(1),所述加强防护杆(12)的顶部安装有加强支撑头(6),所述加强支撑头(6)的顶部安装有锁头(10),且锁头(10)与加强支撑头(6)之间安装有缓冲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包括顶升装置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主体(7)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9),所述顶升装置主体(7)的一侧安装有轴架(14),所述轴架(14)上安装有输气管卷收轴(13),所述输气管卷收轴(13)上安装有输气管(15),所述顶升装置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腔(16)和第二活塞腔(20),所述第一活塞腔(16)的内部安装有顶升杆(5),所述第二活塞腔(20)的内部安装有加强防护杆(12),所述顶升杆(5)和加强防护杆(12)的一端均安装有活塞头(17),所述顶升杆(5)的另一端安装有托板(4),所述托板(4)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套(3),所述缓冲套(3)的顶部安装有抗压杆(2),所述抗压杆(2)的顶部安装有防滑顶板(1),所述加强防护杆(12)的顶部安装有加强支撑头(6),所述加强支撑头(6)的顶部安装有锁头(10),且锁头(10)与加强支撑头(6)之间安装有缓冲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10)的外侧安装有卡齿(26),且卡齿(26)与锁头(10)设置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交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