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制备方法、返抛光装置、返工工艺及玻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78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制备方法、返抛光装置、返工工艺及玻璃,涉及玻璃抛光技术领域。返抛光组合板包括置于抛光机台下盘上的底板、保护层和承载板;保护层设置于底板与承载板之间;承载板具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与保护层围成的空间形成放置腔,放置腔用于放置待修复玻璃。返工工艺包括:将多个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放置在抛光机台下盘,将待修复玻璃放于放置腔中,合闭上盘进行抛光。本发明专利技术丝印后正面划伤不良的产品采用返抛光组合板和装置返抛光加工,操作装置、工艺简单,返抛光后产品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良率高且稳定,缓解了原退镀返工工艺工序繁琐、报废率高、良率低、成本高的缺陷。

The back polishing composite plate, its preparation method, back polishing device, rework process and glass for repairing the front scratch of glass screen prin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k polishing composite plate for repairing the scratch on the front of glass screen,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 back polishing device, a rework process and glass,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lass polishing. The back polishing composite plate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 protective layer and a bearing plate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plate of the polishing machine; the protective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bearing plate; the bearing plate has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each of which forms a placement cavity with the space enclosed by the protective layer, and the placement cavity is used to place the glass to be repaired. The rework process includes: evenly placing multiple back polishing composite plates at the bottom of the polishing machine, placing the glass to be repaired in the placement cavity, closing the plate for polishing. The product with bad front scratch after silk screen printing is processed by back polishing combination plate and device, the operation device and process are simple, the product appearance yield after back polishing is high, the scrap rate is low, the yield rate is high and stable, and the defects of tedious process, high scrap rate, low yield rate and high cost of the original back plating rework process are rel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制备方法、返抛光装置、返工工艺及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抛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制备方法、返抛光装置、返工工艺及玻璃。
技术介绍
目前2D、2.5D玻璃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玻璃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经常需要进行抛光工序。目前2D、2.5D玻璃丝印后产品制程过程中正面容易出现划伤等缺陷,需要返工进行修复。传统返工工艺为退镀返工工艺,主要流程包括:退镀→分BIN→平磨→平检→加压→应力测试→返磨→成品检验→包装,即需要先退镀退掉产品上的丝印层,变成白玻后,重新返扫磨,返扫磨后玻璃还需要重新经过强化、返磨、清洗、丝印等工序,严重浪费辅料、工时、效率等,返工成本大大增加。同时退镀返工工艺各工序操作损耗报废率高,易出现以下四个问题点:1、退镀工序插架退镀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与产品碰撞、重叠等现象,退镀工序后产品报废率为15%-20%;2、平磨、扫磨返工前需要对每片产品做分BIN处理,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碰撞、重叠等,故有造成二次划伤不良等现象;3、平磨、扫磨时机台去除量不稳定,会出现整磨产品厚度走下限报废风险;4、强化工序生产难以管控,这主要由于平磨生产时不是将每片产品的应力值都消除,所以强化只能凭经验去生产,如出炉应力值不良还需要返加压。由于退镀返工工艺工序流程长,各工序都存在操作损耗,因此整个过程报废率较高,各工序人力、物料成本高。因此,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返工工艺,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该返抛光组合板结构简单,通过采用返抛光组合板对正面划伤产品返抛光加工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组装方便简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抛光机台和多个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装置,使用具有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返抛光装置能够有效保护丝印面,返抛光加工获得的返工产品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通过在抛光机台下盘上使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使得在抛光过程中不损伤丝印面,返抛光加工获得的返工产品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该返工工艺简单,正面浅划伤无需再进行退镀工序,节约各工序人力、物料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玻璃,使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玻璃进行返抛光后得到,或采用上述返工工艺返工后得到。返工后玻璃出现划伤、崩边不良产品少,良率高,报废率低。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所述返抛光组合板包括置于抛光机台下盘上的底板、保护层和承载板;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承载板具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与所述保护层围成的空间形成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形状能够与待修复玻璃外形匹配,用于放置待修复玻璃。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为实心纤维板,优选为实心纤维牙板;优选所述底板呈圆形;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为纤维板,优选为纤维牙板;优选所述承载板呈圆形;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阻力布;优选阻力布呈圆形,直径为250-300mm;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厚度为1-2mm;和/或,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2mm;和/或,所述承载板的厚度小于待修复玻璃厚度1.5-1.8mm。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各个所述通孔以所述承载板的圆心为中心对称均匀排布。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底板表面贴所述保护层,在所述保护层表面放置具有多个通孔的所述承载板,组装成所述返抛光组合板。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台,以及多个上述返抛光组合板或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组装成的返抛光组合板;多个所述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排布在抛光机台下盘上。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返抛光组合板的个数为4-8个。优选地,抛光机台下盘设有抛光革;优选地,抛光机台上盘设有地毯。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上述返抛光组合板或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组装成的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放置在抛光机台下盘;将待修复玻璃放于所述放置腔中,使待修复玻璃背面接触所述保护层;合闭抛光机台上盘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得到返工后玻璃。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抛光机台下盘设有抛光革;优选地,抛光机台上盘设有地毯;优选地,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优选地,抛光完成后按20-30%比例抽检产品应力值。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抛光加工工艺参数包括:抛光机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和/或,抛光机台转速为25±5rpm;和/或,加工时间为180±30s。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使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玻璃进行返抛光后得到,或采用上述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返工后得到。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包括底板、保护层和承载板,保护层设置于底板和承载板之间,结构简单。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返抛光组合板底板放置在抛光机台下盘,待修复玻璃的划伤正面朝上放置在承载板放置腔内,待修复玻璃背面与保护层接触,合闭上盘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玻璃产品进行返抛光修复,保护层的使用在抛光时能有效保护丝印面,防止玻璃丝印面遭到划伤,实现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的玻璃产品的返工。通过在抛光机台下盘上放置上述返抛光组合板,使用具有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返抛光装置使抛光修复后的玻璃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能有效保护丝印面,因此对丝印后产品正面浅划伤修复返工时只需返抛光修复即可,无需退镀后再返磨,简化了返工工序,节约人力、物料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通过在抛光机台下盘上使用本专利技术返抛光组合板,使得在抛光过程中不损伤丝印面,返抛光加工获得的返工产品外观良率高且稳定,报废率低。该返工工艺操作简单,工艺稳定,成品检验QC检验出丝印后正面划伤不良的产品,采用返抛光组合板装置返抛光加工,正面浅划伤无需进行退镀工序,直接返磨即可,节约了各工序人力、物料成本,和传统工艺相比简化了工序,各工序节约人力约1~2人,同时节约各工序物料成本的使用,易于推广,具有较大应用价值。(3)采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返抛光后或采用上述返工工艺返工后得到的玻璃修复效果好,划伤、崩边不良产品少,报废率低、报废率低于5%,外观良率高、良率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抛光组合板包括置于抛光机台下盘上的底板、保护层和承载板;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承载板具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与所述保护层围成的空间形成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形状能够与待修复玻璃外形匹配,用于放置待修复玻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抛光组合板包括置于抛光机台下盘上的底板、保护层和承载板;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承载板具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与所述保护层围成的空间形成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形状能够与待修复玻璃外形匹配,用于放置待修复玻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实心纤维板,优选为实心纤维牙板;优选所述底板呈圆形;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为纤维板,优选为纤维牙板;优选所述承载板呈圆形;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阻力布;优选阻力布呈圆形,直径为250-300mm;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厚度为1-2mm;和/或,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2mm;和/或,所述承载板的厚度小于待修复玻璃厚度1.5-1.8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通孔以所述承载板的圆心为中心对称均匀排布。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底板表面贴所述保护层,在所述保护层表面放置具有多个通孔的所述承载板,组装成所述返抛光组合板。


5.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机台,以及多个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返抛光组合板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组装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群飞邓海平任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