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73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其特征在于该管由外层(1)、夹层(2)、内层(3)紧密结合而成,其中,外层(1)和内层(3)由导电碳黑构成,夹层(2)由聚氯乙烯构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的通风管和排水管,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静电阻燃的排气管。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的环境是相对湿度高,而且存在有酸性水、腐蚀性气体和瓦斯,有时会因静电积聚而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目前,绝大部分矿井中所使用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是钢铁管道,由于钢铁管道内表面较为粗糙,当易爆气体在其内运行时,极易产生静电,从而产生火花引起爆炸,严重时会引起井毁人亡的事故发生,使用这种管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因其极易被腐蚀,使用寿命较短;还有一种玻璃钢管,其本身具有阻燃的特性,它是在其内表面涂有一层抗静电材料,以此来降低表面电阻,从而达到抗静电的目的,但其缺点是涂层易磨损,导致玻璃钢管不再具有抗静电性能,从而也影响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抗静电、阻燃效果好的、使用寿命长的煤矿井下用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该管由外层、夹层、内层紧密结合而成,其中,外层和内层由导电碳黑构成,夹层由聚氯乙烯构成。其中,所述的导电碳黑是乙炔碳黑或曹法碳黑,最好内、外层由同一种碳黑构成。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因为本技术设计了导电碳黑构成的内、外层,其表面电阻很小,不意产生静电,同时,其内表面十分光滑,气流通过时与内表面形成的摩擦更不易产生静电,从而可以避免火花的产生,由于碳黑本身具有耐腐蚀的特性,其使用寿命大大增长;同时,夹层采用聚氯乙烯,依据其本身优良的阻燃性,使本技术具有优质的阻燃性能,因此,本技术具有优良的双抗性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可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给排水、注浆的管道或石油、化工工业管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外层1、夹层2、内层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该管由外层1、夹层2、内层3紧密结合而成,其中,外层1和内层3均由乙炔碳黑构成,夹层2由聚氯乙烯构成。该管的制作工艺是采用混合热挤工艺将外层1、夹层2、内层3一次性热挤成型。实施例2一种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该管由外层1、夹层2、内层3紧密结合而成,其中,外层1和内层3均由曹法碳黑构成,夹层2由聚氯乙烯构成。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制作成型。实施例3一种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该管由外层1、夹层2、内层3紧密结合而成,其中,外层1由曹法碳黑构成,内层3由乙炔碳黑构成,夹层由聚氯乙烯构成,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制作成型。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其特征在于该管由外层(1)、夹层(2)、内层(3)紧密结合而成,其中,外层(1)和内层(3)由导电碳黑构成,夹层(2)由聚氯乙烯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碳黑是乙炔碳黑或曹法碳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外层(1)和内层(3)是由同一种导电碳黑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下用管,尤其是用作通风管,该管由外层、夹层、内层紧密结合而成,其中,外层和内层由导电碳黑构成,夹层由聚氯乙烯构成,其特点是内、外层为导电层,表面电阻较小,并十分光滑,气流通过时不会产生静电,更不会形成火花;夹层的聚氯乙烯具有较强的阻燃性能,从而使本技术具有双抗性,此外,由于所选的物质均为耐腐蚀物质,产品的使用寿命长,可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给排水、注浆的管道或石油、化工工业管道。文档编号F16L9/14GK2663765SQ20032010440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赖明水 申请人:四川省内江市新明塑料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明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内江市新明塑料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