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城专利>正文

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44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它由玻璃钢管(1)和金属表面层(2)组成,其特征是:A、玻璃钢管(1)由环向玻璃纤维纱(3)和纵向玻璃纤维纱(4)交叉铺设而成,其中环向玻璃纤维纱(3)按管道的圆周分布,纵向玻璃纤维纱(4)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平行;B、在玻璃钢管(1)外壁缠绕有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呈一夹角β的金属带(5)作金属表面层(2)。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各自的优势,不仅解决了阻燃、抗静电的问题,而且使产品具有耐腐蚀、耐强紫外线及大气腐蚀的优点,并且强度和刚度高,价格又适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尤其是适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给排水、压风、喷浆的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二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管道有金属类管道和非金属类管道,金属管道有不锈钢、焊接碳钢、球墨铸铁、铝、铜管;非金属类管道有水泥、聚氯乙烯、玻璃钢管。前述两类管道的缺点是金属类管道价格高,易锈蚀,密度大,安装施工不方便。非金属类的水泥管表面粗糙,过水、过气阻力大,水密性、气密性差,厚重、安装不方便;聚氯乙烯管不阻燃、不抗静电,强度低,不耐紫外线及大气腐蚀;目前所用的玻璃钢管虽然比其他几种管道优势,但由于它的玻璃纤维按与管道轴心线倾斜的斜向纤维和环向玻璃纤维交叉铺设形成,因而,存在不均质问题,管道的纵向和环向强度不均。此外,纯玻璃钢管道的阻燃、抗静电、耐紫外线及强度、刚度较金属管道弱。三、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适中,又耐腐蚀,抗静电、阻燃,并且重量轻、强度高的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包括玻璃钢管,其关键在于A、玻璃钢管由环向玻璃纤维纱和纵向玻璃纤维纱交叉铺设而成,其中环向玻璃纤维纱按管道的圆周分布,纵向玻璃纤维纱与玻璃钢管的轴心线平行;B、在玻璃钢管外壁缠绕有与玻璃钢管的轴心线呈一夹角β的金属带作金属表面层。本技术将玻璃钢结构层按环向玻璃纤维纱和纵向玻璃纤维纱交叉铺设,可克服复合材料的不均质问题,同时能充分发挥管道纵向、环向主要受力部位的强度特性。在玻璃钢管外表面缠绕金属带作表面层,不仅增加了阻燃、抗静电、耐紫外线及大气腐蚀的能力,而且降低了成本。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各自的优势,不仅解决了阻燃、抗静电的问题,而且使产品具有耐腐蚀、耐强紫外线及大气腐蚀的优点,并且强度和刚度高,价格又适中。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玻璃钢管1的纤维结构展开图;图4是图1中金属表面层2的金属带5分布结构展开图。五具体实施方式请看图1、图2,本技术主要由玻璃钢管1和金属表面层2组成。结合图3可看到,玻璃钢管1由环向玻璃纤维纱3和纵向玻璃纤维纱4交叉铺设而成,其中环向玻璃纤维纱3按管道的圆周分布,纵向玻璃纤维纱4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平行;如图4所示,在玻璃钢管1外壁缠绕有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呈一夹角β的金属带5作金属表面层2。从图4还可看到缠绕在玻璃钢管1外表面的金属带5与玻璃钢管1轴心线的夹角β为55~57°。结合图1、图4进一步得知本实施例所述金属表面层2中的金属带5均匀缠绕在玻璃钢管1表面上。本技术所述玻璃钢管1主要起到承载压力和传递力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压力和刚度,设计玻璃纤维不同的铺设层数。层数越多,所承载的压力和刚度越高,反之所承载的压力和刚度就低。根据用力方向的不同,调节不同方向上玻璃纤维铺设的层数,如果需要增加轴向应力,则增加径向纱的铺层,如果需要增加环向应力,则增加环向纱的铺层。玻璃钢管的总厚度不小于3mm。本技术所述金属表面层2是等距缠绕在管道表面上的金属带(或箔)5,根据不同的管径选用不同宽度的金属带(箔),管径小金属带(箔)窄,管径大金属带(箔)宽。本层主要起到阻燃、抗静耐紫外线及大气腐蚀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包括玻璃钢管(1),其特征在于A、玻璃钢管(1)由环向玻璃纤维纱(3)和纵向玻璃纤维纱(4)交叉铺设而成,其中环向玻璃纤维纱(3)按管道的圆周分布,纵向玻璃纤维纱(4)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平行;B、在玻璃钢管(1)外壁缠绕有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呈一夹角β的金属带(5)作金属表面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缠绕在玻璃钢管(1)外表面的金属带(5)与玻璃钢管(1)轴心线的夹角β为55~5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其特征在于金属表面层(2)中的金属带(5)均匀缠绕在玻璃钢管(1)表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它由玻璃钢管(1)和金属表面层(2)组成,其特征是A、玻璃钢管(1)由环向玻璃纤维纱(3)和纵向玻璃纤维纱(4)交叉铺设而成,其中环向玻璃纤维纱(3)按管道的圆周分布,纵向玻璃纤维纱(4)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平行;B、在玻璃钢管(1)外壁缠绕有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呈一夹角β的金属带(5)作金属表面层(2)。该技术使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各自的优势,不仅解决了阻燃、抗静电的问题,而且使产品具有耐腐蚀、耐强紫外线及大气腐蚀的优点,并且强度和刚度高,价格又适中。文档编号F16L9/147GK2783089SQ20052000910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李长城 申请人:李长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表层玻璃钢复合管道,包括玻璃钢管(1),其特征在于:A、玻璃钢管(1)由环向玻璃纤维纱(3)和纵向玻璃纤维纱(4)交叉铺设而成,其中环向玻璃纤维纱(3)按管道的圆周分布,纵向玻璃纤维纱(4)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平行;B、在玻璃钢管(1)外壁缠绕有与玻璃钢管(1)的轴心线呈一夹角β的金属带(5)作金属表面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城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