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58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合支撑结构,包括:底部安装模块;定位支撑机构,定位支撑机构设置在底部安装模块上;弹性机构,弹性机构设置在定位支撑机构上,弹性机构由多块弹性组件构成,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体模块,在弹性体模块上设有通气单元;其中通气单元包括:通孔,通孔延垂直方向贯通设置在弹性体模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结构简单、方便维护。基于上述结构上的改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地采用了嵌套和层叠两种混合安装方式,可以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模块化布置不同的支撑组合,结构简单,多样化组合安装,通过模块的组合变化解决了上述问题。

Mixed support structure

The hybrid support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bottom installation module; a positioning support mechanism, wherein the positioning support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installation module; an elastic mechanism, wherein the elastic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positioning support mechanism, wherein the elastic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elastic components, wherein the elastic component includes: an elastic module, wherein the elastic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 ventilation unit; wherein, the ventilation unit The through-hole is arranged on the elastomer modul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further adopts two hybrid installation modes of nesting and stacking, which can modularize different support combinations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diversified combination installation, and solves the above problem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change of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模块化人体曲线支撑体中,多考虑模块的水平方向不同软硬的设计和布置。现有技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用于人体的模块化支撑元件》(申请号:201580045423.8)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的支撑元件,比如用于车辆、自行车或摩托车或运动设备的车座,所述支撑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衬垫部件(3)和基部部件或本体(2),所述基部部件(2)包括使用期间的上表面(2a)和使用期间的下表面(2b),所述至少一个衬垫部件(3)包括使用期间的上表面(3a)和意在与所述基部部件(2)的使用期间的所述上表面(2a)接合的使用期间的下表面(3b),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包括将所述基部部件(2)锚定至所述至少一个衬垫部件(3)的可移除的锚定装置(7、8、9、10),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衬垫部件(3)包括使用期间在下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刚性支撑层(24a)。但是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不易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混合支撑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混合支撑结构,包括:底部安装模块;定位支撑机构,所述定位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模块上;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撑机构上,所述弹性机构由多块弹性组件构成,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体模块,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设有通气单元;其中所述通气单元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延垂直方向贯通设置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通槽,所述通槽延水平方向贯通设置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所述通槽穿过所述通孔。优选地,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还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延水平方向贯通设置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所述通槽穿过所述通孔。优选地,所述通槽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通槽分别位于所述弹性体模块相向的两个面上。优选地,多块所述弹性组件相互连接,相邻的所述弹性组件之间的所述通槽相互连通,形成所述弹性机构。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的数量为多层。优选地,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定位支撑组件。优选地,所述定位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模块,所述底座模块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模块上;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模块上,所述弹性柱的另一端插入所述通孔内。优选地,在所述底座模块内还设有传感器。优选地,在所述底座模块内还设有动力件。优选地,在所述底部安装模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定位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势:结构简单、方便维护。基于上述结构上的改善,本技术还进一步地采用了嵌套和层叠两种混合安装方式,可以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模块化布置不同的支撑组合,结构简单,多样化组合安装,通过模块的组合变化解决了上述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混合支撑结构弹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合支撑结构弹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混合支撑结构定位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混合支撑结构定位支撑机构与弹性机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混合支撑结构定位支撑机构与底部安装模块安装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混合支撑结构定位支撑机构与底部安装模块安装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混合支撑结构爆炸图。图中:1-底部安装模块2-弹性体模块3-通孔4-通槽5-底座模块6-弹性柱7-传感器8-动力件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混合支撑结构,弹性体模块2为条块状结构,垂直方向有若干通孔3;通过通孔3嵌套、层叠安装嵌套在定位支撑机构上。弹性体模块2在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水平方向布置通风的通槽4、和垂直通孔3相连通,形成立体通气单元。多块弹性组件相互连接,相邻的弹性组件之间的通槽4相互连通,形成弹性机构。带通孔3的弹性机构通过嵌套定位支撑机构进行定位安装,结构牢固,安装方便。可以通过调整弹性体模块2的组合、安装位置,形成符合用户要求的软硬度支撑关系。层叠的通气单元有利于空气流通。定位支撑组件包括若干弹性柱6和底座模块5。弹性柱6锁在底座模块5上。在底座模块5内可以安装连通外部的传感器7和通气动力件8(例如风扇、气管等),配合控制模块,形成支撑结构内部自清洁系统。底部安装模块1用于安装和固定定位支撑机构,底部安装模块1可以为平面结构或带有凹槽9的结构。本技术混合支撑结构,首先组装定位支撑机构,将弹性柱6安装在底座模块5上,再将安装好的定位支撑机构固定在底部安装模块1上,最后将弹性机构嵌套入定位支撑机构上。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部安装模块;/n定位支撑机构,所述定位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模块上;/n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撑机构上,所述弹性机构由多块弹性组件构成,所述弹性组件包括:/n弹性体模块,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设有通气单元;其中/n所述通气单元包括:/n通孔,所述通孔延垂直方向贯通设置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安装模块;
定位支撑机构,所述定位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模块上;
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撑机构上,所述弹性机构由多块弹性组件构成,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弹性体模块,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设有通气单元;其中
所述通气单元包括:
通孔,所述通孔延垂直方向贯通设置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还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延水平方向贯通设置在所述弹性体模块上,所述通槽穿过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通槽分别位于所述弹性体模块相向的两个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弹性组件相互连接,相邻的所述弹性组件之间的所述通槽相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魔玛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