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包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23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片、气包、弹性定位体、主气路、气阀和下定位片,所述气包夹设于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之间,所述弹性定位体嵌设于气包的内侧,所述气阀与气包相连通,所述主气路和气阀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用弹性定位体和气包模块的嵌套结构解决了模块化气包组在支撑结构中的定位和安装问题,结构简单轻便;2、通过分布式气包模块的不同气压控制组合,混合定位弹性体固有回弹特性,获得更丰富的支撑效果,并便于数据化控制;3、支撑受力结构合理,可以压缩包装运输。

Gasbag Suppor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ir bag supporting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n upper positioning piece, an air bag, an elastic positioning body, a main air path, an air valve and a lower positioning piece. The air bag is clamped between the upper positioning piece and the lower positioning piece. The elastic positioning body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air bag. The air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bag, and the main air path and the air valve are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1. The nested structure of the elastic positioner and the air bag module solves the positioning and installation problem of the modular air bag group in the support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portable; 2. Through the different air pressure control combinations of the distributed air bag module, the inherent springback characteristic of the mixed positioning elastomer can obtain more abundant support effect, and is convenient for data control. 3. The supporting forc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can be compressed for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包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包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智能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中,由于同时涉及气路、电路、控制系统以及支撑结构,结构复杂、安装困难,无法进行大批量稳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包支撑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包支撑装置,其包括上定位片、气包、弹性定位体、主气路、气阀和下定位片,所述气包夹设于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之间,所述弹性定位体嵌设于气包的内侧,所述气阀与气包相连通,所述主气路和气阀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气路的一端设有动力控制模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阀还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或通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动力控制模块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包设有气嘴,所述气嘴上设有气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定位体为弹簧。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气包支撑装置,其包括弹性定位体、气包、主气路和气阀,所述弹性定位体内具有若干凹槽,所述气包嵌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气阀与气包相连通,所述主气路与气阀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气路的一端设有动力控制模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阀还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动力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气包设有气嘴,所述气嘴上设有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用弹性定位体和气包模块的嵌套结构解决了模块化气包组在支撑结构中的定位和安装问题,结构简单轻便;2、通过分布式气包模块的不同气压控制组合,混合定位弹性体固有回弹特性,获得更丰富的支撑效果,并便于数据化控制;3、支撑受力结构合理,可以压缩包装运输。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提供的气包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2提供的气包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定位片;2、下定位片;3、气包;4、弹性定位体;41、凹槽;5、气阀;6、主气路;7、动力控制模块;8、控制电路板;9、通讯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所涉及的通讯模块可采用I2C或CAN总线等;动力控制模块可采用STM32单片机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包支撑装置,其包括上定位片1、气包3、弹性定位体4、主气路6、气阀5和下定位片2,气包3夹设于上定位片1和下定位片2之间,弹性定位体4嵌设于气包3的内侧,气阀5与气包3相连通,主气路6和气阀5相连通。主气路6的一端设有动力控制模块7。气阀5还与控制电路板8电连接。控制电路板8与动力控制模块7电连接或通讯连接,在通讯连接时,可采用通讯模块9。气包设有气嘴,气嘴上设有气管。弹性定位体4为弹簧。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改变支撑结构某一部分弹性表现(如变软)时,动力控制模块通过对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使相应部分的气包进行放气操作,使气包高度下降,气压减小,降低气包支撑力度。由于气包支撑作用减弱,增加了弹簧形变的行程,从而实现局部支撑变软的效果。反之,当需要改变支撑结构某一部分弹性表现(如变硬)时,动力控制模块控制气阀启动,使相应部分的气包实施充气操作,使气包高度上升,气压增大,增加气包支撑力度。由于气包支撑作用增强,限制了弹簧的形变行程,从而实现局部支撑变软的效果。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包支撑装置,其包括弹性定位体4、气包3、主气路6和气阀5,弹性定位体4内具有若干凹槽41,气包3嵌设于凹槽41内,气阀5与气包3相连通,主气路6与气阀5相连通。主气路6的一端设有动力控制模块7。气阀5还与控制电路板8电连接。控制电路板8与动力控制模块7电连接或通讯连接,在通讯连接时,可采用通讯模块9,气包设有气嘴,气嘴上设有气管。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改变支撑结构某一部分弹性表现(变软)时,动力控制模块通过对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使相应部分的气包进行放气操作,使气包高度下降,气压减小,降低气包支撑力度。由于气包支撑作用减弱,增加了气包之间间隔海绵形变的行程,从而实现支撑结构局部变软的效果。反之,当需要改变支撑结构某一部分弹性表现(变硬)时,动力控制模块控制气阀启动,使相应部分的气包实施充气操作,使气包高度上升,气压增大,增加气包支撑力度。由于气包支撑作用增强,限制了气包之间间隔海绵形变的行程,从而实现支撑结构局部变硬的效果。本技术并不对通信模块涉及方法的内容进行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实现。进一步地,如果要实现需依赖于软件算法或者通信协议等的方法改进才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本技术为硬件平台,利用现有技术中的软件算法或者通信协议相应的软体或者硬件电路予以实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片、气包、弹性定位体、主气路、气阀和下定位片,所述气包夹设于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之间,所述弹性定位体嵌设于气包的内侧,所述气阀与气包相连通,所述主气路和气阀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片、气包、弹性定位体、主气路、气阀和下定位片,所述气包夹设于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之间,所述弹性定位体嵌设于气包的内侧,所述气阀与气包相连通,所述主气路和气阀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路的一端设有动力控制模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还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动力控制模块电连接或通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包设有气嘴,所述气嘴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魔玛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