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34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维移动装置,所述二维移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包括设置有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的移动件,用于驱动移动件前后移动的平移机构以及设置在平移机构上部的用于驱动平移机构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沿管材前进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平移机构驱使移动件运动即可实现管材的推动上料功能,再通过在移动件上设置相互间隔的第一推爪以及第二推爪以及升降机构,将推进路程分为两段,前半段由第一推爪进行推进,后半段经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调整位置后由第二推爪进行推进;在完成推送后移动件返回平移机构中部;即在满足同样的推进长度的条件下,可以有效的缩短平移机构的长度,减少占地面积。

A two-dimensional mobil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o-dimensional moving device, the two-dimensional mov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a frame, which includes a moving piece provided with a first pushing claw and a second pushing claw, a translation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moving piece to move forward and backward,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to move up and down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The first pushing claw and the second pushing claw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the pipe material Set apart. The pushing and feeding function of the pipe material can be realized by driving the moving part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Then, by setting the first pushing claw, the second pushing claw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which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on the moving part, the pushing distance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first half section is pushed by the first pushing claw, and the second half section is pushed by the second pushing claw after the position is adjusted by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after the pushing is completed The moving parts return to the middle of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that is to say, under the same propulsion length, the length of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can be effectively shortened and the floor area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维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材激光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二维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广泛的应用,管材激光加工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管材加工设备的自动上料系统主要是通过设置在导轨上的移动件对管材进行推送,但这样的设置使导轨的长度较长,导致设置的占地面积较大,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维移动装置,克服现有的自动上料系统导轨长度长,占地面积大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在机架上的二维移动装置,包括设置有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的移动件,用于驱动移动件前后移动的平移机构以及设置在平移机构上部的用于驱动平移机构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沿管材前进方向间隔设置。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机架一侧并设有齿条的升降支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与齿轮同轴转动的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与机架的连接件、以及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连接件的一端,所述平移机构与升降支架连接。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与设置在升降支架下方的平移支架、水平滑动设置在平移支架上的第二滑块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滑块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件与第二滑块连接。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滑块以及设置在升降支架一侧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平移支架上的多个链轮、和多个链轮啮合的链条以及驱动链轮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移动件与链条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平移支架上用于调节链条松紧度的压紧链轮以及用于调节压紧链轮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平移支架上方,通过齿轮箱与链轮连接。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支架上方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升降支架滑离机架的限位块。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限位块靠近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缓冲件。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平移支架一侧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一侧用于调节安装板位置的顶紧螺栓,所述压紧链轮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平移机构驱使移动件运动即可实现管材的推动上料功能,再通过在移动件上设置相互间隔的第一推爪以及第二推爪以及升降机构,将推进路程分为两段,前半段由第一推爪进行推进,后半段经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调整位置后由第二推爪进行推进;在完成推送后移动件返回平移机构中部;即在满足同样的推进长度的条件下,可以有效的缩短平移机构的长度,即减少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二维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二维移动装置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移动件位于二维移动装置右侧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移动件位于二维移动装置左侧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升降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平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二维移动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移动装置,一并参见图1至图9所示,安装在机架1上,其包括:设置有第一推爪21和第二推爪22的移动件2,用于驱动移动件2前后移动的平移机构3以及设置在平移机构3上部的用于驱动平移机构3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4,所述第一推爪21和第二推爪22沿管材前进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平移机构3驱使移动件2运动即可实现推动管材进行上料的功能,再通过在移动件2上设置相互间隔的第一推爪21以及第二推爪22,将推进路程分为两段,前半段由第一推爪21进行推进,后半段经平移机构3和升降机构4调整位置后由第二推爪22进行推进;在完成推送后移动件2返回平移机构3中部;即在满足同样的推进长度的条件下,可以有效的缩短平移机构3的长度,减少装置的占地面积,防止平移机构对下个工序造成干涉。如图2所示,现有的上料机构的工作原理:直接通过滑轨滑块进行推送,设滑轨长度为L时,推送距离为L。一并参见图1、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先由第一推爪21推送管材到达平移机构3中部,然后升降机构4将移动件抬起,平移机构3调整第二推爪22至管材的一侧,升降机构4驱动移动件2下降,再通过平移机构3完成第二段的推送。平移机构长3度为L,移动件2上的第一推爪21和第二推爪22的距离为L1,推送的距离为L+L1。即在同样滑轨长度下,可以有效增加运输的距离,反之在一定运输距离要求下,可以有效的缩短滑轨的长度,所述缩短的长度与第一推爪21和第二推爪22的距离相关。进一步的,如图1、图6所示,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机架1一侧并设有齿条42的升降支架41、与齿条42啮合的齿轮43、与齿轮43同轴转动的第一转轴44、连接第一转轴44与机架1的连接件46、以及驱动第一转轴44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5,所述第一转轴44转动设置在连接件46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5可以为电机,也可以为旋转气缸。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46将第一转轴44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再通过齿条42与齿轮43的配合,即可在第一驱动装置45的驱动下,实现升降支架41的升降运动。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直接通过气缸驱动平移机构3进行上下运动;或者通过丝杠结构驱动平移机构3实现上下运动。更进一步的,所述齿条42、升降支架41、齿轮43均设置有两组,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5驱动第一转轴44带动齿轮43转动实现升降的功能。设置两组齿条42、升降支架41、齿轮43,可以有效的提高升降机构4运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如图1、图8所示,所述平移机构3包括与设置在升降支架41下方的平移支架31、水平滑动设置在平移支架31上的第二滑块32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滑块32滑动的驱动机构33,所述移动件2与第二滑块3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支架31上设置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导轨或导向槽,可以有效的提高第二滑块32运动时的稳定性。通过驱动机构33驱动第二滑块32在平移支架31上滑动,即可实现连接在第二滑块32上的移动件2移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气缸驱动实现移动件2的平移运动。进一步的,如图1、图6、图7所示,所述升降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滑块47以及设置在升降支架41一侧的第一滑轨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维移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的移动件,用于驱动移动件前后移动的平移机构以及设置在平移机构上部的用于驱动平移机构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沿管材前进方向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移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的移动件,用于驱动移动件前后移动的平移机构以及设置在平移机构上部的用于驱动平移机构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沿管材前进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机架一侧并设有齿条的升降支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与齿轮同轴转动的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与机架的连接件、以及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连接件的一端,所述平移机构与升降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与设置在升降支架下方的平移支架、水平滑动设置在平移支架上的第二滑块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滑块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件与第二滑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滑块以及设置在升降支架一侧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胡柱夏小川罗贵长赵剑陈根余陈焱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