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卡劳公司专利>正文

两个同轴管件的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31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两个需彼此接合的同轴管件的锁紧装置,此装置具有一个纵向卡子,此卡子可作径向弹性弯曲,装在外管上,至少具有一个在两管接合后可贴靠在内管的一个凸肩上的端边,凸肩相应位于内管外表面上而相对于此外表面径向凸起。在外管的壁体上设有凹槽,此凹槽通向管端,其侧边平行于管轴。在内管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导向面,此两导向面径向凸起而平行于管轴,彼此相隔一个距离,此距离大体上与外管凹槽两侧边之间的距离相同,而锁紧卡子的自由端大体上位于外管端部的横向平面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很多工业领域内,常常要求通过轻微的摩擦使两个管件彼此作同轴接合之后再使其固定住。例如,接合机动车发动机上冷却管路的两个管道就属于这种情况。因此,特别是在用一个机械手那样的机械化器具使两个管道自动接合时,就最好只是通过一种移动动作就能使两个管道彼此接合并固定住。在一般情况下,为取得两个管件之间有效的机械连接,都要求在相对转动和相对移动方面将这两个管件牢牢固定住。有人提出过一些能够作出这种固定动作的装置,但一般来说,这些装置就使两管拆开这一点来看是比较省力而有效的,可是这些装置不是带有螺钉连接构件就是体积过大,而这两个缺点对某些
来说是不能允许的,这不是由于美观的原因就是由于空间有限而不足以安装这种管件连接构件。最后,这些已有的两管固定装置带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从而导致其成本较高。美国US-A-3.933.378号专利曾力求弥补某些已有装置的缺点并描述了一种一般为金属管件所用的快接装置,但该专利所述装置在用于空间较小的机动车发动机上时很难进行拆卸工作,在目视检查锁紧情况方面也有困难,这是由于这些锁紧构件往往为固定在内管上的外套所遮住。德国DE-A-3.815.168,3.815.170,3.815.171,3.815.172,3.815.173和3.914.645号专利也提出了使两管快速连接的方法,特别是采用了装在外管上而与内管的凸肩配合动作的挠性卡子,但这种装置造价昂贵,且未能在实际中取得锁紧的足够保证。如同其他已有装置一样,这种装置不便于准确接装而需作进一步的矫正,因为这种装置具有若干作规则的角度分布的挠性卡子,致使角度定位不很可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上所述的那种快接装置,但采用较简单的在相对轴向移动和相对转动方面使两个同轴管件彼此固定住,并通过一个可靠的角度定位来防止任何不准确的接装工作。以下就将这种连接结构称作“锁紧装置”,这种锁紧装置可有效地用在两管的接合装置上,这种接合装置在现已由本申请人以“软管与刚性管接头的接合装置”为标题所提出的专利申请中作了说明。这种锁紧装置具有一已有的可作径向弹性弯曲而与外管连接的纵向卡子。此卡子至少具有一个在两管接合后可与内管上的凸肩作轴向贴靠的端边,此凸肩相应设在内管外表面上而在此外表面上作径向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锁紧装置是由需彼此接合的内外两管端部成套简单结构构成的。在外管壁体上设一通向管端的凹槽,其侧边平行于管轴。此外,在内管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作径向凸起的导向面,此两导向面平行于管轴而彼此相隔的距离与外管凹槽两侧边相隔的距离相同。最后,纵向挠性卡子的自由端,也就是锁紧卡子的自由端,大体上位于外管的横端面内。很明显,在锁紧装置上也可设置两个或多个挠性卡子,与此相应设置两个或多个凹槽和成对导向面,其数量按需而定。就大多数应用来看,没有必要重复设置这样的管端结构。无论如何,在采用多个挠性卡子、凹槽和成对导向面的情况下,最根本的一条是这些构件必须不规则地分布在相应管件的周围,以取得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优点。由于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对需彼此接合的两管在接合过程中可简单、可靠而毫无障碍地在轴向和转动方向上进行锁紧。因此,这种操作可通过目前可用的机械加以自动化。通过以下按附图所作说明可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各种特征和优点作更好的了解,在各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a和1b为本专利技术两管端部在接合前的轴向剖面图,图2为两管端部在接合后的轴向剖面图,图3为图1a中Ⅲ-Ⅲ剖面图,图4为图1b中Ⅳ-Ⅳ剖面图,图5a和5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两管端部在接合前的轴向局部剖面图,图6a和6b为图5a和5b所示结构在箭头F向的局部视图,图7为与图5a和5b相同的两管端部在接合后的局部剖面图,图8为图7所示锁紧装置箭头F1向的局部视图,图9a和9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中两管端部在接合前的轴向局部剖面图,图10a和10b为图9a和9b中箭头F′向的局部视图,图11为图9a和9b中相应的两管端部接合后的剖面图,图12为图11中所示锁紧装置在箭头F1′向的局部视图,图13为图9b所示结构第一实施例中挠性卡子支承片的详图,图14为图9b所示结构第二实施例中挠性卡子支承片的详图,图15为图14中箭头F2向视图,图16为图14所示支承片在两管接合后的详图。如图1-4所示,内管1可接入外管2以构成两同轴管件的接合件。管2的内径大体上与管1的外径相同。两管的壁体用相当大的厚度来表示以便说明所示管端的结构,但很明显,这并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在这方面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在管1的外表面1a上设有一凸部3和与此凸部3对置(作为一例)的凸起4。凸部3一般沿管1轴向呈长条形,其侧面3a和3b平行于管轴并相对于外表面1a凸出一个高度h。凸起4的尺寸一般小于凸部3,可大体上呈正方形,其轴向两端4a和4b中的至少一端,也就是离管端1b较远的端部4a,位于管1的一个横向平面内,构成一横向凸肩。可以看出,凸起4的端部4b,也就是轴向离管子端1b较近的端部,离管端1b较凸部3的相应端部3c远些。这方面的理由在后面将予说明。在外管2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凹槽5,其侧边5a和5b平行于管轴,而彼此相隔的距离e大体上与凸部3的对置侧面3a和3b所相隔的距离相同。凹槽的深度至少与侧面3a和3b的径向凸出高度h相同。凹槽5通向管2的端部2a,其轴向长度至少应与凸部3的长度相同。此长度取决于端面5c,此端面的位置在后面将予明确说明。在一个管2壁体上、凹槽6内、与凹槽5沿管径对置设有一纵向卡子7,在自由状态下,如图1b所示,卡子7的内表面大体上与管2壁体的筒形内表面相重。卡子7在其内端7a附近固定在管2的壁体上而其外端7b则大体上位于管2端部2a的横向平面内,最好位于管件的内部。卡子7的形状和(或)其固定在管壁上的方法使其可绕一位于其内端7a附近的横向轴线在凹槽6内作弹性弯曲或弹性活动。卡子7在其外端7b附近具有一凹口8,其外形可大体上与凸起4的外形相同。这里要强调的是凹口8可以形成一穿通卡子厚度的洞孔。在所示实施例中,凹口8的深度大体上与凸起4相对于管1外表面1a径向凸出的高度相等。凹口8的两个纵向端部8a和8b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也就是邻近卡子7端部7b的端部8a位于管2的一个横向平面内,垂直于其内表面。两个端部8a和8b之间的轴向距离最好大体上与凸起4的轴向两端4a和4b所相隔的距离相同。内行人对以上所述锁紧装置的功用已有所了解。不论是凸部3与凸起4,还是凹槽5与卡子7,其相对方位如何,接合时首先是将自由端1b接入自由端2a。当凸部3贴靠在管2的端面上时,接合动作只是在凸部3与凹槽5的端头开口对准时才能进行下去。这时,外管与内管的相对方位就可确定下来而凸起4必然会与卡子7对准。接合动作于是可进行下去,此时,凸部的侧面3a和3b受着凹槽侧边5a和5b的导向。卡子7的端部7b为凸起4所抬起,而卡子7就会在弹性作用下被推进凹槽6。当凸起4与凹口8彼此相对时,卡子7即退回到其原来的位置上,凹口8即套住此凸起。如果,如上所述,凸起4的轴向端部4a和4b以及凹口8的轴向端部8a和8b垂直于相应管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这些端部也就形成相互作轴向贴靠的端部,保证了两管在接合和拆开方向上,相互之间的轴向紧固作用。如果只是轴向端部4a和8a形成了轴向贴靠的端部,从而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个需彼此接合的同轴管件的锁紧装置,此装置具有一个纵向卡子,此卡子可作径向弹性弯曲,装在外管上,至少具有一个在两管接合后可贴靠在内管的一个凸肩上的端边,凸肩相应位于内管外表面上而相对于此外表面径向凸起,其特征是:在外管(2,12,22)的壁体上设有凹槽(5,15,25),此凹槽通向管端,其侧边平行于管轴;在内管(1,11,21)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导向面(3a-3b,13b-13′a,23b-23′a),此两导向面径向凸起而平行于管轴,彼此相隔一个距离,此距离大体上与外管凹槽两侧边之间的距离相同,两锁紧卡子(7,17,27)的自由端大体上位于外管端部的横向平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努奈尔卡尔梅特帕斯卡尔戴塔伯
申请(专利权)人:卡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